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鳳
摘? 要: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德育工作是否有效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管理者,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更是德育工作的實施者,為了提高小學生們的思想品德,將他們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班主任應該重視德育工作有效開展,在班級中實施有效的德育策略,產生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德育效果,真正的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關鍵詞: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
小學班主任是班集體的領導者,是班級中活動的實施者,更掌控著學生的發展方向。因此,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為了促進學生們健康成長成才,班主任應該承擔起自身的德育責任,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奠定基礎,以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為目標,用自己的智慧開展德育工作,用情感感化學生,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德育影響,切切實實提高德育工作的質量。
一、以自身魅力感染學生
學生們都有很強的向師性,班主任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最長,班主任的形象直接影響了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他們很喜歡模仿班主任的言行、穿衣、言談、走路姿勢等等,老師身上小的細節都是學生們模仿的對象。班主任是班級管理者,也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為了真正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幫助學生樹立道德觀念,培養正確的道德行為,班主任應該從自身做起,嚴格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真正做到以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學生們做好榜樣,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起到模范帶頭作用,要求學生懂禮貌,說話文明,那么在日常的說話中就要用文明用語與學生、與學生家長或與其他的同事進行溝通,如多用請、您、謝謝、對不起這樣的話語,在與學生們進行溝通時,潛移默化就影響了他們的說話方式;與學生們一起打掃教室衛生區的衛生,隨手撿起地上的小紙團,就能能夠教育學生愛生活、愛勞動、做生活中的細心人,學會保護公共衛生和環境。班主任用自己的言行舉止,不但傳授了學生知識,更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學生的情操和人格,成為學生健康成長引路人和榜樣。
二、豐富德育活動,促進健康成長
班主任在班級中會對學生的日常進行管理,因此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習更多的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并將里面的行為規范作為自己行為的標尺。因此,為了約束每位學生的日常行為,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生活中,班主任應該開展一些以班級為單位的德育活動,讓學生們相互監督、相互影響,實現共同提升。例如:設置文明崗、一日班長等等,讓學生在班級中體現個人的價值,增強班級榮譽感,提高班級責任感,并且能夠培養他們關心他人、積極向上、體恤教師的優良品質,培養學生們良好的道德;另外要以學生們的年齡、心理特征、德育目的為基礎,有計劃地開展各種活動,在這種實踐活動中,滲透品德教育。例如:以特殊節日為契機,開展教育活動。在母親節,開展向母親獻愛心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在五一勞動節以勞動為主題開展教育,讓學生們大掃除,培養他們的勞動能力和勞動意識,帶領學生們到附近的社區打掃衛生,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社會中的一員,社會環境的好壞與自己有著密切的聯系,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在10月1日國慶節,在班級中開展唱國歌或是以愛國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通過一系列的班級集體活動,讓學生們感受到各種德育因素,也能夠讓孩子們在活動中獲得更多發展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特長,全方位的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三、重視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為了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應該重視與家長進行合作,小學生們在學校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因此有時候了解學生并不全面,這時班主任就要主動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孩子們的在家情況,從及時溝通中,能夠關注學生的日常行為、學習情況、品德情況等等,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班主任才能夠因材施教,實現具有針對性的德育教育。另外,通過家校合作,能夠使得家長和班主任之間合作交流,幫助家長樹立更多的德育觀念,為孩子們的德育發展營造適合的家庭氛圍,形成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德育合力和德育的一致性,才能夠朝著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積極向上思想、拼搏向上心理的形成的目標努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開展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塑造學生的心靈,德育工作的展開應該猶如春風化雨,在潤物無聲中滋潤學的心田。班主任應該學習新課程理念,在新的教育時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形成積極向上的思想。在日常的生活中,用平等交流溝通,耐心引導,真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德育工作實效。
參考文獻:
[1]胡志剛.淺談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途徑[J].才智,2020(17):197.
[2]王亨霞.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策略研究[J].名師在線,2020(14):75-76.
[3]袁麗萍.新課程下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分析[J].中國農村教育,2020(1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