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
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當代體育教育愈加重視對學生體質的訓練,“健康第一”的教學宗旨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但是,體育教學仍未能表現出其教育優勢,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缺乏對體育學習的興趣,也有許多教師仍在教育中秉持著課本學習為主的教育理念。因此,體育教學需從這幾個角度展開,積極應用體育游戲去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校園體育活動中來。本文從體育游戲的多元化入手,力求在體育活動中激發出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意識,在趣味化的體育學習中提升小學生的運動能力與身體素質。
對小學生來說,愛玩是他們的天性,在長期的知識學習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出現注意力轉移的情況。而游戲的存在能夠讓學生對其投以更多的關注,在課堂教學中實現有效的注意力集中,還能借助游戲的形式塑造小學生的健康運動心理,進而推動其體育成績與體能素質的提高。另一方面,體育游戲的多樣性也能讓學生產生新鮮感,降低了體育課程的重復性,學生在參與體育游戲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一定的協同性,更利于體育教師的集體教學與紀律整肅。對此,以下給出了在體育教學中展開體育游戲的方法,用游戲切實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在體育資源的充分利用中引導小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活動之中。
1 展現游戲的趣味性,吸引更多學生參與
并不是所有的體育游戲能夠在教學中起到提高學生興趣的作用,只有趣味性強的體育游戲才能受到小學生的歡迎,進而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做到良好的體育教學導入。因而,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務必要精心選擇與設計游戲內容,展現出體育游戲的趣味性,確保這些游戲能夠受到大部分學生的喜歡。如此,才能在與學生興趣相契合的基礎上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對體育學習表現出更多的熱情,從而在形成積極化的體育學習氛圍的過程中促進小學生的健康發展。
如,教師可以學習電視節目中的闖關游戲或者趣味視頻中的跑酷活動,在小學校園內設立一塊專門的跑酷游戲場地,結合各種單雙杠、吊梯、木馬、臺階、擋板等器械素材進行關卡的設計。通過闖關挑戰的模式,能夠在體育教學中做到“吸睛”,小學生們能夠投入更多的關注度,并積極主動地挑戰這一酷炫的體育活動,使得整個體育活動熱鬧非凡。也正是在這樣的趣味化游戲過程中,學生在挑戰自我的途中充分鍛煉了各方面的能力,使游戲發揮出了更好的效果。
2 利用競爭性游戲,培養學生運動自主性
體育活動包含了許多競爭性的內容,從田徑、跨欄到乒乓、網球競爭性一直以來是體育教學繞不開的中心,即使是跳繩這樣的單人活動也是如此,免不了要與其他人進行對比。因此,教師需要重視體育游戲中競爭性的引發,在保證安全性與人際關系的前提下去展開游戲活動,鼓勵小學生之間形成良性競爭,利用學生的好勝心與自尊心導向個人體育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這也能培養出學生運動的自主性,良性競爭中形成的危機感會鞭策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發揮出正向的激勵效果。
如,在體育游戲的展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賽跑,改變田徑比賽的獲勝形式,使其更具游戲性。其中,在操場上各個位置有不同的學生,一同來繞圈奔跑,當學生A追上學生B就能給他貼上一張屬于A的紙條,每個學生只能被一個學生貼一次,整場賽跑游戲下來,若屬于學生A的紙條最多,則說明A能夠取得比賽的獎勵,在體育課上擁有一些小小的特權,比如不用搬器材、免除一次考試等,還能給予其一些好吃的零食作為獎勵,以此來激發學生鍛煉的主動性。
3 在游戲中開展團隊合作、培養體育精神
體育教學也不能只是身體上的鍛煉,思維上的培養也不能落下。而通過體育游戲的形式,能夠實現身體鍛煉與思維培養的高效綜合,在一些團隊性的游戲活動中培養小學生的團隊認同感,使其在游戲中積極地與他人進行交互,逐漸形成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從另一個角度看,小學生在團隊游戲的運動氛圍中也能逐漸凝成一體,一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也能參與到團隊游戲中,默默發揮自身的作用,在團隊中實現了積極的分工合作,進而能夠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體育認知。
如,教師可以從最經典的足球、籃球和排球游戲中出發,借助團隊型游戲的形式,讓小學生在團隊的磨合中找到個人的定位,而恰當的分組也能讓學生找到多人游戲的樂趣所在。以排球為例,發球、進攻、救球都需要學生之間進行分工,在人際關系的協調中去進一步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此外,團隊游戲也能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學習,彌補小學生各自在姿勢、動作上的缺陷,找到體育運動的技巧,從而學生的體育技能能夠得到更大的進步,能在鍛煉中逐步培養出學生的信心。
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始終占據著一席之地,體育教師需要重視游戲化教學方法的作用,發揮出游戲教學的獨特優勢,充分在教學中挖掘小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推動小學生綜合身心素質的成長。
(作者單位: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扶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