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 要:愛國主義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是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和愛國榮辱觀的重要體現。如何將愛國主義教育有效融入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語文教育愛國情懷培養的現狀,然后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方法進行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愛國主義情感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現狀
小學學生正處于人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小學語文教師應強調愛國主義精神在教學工作中的滲透,讓小學生對祖國產生強烈的熱愛之情。小學語文教師容易在教學中忽略愛國主義的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淡薄。在分析教育理念和入學率的影響之后,可以得到小學語文教育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十分普遍的結論,這不利于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第二,愛國主義情感教育是一種形式化的教育。迄今為止,考核仍然是評價教師教學行為的唯一途徑。然而,在教師考核中,教師對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沒有嚴格的評價指標。這導致小學語文教師在學術工作中把學生的考試成績放在首位,愛國主義的培養工作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很難取得好的教學成果。第三,愛國主義情感的培養脫離了生活現實。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在培養愛國主義方面具有很多的優勢。然而,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在備課、講解文章以及在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的過程中,忽視了對愛國主義要素的研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做到將教材中的愛國主義元素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這就導致學生對學習的不感興趣,同時,教師不接觸學生的現實生活,不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不將其運用到實踐中去,就不可能達到潛移默化的愛國情感教育的效果,對小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和發展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愛國主義情感的具體方法
(一)將教材與愛國主義情感相結合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所有文章都是由專業教育工作者精心挑選和精心設置的,這其中不僅包含許多語文教學材料,也有一定的蘊含愛國情感成分的文章,尤其是一些經典作品有著深度研究價值。因此,在實際教學工作中,中國小學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立足于語文教材教授語文,更要在教材的基礎之上挖掘有關愛國主義情感的課文以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全面提高小學生綜合素養。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文章時,教師可以仔細講解作者在上文寫其他同學的讀書目的是為明理、為做官、為掙錢、為吃飯,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生活的需要;周恩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則是把個人的學習與民族振興的大業聯系起來,為祖國的興盛和民族的振興而學習、奮斗。將其他同學做對比凸顯出周恩來年少就樹立了偉大的志向,體現了周恩來對祖國愛的深沉。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向周恩來學習他的愛國精神,為國家而努力學習奮斗的精神,培養和增強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 創設教學情境引起學生情感共鳴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在這個年齡段的小學生身心仍然不成熟,難以理解抽象的事物。在實際的學習活動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創設情景將抽象的文字語言轉化為直觀形象的形式,以便讓學生由衷的體會愛國主義情感,有利于學生的情感共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傳統節日》這一課時,“過端午,賽龍舟,粽子艾香滿堂飄?!保啙嵞毜氖齻€字就將端午節日的習俗活動描繪的栩栩如生,仿佛讓人身臨其境,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這是跟學生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學生了解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因為立志報國報民,效忠君主,但最終為無法挽回國家局勢在絕望的心情下自投汨羅江。學生可以從屈原身上感受到他濃厚的愛國情懷,為國家憂樂舍生忘死的精神,促使學生在節日背后的文化背景熏陶下得到耳濡目染的愛國教育。
(三) 利用互聯網技術豐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各領域的廣泛運用給大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為深度教育教學內容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以要求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豐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努力拓展教育資源,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小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內容時,書中描繪了小新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春天新發的嫩枝條,解凍的潺潺流水,靈動的小鹿;夏日枝繁葉茂、蔥蔥蘢蘢;秋日松柏蒼翠、落葉飛舞;冬日雪花飛舞、風聲呼呼。祖國的小新安嶺在語言的描述下格外動人,但是部分學生則難以通過這些書面語言來想象出具體的場景,這時小學教師就需要在網絡上尋找相關的視頻、音頻、圖片來給同學們直觀展示感受小新安嶺的美麗景色。這有利于學生了解祖國大好河山的動人美景,增強學生的對祖國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教育,促使學生感受祖國的無窮魅力。
三、結束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與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實現社會主義基本價值觀基礎。因此,學校和教師應加強對現有小學教育方式的改革,從教材和教學方法入手,將愛國主義教育更好地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中,加強對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參考文獻:
[1] 楊波.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愛國主義教育[J]. 散文百家,2021(12):147.
[2] 梁簡亮.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J]. 散文百家,2020(23):155.
[3] 雷曉紅.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J]. 語文課內外,2019(5):37. DOI:10.3969/j.issn.1672-1896.2019.0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