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騰躍
為研究學生理論課堂紀律現狀,并為學校的課堂紀律的改善提供幫助。采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調查法、問卷調查法,以改良提升課堂紀律為目的,從學生、教師、學校三個角度,對學生理論課課堂紀律的現狀進行分析與研究。發現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學生對課堂紀律不重視,出現早退、遲到、曠課、上課期間組隊打游戲等現象,教學課堂紀律管理理念陳舊、學校管理體制不完善等。因此,要加強制度管理措施,培養學生遵守紀律意識,提高教師管理水平,提高教學效率。
在傳統教學思想中,理論課上以教師為中心,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人文理念的指導下,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師雖然仍然起到引導作用,但是要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的引導,改變傳統的教條式的上課模式。首先,將學生和教師置于平等的地位,從根本上改善師生關系,關注學生的成長;其次,豐富教學形式和內容,關注學生多樣化的需求,關注學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最后,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通過對課堂紀律的現狀展開調查,從課堂紀律現狀、原因分析、對策分析方面提出對學生理論課課堂紀律的具體建議,提出教師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學生管理,師生關系對課堂紀律現狀的影響,以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嚴格要求學生,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H大學體育系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其紀律意識的范圍是課堂。因此,為了更好的對紀律意識進行研究,將研究范圍界定在體育系大二、大三的學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學木期刊以人及中國知網等平臺,通過電腦搜索關鍵詞“課堂紀律現狀調查”,查閱近年來關于課程組建設的文獻。在研究過程中采用文獻分析法,方面充分利用圖書館的資源,瀏覽教育學原理、教育心理學、課堂管理等方面的書籍,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歸納整理,初步形成對研究問題的全方位認識,為研究提供研究依據、研究思路和啟示。
1.2.2 實地調查法
采用實地調查法,對我系課堂紀律的狀況進行實地調查,提供實際的課堂紀律狀況。針對課堂中發生的情況進行相應的紀律,從而為此次論文研究提供一定的現實依據。
1.2.3 問卷調查法
此次研究利用問卷調查法,針對教師和學生分別發放了問卷,針對學生一共發放了60份問卷,回收的問卷有58份,問卷的回收率為96.67%,其中有效的問卷為58份,問卷的有效率為100%。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學生現狀
2.2.1 遵守課堂紀律的現狀
通過以上的調查可以清楚的看出,目前半數以上的體育系學生能夠在課堂上遵守課堂紀律,這部分學生中大多數是因為害怕老師責罰而約束自己的行為,這主要是因為體育生在平常的專項課中是非常強調紀律的。也有著一部分的學生是因為喜歡老師而遵守課堂紀律,體育系的教師大多數都是有著扎實的體育基本功底,這也會讓學生對其產生一定的崇拜心理。
2.2.2 違反課堂紀律的現狀
從以上的數據中可以看出,目前在課堂上存在著違反紀律的情況,具體的表現為離開座位隨意走動、隨便和周圍同學講話、吃東西、睡覺、玩手機等等。分析產生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為大學階段的整體學習環境和氛圍與中學階段相比是比較寬松的,其在理論課堂的學習過程中也容易產生一定的倦怠。因此就造成了學生在整體上存在著一定的懈怠感。
2.2 理論課教師教授現狀
2.2.1 教師觀念陳舊
對于教師是否過分的關注課堂紀律的維護的調查中發現,現階段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認為維護課堂紀律是整個教學開展的前提,這樣的觀念并沒有錯誤,但是如果過分的關注課堂紀律的維護,不強調課堂內容的教學,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對學生進行強制性的管理,短期內看似能夠起到一定得效果,但是長期來看,學生習慣的養成才是課堂紀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課堂紀律需要教師予以維護,但是主要還是要在課堂紀律的維護中,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
2.3 學校體制方面
社會上浮躁的環境氛圍使“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有學生對知識,對課堂的不尊重,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也會影響學計對于課堂紀律的正確認識。學校也沒有建立關于課堂紀律維護方面的機制,這也導致理論課教師在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沒有相應的制度依據進行課堂紀律的管理,僅僅只是依靠教師的權威來維持課堂紀律,但是這種效果的維持是比較短暫的,不能夠從根本上的解決目前學生在課堂紀律方面所產生的問題。
3 體育院校理論課紀律現狀對策分析
3.1 學生方面
要端正對于學習的認識,特別是在現階段躁的環境氛圍之下,要正確的認識到“讀書無用論”本身是與時代發展中對于人才的要求產生一定的悖論的。要樹立對于學習的正確的態度,特別是要自覺的遵守課堂活動的基礎要求。此外,也要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不能夠認為在大學的校園學習中就應該懈怠,要明確自身未來的發展方向,并且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才能夠實現其在大學學習中的最大價值。
3.2 理論課教師方面
首先是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課堂紀律的維持,需要教師經營良好的師生關系,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才能為課堂管理提供人際基礎。
其次則是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在提升學習興趣的同時有效的維護課堂紀律。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靈活搭配,教具的靈活使用,對課堂內容進行合理的安排。
3.3 學校方面
學校要盡早讓學生熟悉各項管理制度,對課堂紀律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強調,教師和教務人員要多課堂紀律進行更多講解,讓學生在進入學校初期,便對課堂紀律有明確的認識。積極推動以紀律教學的基本教學理念,提升學生對高校紀律的認同感,通過制度化建設樹立紀律的權威性,使學生能夠自覺認識并約束自己的行為,提高教學的效率。
4 總結與建議
分別從學生、教師、學校三個方面對課堂紀律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主要影響因素有:學生對課堂紀律不重視、教師課堂紀律管理理念陳舊、學校管理體制不完善等問題,并針對性的提出注重和諧人際關系的形成、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意識、加強制度管理等改進措施。同時學校應加強管理,落實責任制度,加強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