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增月
【摘要】在中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過程中,素質教育理念得到了不斷強化,對義務教育提出了多方面的新要求,教學對象務必是全體學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要求之一。實現該要求,需要中小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探索踐行個性化教學模式,尊重并強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推動預期效果的順利實現。有鑒于此,本文在立足于筆者過去長期的初中數學教學經驗,就利用“個性化教學模式”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淺談一些個人見解。
【關鍵詞】初中數學;個性化教學;因材施教
在教學活動中應重點思考推動不同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特殊需求,藉此有得放矢地采取合適的方式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引導他們更快樂而高效地投身到數學學習中,進而提高學習數學知識的效率。當今信息化時代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的不斷普及以及系列新媒體的陸續涌現,為個性化教學模式的實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時代條件,老師應該注意靈活利用,以提升教學效果和質量。
明確層次化的教學目標,秉持并踐行因材施教原則
初中數學老師在思考教學設計,準備撰寫教案的時候,應該仔細分析所負責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及不同學生的差異,進而設計精準符合實際情況的教學計劃。老師應該通過日常的細致觀察,及和家長的密切溝通,比較到位地了解每一個學生的不同興趣、獨特特長、思維習慣及基礎能力,在此基礎上確定他們分別所屬的發展區間,對于不同區間或類型的學生有的放矢地施以對應培養,確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同時需要注意過程地循序漸進。實現這一點,首先需要老師在確定教學目標的時候,除了課標要求的統一目標外,還應該根據不同情況的學生,制定層次不同的目標,即制定差異目標。分層目標的確定,可以讓學生能比較精準地意識到自身所處水準情況,及他們所屬的風格,進而可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對于部分上進心較強的學生也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斗志和激情,推動他們更為努力地投身到數學學習中,進而利于其綜合能力的快速提高。
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一次函數”這一節課的時候,老師應該在確定將相關基礎知識教授給所負責班級學生的這個共同目標的同時,對于部分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將他們的學習目標定位在運用相關知識解決部分問題方面,以推動他們創新創維能力的發展,為之提供專門的鍛煉機會;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差學生的目標,則定位在對基礎知識的初步理解方面,后期注意跟進鞏固。即,根據他們學習進程的不同階段,將共同目標分解為多個次級目標,逐步引導實現,以確保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鼓勵多元思維,營造適宜自由地學習環境
初中數學老師推動踐行個性化教學模式,充分發揮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能動性,需要打造適宜的學習氛圍和相對自由地發揮空間。不過,在過去很多老師習慣填鴨式灌輸知識給學生,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長期沒有得到應有尊重,導致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一直處于被抑制狀態。對于這種情況,老師應該致力于構建和諧課堂,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主動和學生密切互動,為學生之間的互動提供專門的時間和空間,以最大化地提升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因為不同學生的家庭環境、成長經歷、思維風格等方面的不同,他們對于很多數學問題的看法和見解也存在差異。對此,老師應該給予充分尊重,在有效互動的基礎上給予引導,推動學生運用最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獲得成長。
比如,老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一次函數”相關內容的之前,可先安排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與時間,思考知識內容的本質。在課堂上,或讓他們根據自己的預習情況,一一說出他們自己的理解;或借助分組教學模式,鼓勵他們相互之間進行思維碰撞,通過討論和辯爭,探索多樣的解答思路,最后由小組代表進行發言說出小組討論的結果,最后由老師給予點評和引導解答。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激發并鍛煉他們思維能力,深化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顯著提高教學成效。
開拓機會空間,推動實現個性發展
初中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他們的問題避免直接告訴答案的陳舊習慣,而應該靈活點撥,引導他們尋找更多更好的解題思路,讓他們自己得出答案,為他們的個性發展提供機會空間。老師還應該在充分了解學生具體情況的基礎上,根據數學知識的內在邏輯思考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讓不同的學生回答,或者讓特定學生按照一定的程序循序漸進地思考回答,以為他們理解能力的形成及深化提供鍛煉機會。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主動思考練習日常生活,以減少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難度,使他們更好地理解所學的新知識。
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軸對稱”這一節課程的教學內容時,老師不僅需要講述相關概念及進行簡單演示,還可以鼓勵他們根據老師的講述,親自動手畫出對稱線,這時老師跟進點撥引導。老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充分利用目前的多媒體技術,通過網絡搜索相關的圖形,或通過手機等拍攝生活中的各種圖形,匯總整理成圖片集,或通過微信等新媒體交給老師制作成小視頻,由老師進行統一演示。藉此,可深化他們所學內容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還有助于鍛煉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對于有繪畫潛質的學生則可有效激發其相關才能。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所有學生都能獲得進步。對此,初中老師應該明確層次化的教學,秉持并踐行因材施教原則;鼓勵多元思維,營造適宜自由地學習環境;開拓機會空間,推動實現個性發展,堅持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應用個性化教學模式,全面提升每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王艷.以生為本理念下的初中數學個性化教學策略分析[J].新課程,2020(06):52.
欒孌.利用個性化導學案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淺談[J].讀寫算,2020(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