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燦 呂帆


1尋找契合點,探索體育課程前景
寧波上海世界外國語學校(后續文本統稱寧波世外)愛運動和能共處的培養目標是體育學科最需要體現的地方,也凸顯出學校對體育教育的重視度較高。學校要求通過體育課程使每一位學生都能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中提升自身的體育意識;課程講究課堂趣味高效,主打團隊合作運動,讓學生在各類體育運動中獲得運動常識、運動習慣、運動技能和運動品質。
2結合新課標,建立體育課程目標
寧波世外體育與健康課程對于實施素質教育,具有重大意義。體育與健康教育的核心是獲取運動知識技能和方法,使學生能夠變得自信,有競爭力和創造性地參與各種體育活動。作為終身參與體育活動和提高自我表現的基礎,學生可以了解身體的運動方式,并積極參與身體活動,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提高自覺維護健康的意識,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人生態度。
3開展特色課,構建多元課程體系
3.1課程內容多元化
以人教版《體育與健康》和《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為制訂依據,結合寧波上海世界外國語學校的辦學理念、培養目標以及學生學情特點,確定形體、足球、武術、游泳、旱地冰球、棒球、橄欖球、手球、攀巖以及體育綜合為小學階段必學課程內容,其中體育綜合課程包括田徑(跑、跳、投)和籃球等內容。(見右表1)
3.2活動形式多元化
寧波世外結合體育課程精心策劃和組織趣味與挑戰并存的親子體育健康日活動,該體育健康日區別于傳統的學校運動會,讓每一位學生帶上家長踏出校園走進自然,感受運動的快樂和親情的溫暖。學校將根據體育課程的安排分別設立12個體育健康日活動(見右表2),拋開競技的排名,讓孩子們在運動中學會堅持,學會分享,學會合作。
3.3課程評價多元化
為確保課程實施的有效性,寧波世外體育課程結合學校特色和學生特點,確定評價內容、評價主體、評價標準不能單一,而應多元。特設立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模式內容進行總體評價。
3.3.1學習過程評價
在評價時,對于學生的態度與參與和情意與合作的評價中要將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多方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態度,明確學生的具體情況。寧波世外根據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的行為進行評價概括,制定一份過程性評價表(見右表3)。通過學習過程的評價使教師更了解學生的每一步動向和行為過程。
3.3.2綜合成果評價
每學期都要對學生進行體能測試,測試項目的選擇要遵循全面性原則,將速度、耐力、力量、柔韌、靈敏等身體素質進行統籌安排、合理搭配,每學期的測試項目根據項目設定的內容而選擇測試內容。同時,每學期都要對學生進行知識與技能測試,測試項目根據學期計劃安排的考核內容確定,測試內容每個專項內容不少于2項。
4.精準抓實踐,細致落實課程實施
為了保障課程的有效實施,在課時、教師等方面全方位進行保障,落實課程實施條件,在相關場地、器材,特別是創新運動項目的器材要及時配備到位。同時制定課程實施計劃,編寫課程相關教使用書,形成年度教學進度表、單元教學計劃和課時計劃等教學資源包。
5.課程再完善,提煉課程實施建議
根據課程實施的情況,以學校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為基礎,體現寧波世外學校特色。以浙江指導綱要和課程標準為依據,指導學校編制課程計劃。以重點落實教學和學生主體為抓手,提高教師教學技能水平。以教材功能價值和課程作用為前提,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作者單位:寧波上海世界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