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繼萍
【摘要】高職院校承擔著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技能型、高素質人才的重擔。高職業院校與普通高校最大的區別在于,高職院校設置的課程具有非常顯著的實踐性與職業性特點。同時為了達到有效提升學生就業率的目的,確保學生在同等競爭條件下,能夠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不但要注重體育知識技能教學的重要性,而且還應嚴格的按照以就業為導向的原則和要求,優化和調整體育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優勢和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社會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培養更多的優秀專業人才。
【關鍵詞】就業導向;高職;體育;教學模式
1、通過任務驅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現代企業對員工自律性和自覺性提出的要求也隨之越來越高。通過對受企業歡迎和不受企業歡迎員工的對比后發現,受企業領導歡迎的員工,不僅能夠自覺且高效的完成領導布置的任務,同時其在日常工作中表現出的學習能力、問題處理能力、資料收集和整理能力也是其他員工無法比擬的。反之在日常工作過程中不愿思考且做事拖拉的員工,在人份和一家企業都不受領導重用。因此,為了確保學生畢業后走上社會能夠得到企業領導的賞識和重用,幫助學生在同等條件下脫穎而出,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程教學中,應該充分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嚴格的按照教育體制改革的要求,合理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創新和優化體育課程實踐教學,在課堂教學中以體育教學內容和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為基礎,為學生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學習任務,要求學生獨立自主的完成體育學習任務,從而達到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比如,體育教師在開展墊排球教學活動時,不能簡單的采用示范教學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而是應該先向學生布置任務,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開始前,從網絡上查閱相關的資料、觀看相關的視頻,并在獲取排球墊球技巧的基礎上,總結和分析自己收集到的信息,然后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和特點自主設計學習方案。體育課堂教學開始后,教師應該先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收集到的相關資料開展實踐操作,然后再由體育教師就學生設計的學習方案中存在的問題給予相應的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達到提高排球墊球技巧和水平的目的。此外,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還可以通過示范教學的方式,詳細講解排球墊球過程中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要求學生在墊球時必須做到拋球穩、落點準且上下肢密切配合。這種將教學主導權交還給學生的體育課堂教學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解決問題與分析問題能力、自主思考能培養效果的有效提升,而且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也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2、利用游戲教學法,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
企業作為一個紀律嚴明且制度清晰的機構,只有嚴格遵守企業規則且具有高度責任感的員工,才能贏得企業領導的青睞和重用。但是由于正處在青春期的高職學生,普遍存在著基礎薄弱且規則意識不強的問題,其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因為受到叛逆情緒的影響,而不愿受他人的管束,在學習和生活中養成了我行我素的行為習慣。很顯然這樣的學生在后期就業的過程中,不僅不具備競爭的優勢,同時在求職過程中也最容易被企業所淘汰,即便是勉強進入企業,也因為自己形成的這種行為習慣,無法長久的工作。所以,高職體育教師在開展以就業為導向的體育教學活動時,既要重視學生身體素質培養的重要性,同時還應進一步加強學生規則意識與責任感培養的力度,才能在確保高職學生在同等競爭條件下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高職體育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和責任感時,應該根據當前高職教育教學的特點,合理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開展體育課程教學活動。而游戲教學法則是其中應用范圍廣泛、效果顯著且最受高職學生歡迎的教學方法。比如,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開始后,帶領學生開展熱身運動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蘿卜蹲、蜘蛛行、轉圈指鼻子等游戲活動。在籃球教學過程中,教師則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傳球捕人、踩線追逐等游戲活動。通過開展多樣化游戲活動的方式,要求學生認識到遵守規則的意義,增強學生的責任感與規則意識,促進學生就業競爭優勢的有效提升。
3、利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培養學生合作能力
現代企業作為一個講究團隊合作,且注重員工之間互幫互助的機構,對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分項意識等各方面都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也就是說,如果在同等競爭條件下,企業更加愿意聘用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的學生。因此,高職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程教學中,既要注重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同時還應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生合作能力與合作精神培養計劃。為了保證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教師在體育課程教學中,應該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體育運動,引導學生感受團隊力量的強大以及個人力量的描寫,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只有與他人合作才能完成個人無法完成的任務。比如,教師在開展跑步教學時,應該根據跑步教學內容的要求,組織學生參加接力賽活動,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賽跑,并規定每個小組在比賽過程中,哪個小組最后一名學生率先到達終點該小組即為獲勝者。在接力跑比賽開始后,每個小組的學生思考的是如何協調與小組內其他成員的關系,始終將團隊利益放在第一位。經過這樣的過程,不僅學生的學習熱情被充分激發出來,同時隨著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分享意識與合作精神的不斷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競爭優勢也隨之提高。
結語:總之,高職院校在開展體育課程教學時,必須嚴格的按照教育體制改革提出的要求,創新和改革體育課程教學的方法,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要求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通過參加體育訓練適應企業工作崗位的要求,才能在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基礎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吳偉.試論就業導向視角下高職體育教學模式構建[J].才智,2020,05:9.
[2]趙鼎.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模式分析[J].才智,2019,13:124.
(山東現代學院 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