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英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進步,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中職學校作為社會培養專業性人才的主要場所,在教學過程中,強化專業技術教育的同時,培養學生語文素養也同等重要。中職語文教學不僅可以增強學生文化素養,另外,在學習過程中還可培養其優秀品格。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將德育滲透其中,培養學生優秀品質的同時鍛煉其自強不息的精神。
關鍵詞:中職學校;語文教學;優秀品質;德育滲透
目前我國新課程改革,已經不斷深入到各個階段的教學當中,新教學理念重點強調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中職學校教學具有獨特的教學形式,主要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為主。因此,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對于學生良好品質的培養過于疏忽。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變化,中職學校教學重點開始有所轉變,重視學生德育教育[1]。語文學科的教學是培養學生,德育能力的重點學科。因此,在語文日常教學中,將德育教育與基礎知識相結合,將德育切實滲透到日常教學中,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新形式。本文將從中職語文教學的發展趨勢展開分析,就中職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重要性進行詳細敘述,并就此提出相應發展策略。
一、中職語文教學的發展趨勢
(一)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同等重要
人們對中職教育存在一定誤解,認為就讀于中職學校便是以學專業技術為主,文化課的學習并不重要,長此以往形成了目前中職學校的教學形式。在降低基礎課程要求的形勢下,缺少基礎知識作為支撐,導致學生專業技能水平并未得到提升,嚴重阻礙了中職教育的發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許多地區對中職教育的課程結構進行了詳細分析,并提出合理調整意見,重點強調基礎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在未來的中職教育中,學生的基礎水平將會成為其畢業資格的重點考核對象。大部分中職教育改革中,重點強調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同等重要的理念,表明了語文教學在中職學校的重要地位。新課程改革中提出,中職語文教學應重點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為社會輸出知識型、技術型人才[2]。
(二)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由于社會對中職學校存在一定的偏見,家長及學生對其認識不夠,中考過后優質的學生普遍流入更高學府,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普遍基礎底子薄弱,綜合能力不足。社會的偏見,家長的不認可,導致就讀于中職學校的學生對學業及未來就業失去信心。在無堅定內心作為支撐的情況下,使得學生在日常學習及生活中缺少斗志,表現極為消極。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為中職學校應高度重視。語文教學活動中,將德育滲透其中,培養學生良好品質,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必要手段之一。通過語文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其自尊、自信、自強的精神,將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貫徹到底。
(三)培養學生道德觀念
部分地區中職語文教學標準中已經明確指出,在語文學科日常教學中,應重視文化熏陶,將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課程做重點講解。在此過程中,引導其學習主人公精神[3]。鼓勵學生精讀中外經典人文故事,將其中精華做深入了解,以此來增強自身文化素養。通過感悟其中的文化精神,陶冶個人情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中職階段的學生心智并未完全成熟,對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處于迷茫階段,因此,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理念可以幫助其建立優質的道德觀念,并對其向正確的方向引導。
二、中職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于專業技術型人才的綜合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其也符合我國的發展需求。人才應具備專業技術的同時,核心素養也同樣重要。中職語文教學德育滲透,可強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其在競爭激烈的社會大環境中,順應時代要求。目前國家對于中職教育做出明確指示,要求其在培養高級技術型人才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我國部分地區已經開始響應國家號召,出臺了相應的考核標準,并將文化課作為重點考核對象。另外,中職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有助于學生的自身發展。中職學校的學生,普遍存在對事物缺乏興趣、學習能力差等現象。然而,中職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學習及品格養成的重要時期。在此期間將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應用到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勇于拼搏的精神,對其日后的生活或工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中職語文教學德育滲透可培養學生的個人修養及優秀品質,同時使其更貼合社會需求。
三、中職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的發展策略
(一)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德”
語文學科中,培養學生道德品質的課文很多。我國擁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前輩總結的經典格言,一直指導著我們前進的步伐,而對于青少年走向成功的人生格言格式數不勝數。中職語文教材中大量的散文、小說等都是中外名篇,因此,在中職語文的日常教學中,教師可將課文中的名人格言做重點講解,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課文中名人格言蘊含的豐富思想,并引導其建立優秀的道德品質[4]。例如在《岳陽樓記》一課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讓學生簡讀課文,對課文有一定的了解后,教師對岳陽樓美景做簡單介紹。而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經典名言進行詳細講解,將古人在天下人悠之前先悠,在天下人樂之后才享樂的精神傳達個學生,引導學生懂得先吃苦再享樂的道理。
(二)強化文中德育滲透重點
中職語文教材中,關于德育教育的課文很多,往往一篇課文中蘊含著多重含義,對于學生的德育培養有非常大的幫助。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抓住文中德育滲透知識點,如愛國主義精神、自強不息精神、集體合作觀念等等,教師在教學中可將其相互聯系,并將其整合,組織學生討論,通過學生激烈的討論中強化其德育觀念。最后,教師做最后總結,將文中所蘊含的豐富思想及德育精神做總結,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德育觀念。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可樹立中職學生的德育觀念,使其充分了解良好品德及綜合能力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學中,結合課文內容,深入挖掘課文內蘊含的德育理念,將其做重點講解,真正將德育理念滲透到中職語文教學中。為社會培養文化素養、高道德品質、技術能力全優的優秀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莉. 德育滲透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途徑研究[J]. 語文課內外, 2020(2):231.
[2]蘇亞南. 職業素養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 語文課內外, 2018(25):298.
[3]盛秋妃. 淺談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J].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 2017(13):18-19.
[4]黃宇佳. 將德育滲透到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性研究[J]. 教育現代化, 2017,4(26):215-216,220.
(河北省張家口市赤城縣職教中心 ?075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