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俊
【摘? ? 要】小學時期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小學體育作為學生鍛煉身體的重要途徑,對于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探討了目前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現狀,并提出了一些提高教學質量的策略,希望可以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體育? 課程改革? 現狀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121
體育雖然作為一門“副科”而存在,但其重要性卻不容忽視。體育改革不僅被提出,也被施行了很久,雖然目前的大部分小學都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改革,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體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地位提升并不順利,教學開展成果也并不顯著,造成這一結果的因素有很多。若想提升體育教學質量,改革教學方法,是目前體育教學的重點任務。
一、小學體育課程改革現狀分析
體育課程的改革實施多年卻效果不明顯,原因來自多方面,下面筆者將主要分析觀念、認識以及外部設施三方面。
1.觀念陳舊。觀念不是一日形成的,要想得到改變,也必然不可能一蹴而就。造成體育課程改革不暢的陳舊觀念來自多方——學校、教師、家長以及學生本身,都具有不足之處。首先是學校與教師,這兩者站在同一立場思考問題,更多時候還是更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覺得為所謂“主科”而放棄體育教學是可行的,這種觀念導致體育課被占用、讓課現象始終很嚴重,體育課時被擠占,改革又如何順利進行呢?其次是家長。家長雖然站在另一角度,但其立場、觀念卻與學校、教師想法相差無幾,也是在家長的默許下,這種現象才會愈演愈烈。最后是學生。小學生心智發育還不夠完善,多數觀念來自于教師與家長,而且可自主性有限,大人的這種觀念很容易影響到學生,讓學生也產生同樣的觀念。至此,教學的相關人員站在了統一戰線上,彼此之間無法在互動中得到改革,導致陳舊觀念一直被沿襲了下來。
2.外界對體育認識片面。體育既然作為一門課程,同樣需要持有相關從業資格證的教師教學,換句話說,體育教師與其他教師應擁有相同的地位。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卻不然,很多人都對體育有偏見,認為其就是簡單的跑跳運動,隨便誰都能教學,認為上課以及課程改革毫無必要。然而,體育課帶給學生身體心理方面的影響,是其他課程所不能比擬的。這也是體育以及體育教師存在的必要性。外界對體育的認識片面,導致體育課不能正常開展,這會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對學生今后的抗壓能力等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3.體育教學條件簡陋。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體育課堂大部分時間是在操場上進行,并且有的運動需要特定的體育器材。如果沒有完備的設施條件,體育教學開展也會產生一些阻礙。小學生剛接觸體育,教學條件簡陋很可能會讓其對這門課程產生失望感,并且無法全身心投入以及練習,這些都會導致體育課程開展不順利,教學條件長期得不到保障,也是改革過程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之一。并且,盡管部分學校有足夠的體育設施,但這些設施大多較為老舊,并不符合新時代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需求,因此,及時地根據學生的需求完善基礎設施也是目前小學體育改革的重點問題。
二、小學體育課程改革推進舉措
要想順利推進體育課程改革,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并竭盡所能對其不足之處進行改善。
1.及時更新觀念。時代在進步,對待過往的觀念我們要學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體育課程方面,因為其一直以來不受重視,導致了很多陳舊觀念的冗積。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學會緊跟時代潮流,以課程改革相關文件作為理論依據進行更新。教師是與學生接觸最為密切的群體,教師的觀念也會影響到學生的觀念,因此,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才能帶給學生積極正面的影響。學校和家長方面,也應該做好輔助工作,不再默許占課事件的發生,可以適當增加體育課的課時,開展相關講座糾正認識,自上而下給學生一個正確的課程觀念。正確的觀念能保證課程改革的正常開展,學生也能得到相應的體育教學。
2.糾正大眾對體育課程的認識。體育課程的開展,是學生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的必要因素,符合新時代對學生的要求。大眾要客觀地認識到,體育與其他科目地位相同,對學生的發展同樣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對待體育科目,要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不是一句空話,體育帶給學生的好處就是最堅實的證據。首先是生理上。小學生處在生長發育的初期階段,要想其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只保證充足的營養是不夠的,還要有適當的體育鍛煉,但大部分學生都有不運動或是運動方式不恰當的情況,然而體育課可以充分解決這些問題,給學生提供場所以及正規的指導,在這樣的教學下,小學生也能更好地茁壯成長。其次是心理上。長期處于固定的學習環境會讓學生壓力變大,甚至可能產生厭學情緒,適當的戶外活動有助于學生放松身心,不良情緒得到紓解后,學生也能更高效地重新投入學習。最后是精神培養上。體育運動有單人運動和多人運動,對學生競技精神以及合作精神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在小學階段給學生灌輸正確的精神、思想,對其今后的各項發展都將大有幫助。充分認識到體育課的好處,認識到體育改革的重要性,才能得到更有效的發展。
3.優化教學條件。作為校方,要大力支持體育改革,不僅要在思想認識上支持,還要在硬件設備上做好輔助工作。操場、體育設備、場館設施要完善,這樣更能吸引學生,激發學生上課熱情,從而得到更高的教學效率;也便于教師更好地授課,幫助學生正確認識體育,進行體育鍛煉。另外,設施的配置不免需要資金,學校要準備專門的體育設備資金庫,根據學生的需要及時調換基礎設施。對于資金不夠的學校,可以向政府求助。總之,辦法總比困難多,學校應該積極想辦法來解決問題,而不是以資金不足的借口選擇逃避。
三、結束語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育不僅要求學生實現文化知識的積累,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健康同樣是教育的重要指標。體育課作為對學生身心發展極具改善與完善功能的學科之一,在學生學習生涯中具有獨特的意義。在實際教學中,常因對體育教學的認識不足以及外部設施問題導致體育課程開展不暢,這對學生短期、長期發展都將產生了一些不良影響。這也說明體育課程改革是必須存在的。希望在未來,體育課程改革能給學生的發展帶來實際的變化和進步。
參考文獻
[1]黃海生.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體育教研工作現狀及改善策略分析[J].體育風尚,2018(4):177-178.
[2]張寧寧.我國青少年體育課程現狀及改革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4(22):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