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足于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英語視聽課程的教學現狀,結合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英語視聽課程的教學實際,以期對其課堂設計提出建議和辦法。
關鍵詞:課程思政;英語視聽;課堂設計
作為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英語視聽旨在通過系統的聽力訓練,培養學生對英語語言的聽力理解能力和各類場景下英語語言視、聽綜合理解能力。在課堂教學環節把課程思政融入其中對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意義重大。
一、英語視聽課堂引入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2020年,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課程思政要融入課堂教學建設,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要落實到課程教學的各個方面,貫穿于人才培養各環節[1]。為了提高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人文素養和敬業精神,在課程教學環節適時引入思政因素,開展課程思政具有深遠的意義。
英語視聽課程通過語言視聽訓練,幫助同學們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差異和思維方式,從而能夠幫助同學們在職場更游刃有余。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語言學習氛圍,英語視聽課程的教學材料中,涉及了語言背后的文化。面對豐繁復雜的社會現象和國際環境,正確的思想引導,對于大學生形成正確、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商務英語專業學生不僅需要扎實的語言基礎知識,更加需要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素養。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切實引入課程思政理念,結合原有教學內容合理設計課堂活動,讓同學們鍛煉語言視聽能力的同時,保持清醒的認識,關注中國的發展、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讓課程綻放育人之花。
二、課程思政理念與英語視聽課程相結合的可行性
英語視聽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提高能力、交流表達能力、與人合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從而提升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視聽課程的專業知識學習過程,同時也是文化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過程。通過學習,既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也培養和塑造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通過有意識將課程思政主動的融入日常課堂教學設計,可以充分體現英語語言教學的育人價值。
基于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的英語視聽課程,在課程思政理念的支撐下,將進一步體現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提高和培養學生的個人素養和職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為今后個人發展起到可持續性作用。
三、思政元素在英語視聽課堂設計中的體現
課程采用的教材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新職業英語視聽說教程》,教材涉及商務活動多個方面,包括商務會議、商務出差、商務接待、品牌推廣、商務會展等,編者在內容的組織上關注工作過程的構成要素而不是英語知識的構成要素,設計了場景案例學習任務,讓學生最大限度地體驗職場環境。然而本著讓學生對英語使用場景用更深刻的了解,教材中許多案例都引用了國外公司和品牌。因此,為了幫助學生在學習英語語言和國際商務知識的同時,增強對商務文化的辯證理解,增強自身文化自信,堅守中國情懷,在課堂設計中融入課程思政理念,更能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現以課程單元“Brand”為例,結合線上線下,談談思政元素在課堂教學設計中的體現。
(一)課前資料積累
本單元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積累與品牌相關的詞匯和句型,能聽懂與品牌介紹相關的英文語料,并且在口語輸出時做到有效輸出,同時訓練他們在商務場合介紹公司的能力和商業社交的能力。
本上課前,學生在學習通平臺上完成課前任務,通過視頻學習掌握品牌介紹的相關詞匯,自行搜索感興趣的國內品牌資料,就其品牌歷史、品牌文化和品牌故事做大致的了解,自行閱讀相關品牌材料,摘錄品牌描述關鍵詞和句型,線上提交品牌介紹視頻短文。
(二)課中潛移默化
課程思政不能僅僅將理論扣在視聽課程上。對于在課堂上通過聽力訓練提高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而言,這是非常不合適、不理智的。不僅僅無法達到課程效果,反而事倍功半。商務英語專業英語視聽課程的課程目標是為了提高同學們的英語語言聽力理解能力,從而在各類商務場景下能夠游刃有余的開展對話和交流。課程設計中滲透思政因素,可以進一步培養同學們的愛國情、民族情、職業情,對于幫助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目標的達成是事半功倍的作用。
課中的潛移默化也要具備春風化雨的溫柔。針對具體“Brand”這個單元,采取的具體設計環節是通過了解國內品牌,對比國內和國際品牌來展開。這個課堂任務的完成需要課前學習小組共同的資料積累。課堂上每個小組由一位同學進行品牌陳述。陳述內容包含品牌歷史,品牌特色,品牌理念等。通過同學們的分享,大家具備了對品牌知識的了解,也擴展到對品牌背后與國家和民族相關的知識背景,潛移默化中讓提升了民族自豪感。最終通過學生互評,得出本堂課最佳展示。互評環節,同學們再次回顧展示內容,對專業知識和起思政內容進一步升華。
(三)課后思考鞏固
完成2個課時的課堂授課之后,并不代表課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學過程的結束。學生在鞏固所學專業知識的同時,對于思政部分也有一定的拓展任務。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對課堂上所引本土品牌進行分析討論,通過分工協作,梳理討論,最終以視頻形式提交英文陳述,內容為本土品牌和同類型外國品牌的比較。
引入課程思政理念的英語視聽課,不僅是英語語言能力的訓練,也是精神的滋養。課堂環節的結束,并不代表思政教育的結束,課后鞏固反思也不可缺席。品牌陳述的任務能夠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邏輯思維能力和思辨精神。語言輸出有多種方式,其中,作為和“聽”不分家的“說”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語言輸出方式,是對知識的強化和鞏固,能夠幫助學生熟練掌握所學知識,同時也是對課堂上所學知識的提煉和升華。
四、結束語
在課程思政理念下設計英語視聽課堂教學,對于單純進行需要聽力訓練的傳統視聽課程是一種補充。無論對于教師還是學生而言,都是拓展視野、提高個人素養和愛國情懷、實現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的有利之舉,。
參考文獻:
[1]何亞卿.基于思政的批判性思維教學在大學英語閱讀課中的應用研究[J]. 高教學刊,2020(20):130-133.
[2]梁歡.商務英語專業教學中的思政教育探討[J]英語廣場,2021(10).
作者簡介:梅雪 ?1982年1月 ?性別:女 ?民族:漢 ?籍貫:浙江麗水 ?學歷:研究生 ?職稱:講師 ?畢業院校:浙江師范大學 ?畢業專業:教育管理 ?研究方向:高職商務英語 ? 工作單位:麗水職業技術學院 ? email:g36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