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艷霞
摘? 要:二十一世紀以來,社會不斷進步的同時,教育方面也在時刻進行著改革。而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整個社會對英語教學的關注逐漸轉向小學階段。但是,對于學生來說,英語是一門全新的,陌生的學科,因此,學生容易產生不自信,學習效率不高等問題,阻礙了老師的教學進度,甚至還可能成為學生日后學習生涯中的絆腳石。因此,本文從以下幾方面探究如何開展小學的特色英語教學。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育教學;方法
學校通過課堂這一基本形式實現(xiàn)教學,教師作為知識的搬運工,應始終致力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習效率。對于小學生的英語教學尤其如此。教師們要推進創(chuàng)新,打造新時代的小學英語特色教學。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教學方針
就如今的社會形式而言,教師要想在教學成效上有所突破,就要將學生放在首要位置,以合理有序推進課堂教學。教師在上課前,要就當前教學進度及內容,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目標。這一教學目標應緊密貼合學生的實際學情。圍繞學生的具體需求展開系統(tǒng)化教學,注意師生間的平等與互動,力求使得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要顛覆傳統(tǒng)觀念,多從學生角度思考如何汲取知識才會更高效,注重引導學生探求而不是一味地灌輸。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提出問題,師生共同探究問題,最終解決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只有將自己想象成一個適齡學生,才能真正感同身受,嘗試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明白其需求,才能“投其所好”,給予學生最正確的引導和建議。凡事以學生為主體,同時還決定了教師能否創(chuàng)建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高效率教學的首要前提是學生要肯學,而要達到這一前提,教師就要充分了解學生,徹底融入學生,并適時地對學生進行鼓勵或批評,使其順利達成教學進度。唯有如此,才能形成師生交匯的和諧教學生態(tài),教學質量也才能得到顯著提高。
二、調動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以往的經驗教訓來看,師生長期處于不同階級,而非真正融為一體,很難實現(xiàn)良好課堂氛圍的構建。教師應改變刻板嚴肅的姿態(tài),不給學生造成過大的心理壓力,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兒童心理較,敏感和脆弱,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對學生造成心理陰影,從而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同時,小學階段對于學生個人而言,是獲取知識的啟蒙階段,教師更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成長,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表達,在課堂上踴躍交流,將注意力放在每一個學生上,使每一個學生都受到足夠的關注,不偏袒,這是為人師者能否被學生認可和尊重的關鍵。小學階段的兒童學習能力強,只要對其施加恰當?shù)囊龑В浑y達到理想的教學成果。教師的言行也會影響學生,要勝任小學教師,除了專業(yè)能力要過硬意外,還應有著一顆童心,耐心解決兒童提出的各種問題。教學時,可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勝心,在不影響教學進度的情況下,開展一些競賽,如演講、會話一類,既能提高學生的知識文化素養(yǎng),又能促進學生之間的友好交流及提高學生合作意識,還能達到活躍氣氛的目的。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可加入學生深受學生喜愛的文具作為獎勵,以此激勵學生更加努力學習,形成良性循環(huán)。
三、在學習方法上做出針對性的指導
老話說“三流教師教知識,二流教師教思想,一流學生教方法”。多少年來,無數(shù)的教師都在探索著正確的教學方法。那么對于小學英語而言,何為正確的教學方法呢?外語的學習,講究視、聽、說三個環(huán)節(jié)。視,意味看,既指看書,也指看視屏、看路標、看公告等,學習應是無處不在的,鼓舞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英語,從點滴學起,逐步掌握更多的英語技能。聽,意為聽力。聽力是語言的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于初步接觸一門語言的學生尤其如此,因此教師不能忽視這一環(huán)節(jié),除了課堂錄音以外,教師可推薦適合學生觀看的英美劇或者動畫供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取用。說,意為語言表達。外語學習中,最忌諱的就是啞巴英語,如果只是聽和看的輸入而沒有輸出,這樣的外語無疑是失敗的。教師應在早讀和課堂上鼓勵學生開口表達,讓每一個學生樂于表達,不怕犯錯,勇于試錯,在不斷地重復中熟記英語表達技巧。同時,課堂上可適當加入一些使學生身心放松的小游戲,將英語貫徹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外語的學習沒有捷徑,所有的方法總結起來無非就是四個字,熟能生巧,用巧妙地方法讓學習過的英語反復多次地出現(xiàn)在學生的周圍,使他們置身于被英語包圍的世界,不知不覺地接納吸收融會貫通。另外,還要促進學生間的信息交流,鼓勵學生積極討論喜愛的英文故事,雙語動畫片等。
四、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作用
當代社會,科技已經滲透進了人們的生活,電子產品隨處可見,教學中運用的多媒體更是屢見不鮮。如何將其充分利用,使其更好地作用于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一些資歷較老的教師由于不適應新的教學環(huán)境以及電腦運用不熟練,僅在播放課堂錄音甚至干脆不用。教學設備的改革應帶來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成果的改革。在書本之外,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視頻來進行課外的補充教學,引入名師的視頻等,使教學內容通過視頻形式深入人心。
時代在進步,社會觀念也在變革,唯有在教學上推陳出新,才能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看到成果。教學要以人為本,知識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而這一部分正是為人師者畢生事業(yè)的雄心所在,教師們應不畏艱險,勇于克服時代難題,不斷創(chuàng)新,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的彼此成全。教書是為國為民的大事,不可草率,師者胸中應有丘壑,師者筆下應有桃李。淺談特色教學,與眾教師共勉之。
參考文獻:
[1]孫麗麗.多媒體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運用探究[J].中小學電教:下,2015(1):104-104.
[2]胡明華.探究小學英語教學特點及挑戰(zhàn)[J].教學考試,2017,000(026):165.
[3]王倩.探究新形勢下小學英語特色教學合理開展[J].好家長,20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