林燕 李明月
摘要:加強和提升高校基層黨支部的政治功能,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和戰略工程。高校以立德樹人為本,學生是高校的主體,本文以高校基層黨組織中的學生黨支部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當前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的作用發揮和面臨的挑戰,探索了提升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政治功能的實踐路徑,對于加強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的建設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政治功能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新要求,必須強化高校基層黨支部政治功能,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進一步更好地發揮大學生黨員的先進性作用。
一、當前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的作用發揮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
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作為基層黨組織,貼近學生、了解學生、融于學生之中,具有突出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通過發展學生黨員,將對學生黨員考察培養作為在學生中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過程,使學生黨支部成為開展思想教育的堅強堡壘。
(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
“立德樹人”是高校的中心任務,“立德”是前提,“樹人”是根本。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正是在“立德”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通過豐富多彩的黨建活動吸引廣大青年學生,增強黨支部的生命力和對學生的感召力、影響力,幫助他們養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促進廣大青年學生們“立德”,同時采取疏導、激勵、協調、轉化等方式方法,引導學生們正確看待問題,提高思想覺悟,理順負面情緒,不斷發展人、感化人、改造人,最終達到“樹人”的目的。
(三)以艱苦奮斗精神為基本要求
不論時代如何發展,艱苦奮斗的精神不能丟。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應著力增強社會實踐活動在學生黨員、積極分子和廣大青年學生中的影響力。鼓勵青年學生黨員深入農村、深入社區等社會基層,到偏遠地區體驗民情、經受鍛煉、磨練意志,開展與學生的本科專業相契合的實踐活動,把自己在大學的所知所學切實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去。
二、當前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面臨的挑戰
(一)學生黨員的“思想入黨”意識不足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當代大學生的價值體系經受著價值多元化的時代沖擊,部分學生的入黨動機是帶有功利性的。如何從基層黨支部的角度來解決好學生“思想入黨”的總開關問題,特別是有些學生黨員在入黨前和入黨后,轉正前和轉正后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仍然是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面臨的一個挑戰。
(二)積極分子的“培養力”不強
對基層學生黨支部來說,學生黨員的雙重身份對黨支部開展各項活動存在著客觀程度的影響。從黨員培養的周期來看,一名大一新生成為一名正式黨員最快一般要到大三下學期,能夠擔任黨內職務的正式黨員一般都是大四的學生,他們面臨著考研和就業的壓力,對于黨支部工作的投入度有所下降,這就使得我們對本科學生黨員的培養面臨著一個實際的問題,心智和能力比較成熟的正式學生黨員真正發揮作用的時間并不能保障,換言之如何發揮大四學生黨員在黨建工作中的示范引領作用也是有待研究的課題。
(三)對青年學生的“感召力”不大
基層學生黨支部在思想引領和校園文化建設上都發揮著“先鋒隊”、“排頭兵”的重要作用,特別在校風、學風的建設上是一支重要的隊伍。要加強基層學生黨支部在廣大青年學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影響力,就必須增強基層學生黨支部在青年學生中的親和力和感召力。目前,高校基層學生支部書記基本都是輔導員兼職,多重身份、繁重事務的現狀使得支部書記在黨支部工作的投入有限,對于基層學生黨支部的指導力度不夠大,實踐創新精神有待提高,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層學生黨支部在政治功能上的作用發揮。
三、提升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政治功能實踐路徑初探
(一)堅持思想引領功能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要實事求是的堅持問題導向,開展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的調查研究,找到主要矛盾變化在青年學生中的具體表現,研究理清基層學生黨支部的工作思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基層學生黨支部要持續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的理想信念教育,在對學生黨員和積極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確立為群眾需求為中心的思想,增強學生黨支部的思想引領作用。
(二)豐富思政教育功能
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要在當代學生黨員和青年學生中開展理想信念教育,要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通過講故事、看電影、學史料等多種方式學習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從中激發當代青年的愛國熱情和民族擔當意識,充分感受到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離不開青年一代的奮斗與擔當;要學習和了解中國先進分子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積極投身群眾斗爭的實踐歷程,要帶領學生黨員、積極分子和青年學生學習、討論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通過學原著讀經典討論問題,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三)完善教育工作機制
要切實貫徹落實好《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抓嚴日常監督管理,發揮好政治監督功能,嚴肅認真有效開展好“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要強化院(系)級黨組織的組織力,發揮院系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落實黨建主體責任,調動基層黨支部和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結合每年年底開展的支部民主評議工作,建立相應的量化考核指標分別對學生支部和學生黨員進行考核,建立切實可行的幫扶機制,把思想政治教育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在支部內要關心學生黨員,對于生活、學習心理、就業等有困難的學生黨員要給予及時的幫扶。
結論:高校基層黨支部政治功能的作用發揮是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同時也是當前全面從嚴治黨形勢下,在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求下的新課題。面對黨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面對高校學生群體特征發生的巨大變化,面對新時代對青年學生的新呼喚,如何抓住基層學生黨支部這一陣地和平臺,發動優秀學生黨員帶動身邊學生的影響力,發揮學生黨組織引領青年學生的感召力,教育、管理、監督好學生黨員,吸引、凝聚、團結更多的青年學生,是一個在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都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吳遐,張秀軍,趙瑞.高校學生黨支部政治功能有效發揮的路徑研究[J].智庫時代,2020(07):61-62.
[2]康瀚月.高校學生黨支部政治功能及其實現路徑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9(10):64-66.
注:本文系2021年沈陽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提升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政治功能路徑研究》的研究成果(編號SDSZ-20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