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崗
中職體育教學肩負著培養中職生身心健康的重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同樣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以體育教學對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的干預手段和策略為研究對象,以江蘇省啟東中等專業學校為例,采用文獻資料法,查閱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干預手段,手機體育教學活動方法,訪談120名中職學生并做問卷調查和訪談記錄,訪談咨詢心理咨詢師,通過調查發現心理健康問題,并提出相應體育干預策略,旨在為中職學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沃土以供成長,為中職學生生活學習提供便利。
中職學校是培養中職學生的搖籃,在社會發展、生活環境、風氣、習俗、家庭環境、學業壓力、學生間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下,學生的心理波動會比較大,加之現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少,生命教育知識傳授少,造成了有不少同學的心理健康出現了各種問題,不能及時緩解和解決,造成學生出現霸凌、自卑、抑郁,最終可導致學習成績下降、輟學等現象。這些心理問題最終有礙學生的健康學習生活成長。然而,種植體育教學課堂的本質價值正好可以緩解或者解決中職學生的心理問題。通過體育活動的引導和梳理,中職學生的抗壓能力和對生命教育真諦的理解程度加深,提高了中職學生的心理抗壓能力,直面學習生活的困難、困境。基于此,旨在以體育教學為引導性活動的手段,為中職學生的心理問題排憂解難,體育教學之于心理健康既是一種預防也是一種環節和解決的手段。
1 體育教學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的價值
1.1 體育教學提升中職學生對生命教育的認知,提升抗壓能力
當下教社會和教育的大環境下,學生在“溫室效應”環境教育的大背景下,家長被學生關懷備至,使得中職學生接受挫折和吃苦的幾率減少,使其抗挫折的能力弱,對于生命教育的接觸少,這樣中職學生遇到困難時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焦慮、恐懼和逃避。體育教學活動作為一種手段和方法,通過教學活動的開展短線學生的意志品質,增加挫敗感的次數,提升學生的抗壓能力,進而提升中職學生對于生命教育的認知,使得每名中職學生都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來,達到陽光健康體育的基本要求。
1.2 體育教學助長積極性情緒,減少消極情緒的產生
體育教學活動有利于舒緩心情、愉悅身心、排解憂郁、減輕學業壓力,以此達到加速積極情緒的產生,進而減少了消極情緒。通過活動項目提高自身神經系統的舒緩和放松,使得大腦的內啡肽物質產生多,神經傳輸系統產生有利于愉悅身心的物質。再有,體育教學活動項目既是教學活動也是娛樂活動,這活動過程中,活動自身的娛樂性和團體性使得學生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增多,進而有效轉移了消極情緒。
1.3 體育教學活動助力中職學生人際交往,共建生活學習大家庭
體育教學活動包含了體育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場地器械等元素,在這活動中學生間的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組間競賽、組內競爭,每個學生的活動都與教學活動緊緊相連,而且個人活動是圍繞學生大團體而運轉,這就要求學生間相互關心幫助、交流、探討,集思廣益,進而增加了學生間感情的溝通,加深了學生間的人際交往,使得班集體這個大家庭和睦相處,和諧共生。
2 體育教學活動在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策略
2.1 提升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地舉措
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其學習生活的健康保障,在立德樹人和智育培養的前提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也不應忽視。在中職體育課堂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地舉措有體育教師的鼓勵法、比賽組織的獎勵法、學生團體合作的成就儀式法、教學內容的趣味游戲法等等。例如,學生們在籃球課上分組比賽,優勝組獎勵一個籃球袋,敗方獲得一個籃球針,凡參與者皆是有獎勵,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在每進一個球要求學生要組內合作,單個同學自投自搶、單兵作者的進球無效,這樣促使學生合作傳球、掩護進攻、積極籃板搶攻。
2.2 營造積極體育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孟母三遷”就是為了給孩子尋找最優學習環境,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也是重點。中職學校通過體育課堂教學的環境作為鋪墊來襯托體育心理教育環境,為中職學生健康心理打下基礎。具體舉措主要有場地布置的合理規范、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新穎、趣味性,對課上每個同學的關心,讓學生感到家庭的溫馨等。
2.3 中職體育教材的再完善
中職體育教材應順應當下中職教育發展和學生就業指向,不斷更新以順應新時代教育的發展。心理健康教育入駐中職體育教材是必然和應然發展,體育教材的在完善也表現在體育教材內容的不斷更新,例如氣排球項目,這是一種老少皆宜、技巧性相對小的項目。
3 小結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職學校教育的重要一環,中職院校在培養現代化的優秀中職學生同時,也應注重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各中職學校中并不多見,這也就需要教育部門、中職院校領導和教師、家長社會的共同維建。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