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
對于大學生的體育教學課程,不同于小學初中高中的體育課程,大學生的體育課程更加專業且具體化,對于大學生的體育教學也提出了更加具體的要求,加強大學生身體素質建設的同時,要培養大學生的體育競技精神,從而促進大學生的綜合實力,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增強大學生的市場競爭力。
1 加強大學生身體素質訓練的意義
身體健康是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一個基本,只有擁有一個身體健康的狀態,大學生才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學習,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從而豐富大學生的生活,提高大學生文化素養的同時,提升大學生的社會生活實踐的能力。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學生的生活質量也隨之提高,很多大學生不重視學校開設的體育選修課程,導致身體多方面出現問題,例如肥胖。由于缺少必要的訓練,導致大學生的身體狀況日益下降,甚至在期末的體育測試當中出現昏迷或成績不及格等想象的發生。因此對于大學生開展體育課程,將多種多樣的體育項目引入到大學生的課程選修當中,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提供多種體育運動,以供學生選擇,由此來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大學生的綜合實力。
2 加強大學生身體素質訓練的意義的有效途徑
2.1 合理安排教學計劃,確保學生可以得到有效的訓練
針對大學生的教育學習,高等院校在開設對于大學生的教育學習時,多以專業課程為主要課程,從而針對大學生的體育教學課程安排的不合理,甚至有的院校在這對于大三大四的體育教學時,根本沒有開放針對體育教學項目的選擇報名,從而忽視了針對大三、大四學生的體育教育。因此院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時,要進行合理地安排教學計劃,以確保教學任務的實施,加強對于學生的體育知識的學習能力,確保學生的身體素質可以得到有效的訓練,保證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例如高等院校在開設體育教學時,強制大一學生上半年與下半年進行體育課程的報名,并安排每周至少一節體育課程,確保針對大學生額體育教學可以順利的進行。針對大一學生進行基礎的體育知識傳授,確保大學生在體育運動當中的安全意識。針對大二到大四的學生,進行自選體育項目的報名,并安排合理的教學課時,并對所選項目進行期末考核,以確保大學生按照課程要求進行訓練,從而增加大學生的訓練時間,強化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建設。
2.2 安排多種運動項目的選修課程,提高學生的選擇范圍
傳統的體育教學當中,針對大學生的體育教學類型和科目都相對較少,只有常規的幾種運動,大學生的可選擇性較少,如果出現課程所報人數已滿,而大學生沒有選擇自己心儀的體育項目課程,從而導致大學生對于體育課程學習的消極態度,甚至還會出現曠課等行為。因此學校應開設多種不同的體育項目,豐富大學生的可選擇性,以提高大學生的體育生活的教學質量,保證大學生進行充足的體育訓練時間,針對體育項目比較火熱的課程,可以開設多節課程,以確保學生可以選到心儀的體育課程,增加學生上課的積極性。
例如高校可以引入排球、輪滑、武術、跆拳道等豐富的體育項目,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常年在學生選課系統當中的體育運動,將不同的體育生活帶入到大學生的學習生涯當中,豐富大學生的體育活動的同時,傳授他們相關的體育項目知識,以確保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可以進行有效地提升,提高對于大學體育課程教學的喜愛,從而提高大學生的體育競爭意識的養成和建立,增強大學生的綜合實力,提升大學生的社會競爭力。
2.3 加強考核制度,加強學生的體育專業素養的建立
加強大學生對于體育學分績點的認識,體育教師要進行嚴格的要求大學生的課堂表現,以及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強化大學生的運動意識,對于無故曠課、課上偷懶等行為絕不姑息,對于每學期的體育期末考試進行嚴格要求,以免渾水摸魚的學生出現,加強學生的專業素養,規范大學生的體育方面的知識與意識,從而加強對于學生的訓練。
例如在大學開設的體育課程,針對不同體育課程要有不同的考核標準,明確規定學生的考核動作和規范,不要所有體育運動項目都用同一套標準來進行考核。針對學生的體育考試,不僅要每學期體育課程結束進行考試,還可以學期中間進行期中考試,并將期中考試的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進行結合,從而分析并結合課堂表現,對大學生的體育成績進行綜合打分。這樣明確體育課堂的要求和任務,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也可以增加學生的課堂出勤率,保證大學生有效的進行身體素質的鍛煉,從而增強身體素質,提高綜合實力。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針對大學生的體育教育,不僅要在知識上將體育基本知識傳授給大學生,還要培養大學生的體育競爭意識,從而提高大學生的綜合實力。體育教師應加強對于大學生期末考核的要求,以強化大學生對于體育運動項目的基礎知識,從而提升大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大學生以后的發展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體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