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高校辦學的資金渠道逐漸呈現多元化發展,購建形式也表現出多樣化特點,同時當一進步優化整合國家宏觀教學資源,高校之間進行合并和調整,所以關于固定資產的管理難度也逐漸增加。所以,面對新的發展形勢,高校應當按照國家當前實行的會計制度管理規定,根據高校自身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規范,加強對于固定資產的嚴格審計與監督。
關鍵詞:高等學校;固定資產;管理
一、加強和完善高校固定資產的管理體制
(一)設置專門的獨立管理機構
為了有效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的科學管理,應當根據歸口管理原則以及分級負責的基本原則,設置專門的管理機構(比如國有資產管理處),配備專門的管理工作人員,劃分清晰的工作職責。
(二)加強國有資產手續管理
高校不同部門采購固定資產時,都需要經過相關手續的審批與辦理,經相關領導以及具體職能部門的同意并授權,且針對經費渠道加以明確之后才可以進行采購,同時必須盡量運用嚴格規范且公開化的招標方式,促進高校國有資產的合理優化配置。
(三)實行固定資產歸口管理負責制
學校的固定資產數據庫管理時,應當對于高校固定資產的總賬以及固定資產的分戶賬進行區別管理,負責資產管理的部門要對其所在的部門以及院系進行統一化的一級管理,同時運用單位以及個人的二級管理,這樣通過兩級管理制度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對于具體情況把握清晰,同時依據不同需求進行快速檢索查詢,有利于后期使用時的統籌管理與安排。
二、加強高校固定資產價值管理,真實反映資產的價值
首先,在高校固定資產購置的過程中,統一列為教育事業的支出項目,體現其原始價值,且不計提折舊,而這種情況下則導致固定資產從最初的購置到報廢過程中,都只能體現其原始價值,表面看來固定資產對應著固定基金,然而事實上存在很大的虛擬性,不能有效體現固定資產具體使用期間產生的損耗,對于固定資產的凈值無法有效了解,也無法為固定資產的合理保值與增值創造客觀的評估參考根據,固定資產進行殘值以及轉讓價值的估計也無法獲取有效的參考依據,因此對于高校固定資產管理而言也非常不利。
其次,由于高校實施了固定資產折舊核算管理制度,其管理以及應用的具體部門要對固定資產的具體資料進行全面收集和整理,比如,關于固定資產的數量明細、購置單價以及使用年限等具體情況加以登記整理,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的規范化管理,同時,固定資產折舊核算管理制度的實施,對于固定資產每年因為使用或者技術發展進步所帶來的價值轉移,具體轉移為教學成本價值的情況也能夠充分得以反映;還可以更加精準地體現出固定資產實際發生的有形或者無形損耗,保障其賬面價值更加客觀精準,從而更加客觀地反映出高校自身的辦學實力。
最后,根據不同的資金來源性質,實行分期分批式的計提折舊,同時也可以運用平均年限法進行計提折舊,針對一些已經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不進行再次補提,關于超期使用的固定資產,不再進行續提。同時,計提折舊過程中,應當針對固定資產的總賬以及固定資產的明細賬加以登記,同時充分反映于會計報表之中,具體體現為固定資產的原值、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及固定資產凈值。
三、強化無形資產管理觀念,注重無形資產的產出和管理
高校作為高等人才的重要聚集地,本身有著非常有利的科研技術條件優勢,可以創造非常豐富的發明專利以及研究成果。針對專屬于學校本身的智力成果,高校負責國有資產管理的工作人員應當充分提升自身的管理意識,明確認知到無形資產也屬于高校國有資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按照無形資產本身的特點來考量,即難以進行評價,具體使用與處置,同時容易遭到侵權等等,高校實際對于無形資產在實行出租或者轉讓的時候,具體可借助資產評估機構委托代理,依法實施評定以及估算工作,針對高校無形資產的實際價格給出比較公正客觀的評定。而且,實際進行日常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建立完善合理的管理機制,推動高校各項科研以及技術發明成果的有效鑒定、實施以及推廣,促進無形資產實現商品化發展,還要加強對于無形資產應用專利申請、保密管理與著作出版等各項管理工作,必要的情況下可以依法有效保護高校無形資產的知識產權,避免無形資產遭到侵犯。
四、強化高校財務審計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一)全面落實高校固定資產集中采購制度
有效避免發生暗箱操作等違規行為,確保采購的資產優質優價,預防腐敗問題,防止購置國有資產的時候發生不必要的損失。
(二)重視審核驗收報賬的流程
針對高校固定資產以及相關消耗材料進行驗收報賬管理時,必須要加強監督管理,防止發生沒有實際見到設備直接驗收的情況。
(三)定期組織清產核資工作
借助清查,明確了解高校固定資產真實的使用分布情況,以及固定資產完整的程度情況,保障高校固定資產調撥制度得以有效落實到位,促進固定資產實現科學合理的優化配置,而且保障固定資產能夠最大化的加以利用。
(四)落實管理監督工作
關于大型儀器設備,應當采取效益審計,配合相關管理部門合理制定關于固定資產管理的相關制度規范,針對那些對高校固定資產造帶來損害的當事人,應當嚴格追責,按照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和辦法,強化對于國有資產實際進行變賣、報廢以及報廢等情況的報批流程,加強審計監督管理的流程要求,避免國有資產發生不必要的損害和流失。
(五)加強嚴格的資產評估管理
為了有效保障相關經營性的固定資產實際進行在生產時能夠獲得充足的補償,一定要對非經營性資產在具體轉變為經營性資產的過程中,針對所投入的固定資產加強嚴格的資產評估管理,同時要簽訂規范的經濟合同,根據約定比例收繳固定資產相關的占用費以及折舊費等,充分保障高校對于相關經營性資產擁有切實的收益權,保障固定資產能夠有效實現保值增值,避免國有資產發生損害或流失。
參考文獻:
[1]劉志敏、李會霞、鄭廣世: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應予以重視[J].經濟論壇,200.
[2] 胡嫄:高校國有資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企業經濟,2003(11).
[3] 廖明會: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統計.
作者簡介:楊忠芝,女,1965年12月1日出生,1984年參加工作,現任唐山職業技術學院財務處會計,一九九O年畢業于河北經貿大學會計專業;二00二年通過會計師職稱考試,并取得會計師職稱。二00七年通過了高級會計師考評,取得高級會計師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