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引兄
對于高年級小學生而言,他們的身體已經發育,身體體能特點表現明顯強于中低年級小學生,所以教師針對高年級小學生的體育課體能訓練方法也希望追求改變,結合具體教學實踐過程培養學生擁有較好的身體基礎,進而實現對學生體能的有效訓練,促進學生體育學習能力的加強。
1 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體能發展促進策略——重視教學
首先,小學階段必須重視對學生體育方面能力的培養,重視體育教學,尤其是針對高年級小學生,他們正處于快速發育期,適當的體育鍛煉對他們的骨骼與肌肉發育都是有好處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必要思考小學體育教學的關鍵價值,那就是它對于高年級小學生體育體能素質、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作用。基于該基礎之上展開教學,幫助學生創設符合他們認知的有效教學模式。例如要強化他們的體能訓練,同時教師自身也需要強化自身體育教學能力。結合上述問題展開分析可以了解到,小學體育教師必須把握好3點工作內容,提出具體操作步驟:首先,需要確保針對初中生提出教學優化策略,保證教學時間控制各有特色,這表現出了小學體育教師對于強化體育教學內容的相應重視程度,確保每周都安排固定課時的體育可,有效規避學科教學時間無故占用這一問題;其次,需要關注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有效發揮,展現體能訓練過程重要性。在該過程中必須結合學生認知水平有效優化創設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模式,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游戲過程中實現自我身體強化發展;最后,教師必須合理設置體育課,且要保證適當做體育課總結回顧,幫助學生溫習回顧已經學習知識點,在師生討論過程中教會學生如何自我反思,如此也能有效促進學生教育質量的提升。
2 體育教學理念更新
在更新體育教學理念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結果,更要注重過程,在確保授課完整性的基礎之上重視學生學習過程、學習需要以及學習效果,確保學生針對體育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減少學習阻礙,即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提升的阻礙。比如說應該從學生的興趣著眼點出發思考問題,真正選擇學生愛學樂學的體育學習知識內容,確保他們真正感受到其實體育學科知識并不難,如此也能更快投入到體育學習活動過程中,并學以致用。
比如說在跳繩教學中,教師要希望突破傳統跳繩教學與考核限制,為學生引入更多與跳繩相關的知識內容與教學方式,例如兩人三足跳繩、花式跳繩等等。不同的跳繩知識教學可讓學生感受不同的體育鍛煉內涵,如此不但可提升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也能幫助他們鍛煉提升體能。
3 創設趣味性體育活動鍛煉體能
需要思考創設趣味性體育活動對學生體能鍛煉優化的重要性,并專門設置這類趣味教學內容,教師可遵循兩點基本原則:首先,要提出與學生身體鍛煉能力相匹配的教學方法,教師應該從小學生的實際能力出發思考問題,為學生創設體育鍛煉策略,培養提升他們的體能,同時也增強他們參與體育學習的適應性。在一點就是要遵循學校相關規定,教師要確保以學生健康為根本引入多種有趣的體育教學模式,有效提升學生體育鍛煉積極性以及身體體能素質。比如說,教師可組織學生參與到捕魚游戲活動中,其活動中改編內容豐富,能夠鍛煉學生體能,其具體操作應該如下:首先,為學生設置相關游戲規則,教師本身作為“漁網”,而學生則作為“小魚”,只要教師碰到學生胳膊或者后背的某一部分,學生就會馬上轉變為漁網。在該過程中,教師會提問學生“大家感覺漁網會取得勝利,還是小魚呢?”學生根據人數優勢判斷小魚會贏得勝利。該游戲中絕大部分學生處于悠閑狀態上,而被追趕的學生則更加積極快速的選擇逃出漁網。盡管他們積極逃跑,但是最終依然沒有躲過漁網的捕撈。在做完游戲后,學生會感覺非常疲憊,但是他們卻體會到了合作的魅力。因為魚是不夠團結的,漁網則能夠將各自的力量凝結成一股繩,當漁網越來越大時,魚的數量也會呈現出減少之勢,最終就獲得了勝利。
這一體育游戲的改編是非常有效到位的,在引導學生游戲過程中也較好鍛煉了他們的體能,確保培養了小學生良好的團結互助意識,同時也最大限度發展了體育教學能力,充分展現體育游戲中對學生體能鍛煉的魅力。
3 總結
綜上所述,有必要在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過程中做到教師循序漸進推進教學過程,且采用趣味性教法引導學生學習,鍛煉體能,在學生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打造一套行之有效且高效率的體育教學模式,為學生充分感受、享受體育游戲快樂創造條件,培養他們良好的身體體能、機能朝有效發展方向邁進。更為重要的是,教師需要合理規劃課程安排,設計更多豐富有趣的教學方案,優化教學內涵內容,不斷提高小學高年級體育體能教學水平。
(作者單位:伊寧市第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