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輝
摘要:全面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新課改背景下教育部根據當前教育現狀所提出的,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其核心素養包含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六個方面。而在這其中數學運算能力是數學整體教學的基礎,也是實現數學核心素養這一目標的基礎。基于此,教師要著力于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進而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為數學核心素養的實踐奠基。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計算能力;計算興趣;解題能力;糾錯能力
計算教學既是數學教學中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因其貫穿于學生的整個數學學習階段,所以受到了教師和廣大學生家長的關注。但是在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往往是采用題海戰術的教學方式,這不僅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還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學方式的多樣性是激發學習興趣的重點,而興趣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推動了教學的有效開展。在現代化教學理念不斷更新的今天,教師要通過情景創設、小組合作和錯誤資源的有效運用,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提高解題能力和糾錯能力,為實現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針對學生心理特點創設情境,激發計算興趣
對于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來說,興趣永遠是其學習的動力。但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并不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特點,也就導致教學乏味,其學習參與積極性不高。而隨著教學理念和教學工具的不斷更新為小學低年級計算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在教學的初始階段,教師要充分地運用信息技術教學,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學習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并且也在情境實踐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在《數一數與乘法》這一章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做好情境導入。如讓學生數一數班級中的桌子一共有多少排和多少列,引導學生體會什么是“排”,什么是“列”。之后教師要通過多媒體的方式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如“在一片大森林里百獸之王老虎要召開全體動物大會,為了清點動物是否全部到齊,老虎讓動物們一排排按順序坐好”。此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圖片,并讓學生數一數排和列,并計算出一共有多少動物。以“動物、森林、老虎”為情境很好的符合了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同時通過與教學內容的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了乘法、排、列,激發學生計算興趣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水平。
二、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教學方法,提高解題能力
低年級學生在學習時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少,在學習時經常會出現走神、開小差等現象。而通過小組合作教學的開展能夠在組內成員的監督中保障教學的開展。與此同時,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認知還不夠充分,經常會出現抓不住教學重點的現象。而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在探討與交流中集思廣益,并且針對學習內容進行探討,從而使學生從多個層面認知教學內容,掌握不同的解題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首先教師要從分組出發,做好小組合作教學鋪墊。在實踐中,教師要根據班級內的學生數量將其平均分成若干組,保障每個小組學生在5-6人左右。之后教師要針對小組分工進行指導,如將小組內學生分成記錄員、監督員、組長等不同職位。最后教師要設置小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小組探討與交流中提高解題能力。以《加與減》為例,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多道練習題,并讓小組內成員單獨計算。此時小組內有計算快的學生也有計算慢的學生,這個時候教師就要讓計算較快的學生輔導組內計算較慢的學生。因為學生之間的思維相近,所以在講解時能夠更接近于學生的接受水平,既能夠鞏固學生的學習知識,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最后,教師要讓小組內成員針對解題方法進行討論,使其掌握不同的解題方法。
三、做好錯誤教學資源有效運用,培養糾錯能力
小學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根本不是在于教授學生計算方法,而是在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計算的過程是非常嚴謹的,若是學生不能夠認真對待,很容易導致學生在計算時出現錯誤。所以在教學開展的后期,教師要做好錯誤資源的有效運用,通過錯誤資源讓學生進行反思,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反思中提高自身的糾錯能力。
首先,教師要讓學生準備好一個“錯題本”,將自己在課后作業或者是測試中的錯題摘抄的本子上。教師要定期對學生的錯題本進行檢查,在不斷的監督中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之后,教師要讓學生在錯題旁邊寫出錯誤的原因。例如部分錯題是因為審題導致計算錯誤,就要將其歸類,并做好提醒。在做好錯題資源的收集之后,教師要針對錯題進行講解。首先要從審題出發,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數字和符號進行觀察,了解數字與符號的特點和內在聯系。以36÷4與4×9為例,在教學中部分學生就提出了“36÷4=9,4×9=36”他們之間相連的特點。之后教師要讓學生將計算方法寫到本子上,同時也要將講解的內容與錯誤原因一同記錄到本子上,并要求學生規范書寫,保持錯題本的整潔美觀。通過這樣的方式既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錯題整理與收集習慣,也能夠培養學生的糾錯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并不在于計算方法的教學上,而是在于教學理念的轉變上。通過情景創設的方式能夠激發起學生的計算興趣,進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而通過小組合作和錯誤資源的運用,能夠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培養糾錯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掌握數學學習的精髓,即在不斷思考中提高,在不斷總結中成長,為學生之后的數學學習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明.論如何培養小學數學低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000(006):60.
[2]楊國華.淺談怎樣提高小學數學低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J].神州,2017,00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