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昀 張莉 TCHENAGNI ELsie 鞏凡 海克蓉
摘要: 目的 探討坐位細針腰麻在急診剖宮產術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方法 選擇急診剖宮產術產婦200例,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分級I~Ⅱ級,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n=100):A組,坐位細針腰麻組;B組,側臥位細針腰麻組。穿刺成功后注入局麻藥0.5%鹽酸布比卡因注射液10 mg和芬太尼注射液25ug。記錄腰麻穿刺次數、麻醉操作時間 (從產婦安置穿刺體位到麻醉平面滿意的時間)、 穿刺開始到切皮時間、心率、血壓以及麻醉效果。結果 坐位腰麻的穿刺次數小于側臥位的腰麻穿刺次數,兩者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坐位在麻醉操作時間、穿刺開始到切皮時間上也短于側臥位,且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種體位在心率、收縮壓、舒張壓以及麻醉效果方面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兩種體位腰麻在貝寧地區急診剖宮產術中的應用能達到相同的麻醉效果,坐位下穿刺所需時間短,穿刺次數少,成功率高。
關鍵詞:坐位;側臥位;腰麻;剖宮產術
【中圖分類號】R24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1-009-02
對于接受剖宮產手術患者的麻醉方法選擇與產婦的緊急程度、一般狀況、意愿以及手術的相關情況等有關,單次腰麻以其起效迅速、阻滯完全、效果確切、母嬰安全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剖宮產手術中[1、9]。本研究擬觀察不同穿刺體位(坐位與側臥位)腰麻在非洲的貝寧共和國接受急診剖宮產患者中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間在貝寧共和國莫諾省洛克薩中心醫院急診剖宮產手術患者200例,ASAⅠ-Ⅱ級,年齡17~35歲,身高 151~171 cm,體重60~105kg。術前心、肺及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正常,無凝血功能障礙及妊娠期高血壓等椎管內穿刺禁忌證,排除麻醉過程中發生意外情況更改麻醉方式者。隨機分為坐位筆細針腰麻組(A組,n=100);側臥位細針腰麻組(B組,n=100)。
1.2麻醉方式:所有患者均無術前用藥,禁食8h,禁飲6h,入室后常規建立外周靜脈通道,麻醉操作前快速輸注乳酸鈉林格液10ml/kg。常規監測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心電圖(ECG)和血氧飽和度(SPO2),并給與鼻導管吸氧。坐位組產婦采取坐位,雙腿伸直,雙手扶在雙膝上,低頭,弓腰,最大限度的使腰部后凸。采用25G細針,取L2-3 或L3-4間隙正中入路穿刺法,不做局麻,雙手執針,掌握方向,緩慢進針,認真感覺針穿刺時的阻力變化,如遇骨性阻力,退針至皮下,調整入針方向,重新進針。當針尖穿過黃韌帶與硬脊膜時,有阻力消失的落空感,拔出針芯,可見腦脊液流出時,使穿刺針側孔朝向頭端,在10s~15s內注入局麻藥0.5%鹽酸布比卡因注射液10mg和芬太尼注射液25ug。注藥結束后,即囑咐產婦快速平臥。側臥位組產婦采取左側臥位,低頭彎腰,雙手抱膝,采用25G細針穿刺,用藥同坐位組。所有麻醉由同一位高年資醫師完成。穿刺針退至皮膚,需重新定位穿刺者,視為完成1次穿刺,穿刺次數>3次,更換穿刺間隙或改用麻醉方式視為失敗。測試麻醉平面,滿意后開始手術,控制麻醉平面T4以下,麻醉過程中如發生低血壓,收縮壓<90mmHg,加快輸液速度,同時靜脈注射麻黃堿5mg~10mg。如發生心動過緩,心率<50次/min時,靜脈注射阿托品0.25mg~0.5mg。術畢送回病房,去枕平臥6 h。及時術后隨訪,詢問有無頭痛、腰痛、感覺異常、皮膚瘙癢等并發癥,做好記錄。
1.3觀察指標:記錄腰麻穿刺次數、麻醉操作時間 (從產婦安置穿刺體位到麻醉平面滿意的時間)、 穿刺開始到切皮時間、心率、血壓。麻醉效果評價:優,產婦無不適,肌肉松弛,手術順利;良,產婦有輕微不適,伴輕度牽拉反應,但可以配合手術;差,有明顯牽拉痛,肌松差,需要輔助鎮靜、鎮痛藥物完成手術。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來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的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頻數≥1而<5時使用校正的卡方檢驗。
2結果
2.1坐位腰麻的穿刺次數小于側臥位的腰麻穿刺次數,兩者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坐位在麻醉操作時間、穿刺開始到切皮時間上也短于側臥位,且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種體位在心率、收縮壓、舒張壓方面沒有統計學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見表1)。
2.2兩種體位在麻醉效果上的差異沒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3討論
本文主要觀察體位及人體脊柱差異對于剖宮產患者腰麻穿刺的成功率的影響。單次腰麻因其起效迅速、阻滯完全、效果確切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剖宮產手術中[2、10、11]。但我們在使用國內常規的麻醉操作體位并不適用于全世界所有接受剖宮產的患者,所以應根據不同的人種需要及時的更改操作方法尋找更有利于當地患者的腰麻穿刺方法。貝寧地區婦女因人種(基因因素)、肥胖(高糖飲食)、生活習慣(從小頭頂重物)、政府原因(無計劃生育,結婚年齡小,一夫多妻,多次妊娠)、歷史及民族風俗等原因,所以在剖宮產術中腰麻穿刺操作選擇坐位穿刺比例較高[3, 4、7、8]。本文中筆者就側臥位與坐位麻醉對擇期剖宮產婦影響進行研究,通過研究發現,側臥位與坐位麻醉對擇期剖宮產婦影響除操作次數與操作所用時間有顯著性差異外(P< 0.05),其余項目均無顯著性差異(P> 0.05)。說明坐位腰麻更適用于肥胖患者。
坐位腰麻具有如下優點:(1)操作簡便,不受肥胖體形影響。(2)阻滯完善率達100%。(3)無需使用輔助藥物,對呼吸、循環系統影響輕微,利于術后護理。(4)局部麻醉藥中毒的發生率極低[3, 5, 6]。當要求患者在配合醫生完成屈膝抱頭的側臥位姿勢,患者常訴難以屈曲、呼吸困難、心慌等不適,甚至感到恐懼,因而難以達到滿意的體位,增加了麻醉穿刺的困難。坐位更接近患者平時的生理體位,具有較高的配合度,體位擺放更合適,便于患者間斷休息、調整呼吸,適合于只能短時間維持體位者,尤其是對于肥胖的產婦患者。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側臥位與坐位腰麻對擇期剖宮產產婦的影響差異不大,但對于肥胖,穿刺困難的產婦,坐位穿刺可能會減少穿刺次數以及及穿刺操作時間。
參考文獻:
[1]羅惠蓮, 嚴燕平.0.7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與重比重液腰麻用于剖宮產手術的比較[J]海南醫學. 2006(07):134-137.
[2]周建生.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對急診剖宮產孕婦麻醉起效時間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9, 19(07):63-66.
[3]卓進德, 許海鷗, 占衛新, 曹平, 卓謙.不同體位麻醉對擇期剖宮產產婦及新生兒的影響比較[J]中國現代醫生. 2011, 49(15):93-94.
[4]唐在榮.25G針側隱窩入路單次腰麻在肥胖產婦剖宮產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8, 22(24):69-71.
[5]常曉峰.坐位下不同比重腰麻液在剖宮產手術中的效果比較[J]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5, 21(02):44-45.
[6]郭艷玲.腰麻聯合硬膜外麻醉在80例剖宮產術中的臨床應分效果觀察[J]浙江創傷外科. 2018, 23(06):1254-1255.
[7] 楊雄眺, 覃軍,彭小敏,等.不同體位腰麻對肛周疾病患者心率變異性及舒適度影響研究.陜西醫學雜志,2018, 47(5) 604-606,622.
[8] 花曉紅. 小劑量布比卡因聯合芬太尼坐位腰麻用于肛周手術的臨床效果觀察.中外醫學研究.2017,15(10)22-23.頁
[9] Jide Michael Afolayan, Peter Olufemi Areo, Patrick Temi Adegun, Comparison of ease of induction of spinal anaesthesia in sitting with legs parallel on the table versus traditional sitting position Kolawole Olubunmi Ogundipe, Aderemi Benjamin Filani.Pan Afr Med J. 2017; 28: 223.
[10] Ece Dumanlar Tan, Berrin Günayd?n.Comparison of Maternal and Neonatal Effects of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aesthesia in Either the Sitting or Lateral Position During 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Turk J Anaesthesiol Reanim. 2014 Feb; 42(1): 23–32.
[11] Ketan S Parikh, Shwetha Seetharamaiah.Approach to failed spinal anaesthesia for caesarean section.Indian J Anaesth. 2018 Sep; 62(9): 691–697.
【作者簡介】 張昀(1982-),男(漢族),寧夏銀川,本科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1760339);中央高校共同資助項目(31920140073)
(1、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麻醉科,寧夏銀川750002?2、貝寧共和國洛克薩中心醫院,貝寧洛克薩市 BP158 Lokossa BE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