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涓
加強對羽毛球專項運動練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并促進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的協同發展。技校的體育教學活動將知識的傳輸與道德的培養當做了訓練過程中的主要內容,同時還設立了以基本訓練為主的發展目標,為培養學生的羽毛球專業技術能力提供了條件,并實現了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推動了革新的進程。另外,在提高學生體育素質與學習技能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對教學經驗與實踐活動的有機結合,再根據體育教學課程的特點,探討更加高效的羽毛球基本功訓練方法。
體育課程是技校教育活動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在本質上與其他學科具有一致性,而其自身也具有一定的競技優勢,同時有助于學生技術能力的培養。除此之外,為了保障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與執行,現階段需要將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羽毛球運動人才作為技校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通過有效的基本功練習方法,提高學生的競技能力。
1 加強學生羽毛球基本功訓練的重要作用
在羽毛球運動當中會涉及到多樣化的動作內容,例如:起跳、揮臂等等。這就要求學生的反應速度以及肌肉力量能夠達到羽毛球訓練以及競技的基本要求。在羽毛球的基本功訓練過程中,通過對起跳基礎訓練的聯系能夠加強學生的腿部力量;通過揮臂專項訓練,則可以加強學生的臂力,并保障羽毛球運動訓練過程的連續性。此外,加強學生的羽毛球基本功訓練力度,還有助于充分的調動學生身體的各個部位進行有效配合,完善學生的運動系統,進而在羽毛球運動訓練以及競技的過程當中,發揮出基本功訓練內容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由于羽毛球訓練對于肌體的耐力與身體的靈敏度都具有較高的要求,當學生的身體條件無法滿足運動需求時,那么在很大程度上會引發韌帶拉傷等方面的身體損傷問題,此時,學生需要加強羽毛球基本功訓練,提升肌體能力,進而有效避免損傷情況。
2 促使學生盡快掌握羽毛球基本功的有效訓練方法
2.1 加強學生的基本功訓練
2.1.1 訓練原則
在實際的訓練過程中,需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并在此基礎上增加動作和運動量。羽毛球運動對于機體的耐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同時還需要運動員具有較強的爆發力。在基礎訓練的過程中,還可以采用啞鈴、杠鈴、負重深蹲、跳繩以及揮拍的方法,加強對運動員的肩部、肘部、手腕、膝關節以及腿部的運用能力,避免在羽毛球競技環節對此類部位造成損傷。同時,還可以通過引進機械設備,加強對肩部以及肘部力量,并采用俯臥撐的方式,加強對踝關節的訓練;利用仰臥起坐的方法,還有助于加強腰腹肌的力量,再通過揮動重物的形式,加強運動員的腕力。
2.1.2 設置游戲形式,加強趣味效果
在腳步訓練的過程中,為了保障學生能夠充分的掌握動作的要領,還應加強對力量的訓練,為學生提供基礎的身體支撐。然而,由于力量訓練的教學活動較為枯燥,教師可以采用游戲的形式,加強學生的力量練習效果,并提升課堂的趣味性。推車練習、爬走練習以及大象走練習都屬于羽毛球基本功訓練當中的主要方法。
2.1.3 強化對腳步的訓練
羽毛球競技技術的質量與運動員的步法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掌握基本的步法操作,對羽毛球競技結果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在前場、中場以及后場的競技過程中,運動員需要通過迅速移位,并保障位置的正確性,進而完成相應的擊球動作,為動作的準確程度奠定基礎。羽毛球基本訓練當中的步法包含了墊步、交叉步、蹬步以及跳步等方面組成,且每一組步法都是由場地的中心位置,并與取位準備、判斷起動、移動擊球以及迅速回味等方面的內容一一對應,因此學生可以在練習的過程中,將這些動作進行分開練習。
2.1.4 擊球訓練
羽毛球的擊球技術形式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且對動作的細膩程度要求較高,不同的擊球技術動作基本訓練結構基本相同,而擊球的質量是保障競技結果的基礎,通過對擊球狀態、技術、力量、弧度、落點、拍面以及擊球點等位置影響因素的有效控制,有助于保障擊球的質量。另外,速度在羽毛球運動過程中,主要包含了反應、動作以及位移等方面的內容,此時在運動員的訓練環節應將基礎速度以及素質訓練為主,結合羽毛球專項基礎訓練的基本要求,加強學生的反應能力,并在掌握起動變向移動速度的基礎上,完成各類擊球技術動作。在練習的過程中,既要保障擊球的準確度,還應加快擊球的速度,進而在確保角度準確的同時,加強對擊球技術的訓練。
2.1.5 發球與接球訓練
發球是羽毛球的基本技巧,通過對方向、弧度、速度以及落點的控制,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接球發球雖然受發球方的牽制,屬于被動等待,但如果判斷準確,啟動快、還擊及時,就能在對方發球質量稍差時殺、撲得手或取得主動。在訓練的過程中,需要以提升學生反應速度為主,通過聽口令起跑、看手勢起跑以及聽信號變速沖跑等多種練習方法,加強接球與發球方對于不同場位羽毛球的觀察,并仔細的研究動作,在保障接發球位置準確性的基礎上,確保整體動作的連貫性、流暢性與及時性。
2.2 加強學生的實戰訓練
2.2.1 開展技術類教學活動
技術教學活動與羽毛球基本功訓練之間有著相輔相成的聯系,在提高學生技術能力水平的同時,應將揮拍訓練作為主要內容,并通過加大負荷,以此來加強學生的指力與協調性,進而快速的適應訓練的需求。在設置教學計劃以及進度安排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安排配套的組合性技術,還可以交叉使用單項的教學與訓練。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保持動作的銜接性以及肢體、腳步、揮拍動作的協調性。在連續動作的過程中,需要保障學生技術動作的規范性,擊球位置保持準確,進而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在組合技術的練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步伐的節奏感,迅速適應羽毛球的多變性特點。
2.2.2 開展戰術類教學活動
2.2.2.1 防守戰術訓練
在防守的過程中需要提倡積極防守、守中反攻的理念,并在此基礎上避免訓練過程出現被動的情況,保障運動員能夠在競技比賽中獲取主動權,進而再實施相應的戰術行動。在打底線高遠球戰術的使用過程當中,所打出的高遠球需要落到對方的底線,并且需要保障較高的弧度,確保對方無法以快速的進攻模式進行應對。在對方進攻時需要迅速做好防守準備,可以采用勾對角網前或者擋直線網前戰術,這時由于回球質量高,可以有效避免給對方提供網前進攻的機會。
2.2.2.2 進攻戰術的訓練
在訓練進攻戰術的過程中,此類戰術的實施形式必須要求運動員堅持自我、快速以及進攻為主等方面的指導思想,并在獲取戰術應用效果的同時,還需要訓練隨機應變以及靈活運用等方面的能力,進而充分的掌握羽毛球競技訓練過程當中的主控權。此外,在比賽環節運動員可以簡單的利用兩種基本組合戰術達到進攻的目標,并在掌控主動權的基礎上,持續的控制競技局面,從而達到制勝的目的。
3 結語
羽毛球運動對于設備、場地等方面的要素具有較低的要求,并且能夠通過簡單的學習直接開展相應的實踐訓練活動,同時對促進學生的血液循環、改善體質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技校的體育教學課程活動當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基本功的訓練力度,避免學生在競技或者運動的過程中受到運動損傷,進而還需要通過對步伐、揮臂以及專項競技技術的訓練,提高學生的羽毛球練習水平,確保學生能夠在練習的過程當中,熟練的掌握相應的羽毛球競技技巧。
(作者單位:昆明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