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下,人們對教師的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教學質量,尤其是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高中物理是一門難度較大的科目,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大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快速的解決,就會導致學生高考成績不理想,嚴重影響到他們未來的發展。因此,在此情況下很多物理老師會采用問題教學法啊,這種方法對教學效率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本文主要分析了現階段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問題教學法的概念以及教學的意義、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設置的原則、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希望可以為高中物理教師提供理論依據上的幫助。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高中物理教學;應用
引言:在高中階段,物理課程是很難的一門學科,因為物理知識具有很大的抽象性以及系統化。除此之外,在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大部分的物理老師在課堂上只重視對學生知識的灌輸,從來不讓學生進行實踐與主動的思考。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嚴重缺乏學習的興趣,進而影響到學習的效果。所以,在此情況下,物理教師發現了問題教學法,這種方法可以對現存的物理教學問題進行很好的解決,從而達到教學的真正目的。
一、現階段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低下
在傳統教育的影響下,很多物理教學課堂普遍都存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低下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在課堂上教師只會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從來不會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導致學生思想越來越僵化,且學習能力低下,對教師依賴性極強。所以,在此情況下,教師一定要對此加以注意,不斷的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等。
(二)學生嚴重缺乏物理基礎的思維
在高中階段,高中物理教學中還存在學生嚴重缺乏物理基礎思維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進行物理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只會對相關知識進行死記硬背。除此之外,他們在進行題目的解答時,對物理公式的應用只會生硬的套用,而對于公式背后的原理卻無法做到真正的理解,無法對相關知識進行活學活用,這就是缺乏物理基礎思維的現象。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問題教學法解決學生嚴重缺乏物理基礎性思維的問題。
(三)學生對物理學科缺乏嚴重的興趣
在高中階段,很大一部分學生對物理學科是存在抵觸心理的。因為物理學科的學習模式十分死板,加之在教學的過程中,物理教師一般都不會帶領學生進行物理實驗與實際應用,導致學生認為物理索然無味,根本激發不起學習的興趣。即使有在學習物理,也只是在機械化的進行,這樣會嚴重導致學習效率與教學質量。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問題教學法解決學生對物理學科缺乏嚴重的興趣的問題。
二、問題教學法的概念以及教學的意義
(一)問題教學法的概念
所謂問題教學法主要就是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根據相關教學內容的知識點以及學習目標所提出的引導性的問題。這些問題具有一定的引導性與吸引性,可以積極的提起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能夠自己主動去分析與思考,以此來讓學生達到一定的基礎知識的認識。極大的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思考以及探索的能力,并且讓他們可以獲得更好的成績。
(二)問題教學法的教學意義
眾所周知,物理是一門十分抽象且復雜的學科,高中階段學生要想對其進行很好的學習,就一定要具備相應的物理基礎思維能力,這樣才可以做到對物理知識的活學活用。尤其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與綜合能力。而問題教學法就可以通過讓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方式,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物理基礎思維,除此之外,還可以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讓他們更有興趣,且更快更好的學習物理知識。
三、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設置的原則
(一)問題的趣味性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后的老師,它可以極大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而強大的求知欲望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可以對問題進行研究與探索,以此來提高他們的創造性等。所以,教師在應用問題教學法時,在設置問題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問題的趣味性,并且一定要在教材的基礎上進行設計,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學習興趣。
(二)問題的延伸性
依據發展的觀點,高中物理教學在應用問題教學法時,還應該將問題設置具有延伸性。所謂問題的延伸性主要就是指問題不僅要立足于教材,同時還要高于教材,延申到課外,讓問題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讓學生活學活用,更好的應用物理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達到學習物理的最佳效果。所以說,教師在以后進行問題的設計時,一定要考慮問題的趣味性與延申性,這樣就可以很好的達到物理教學目標。
四、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一)利用多媒體進行情境的創設,以此來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
教師在應用問題教學法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情境創設,以此來加強學生對問題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課堂質量。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首先,教師一定要提前對課程內容進行熟悉,并且根據課程的目標以及重難點設計出有吸引力與引導力的問題;再者,教師在確定問題后,就可以根據問題找出與之相關的視頻或者圖片,讓學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奧妙,進而自主的進行思考,這樣就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教師在講解“行星的運動”這一課題時,教師就可以根據這節課的難點進行問題的設計,設計的問題一定要側重于對學生天體認知感的培養。之后,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播放天體運動的軌跡和“日心說”等的來源,學生在觀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并總結天體運動的規律,以此來達成教學目標。
(二)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讓他們可以正確思考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在應用問題教學法的時候還應當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以此來讓他們朝著正確的方向思考。因為,大多數學生在傳統教育的影響下,是嚴重缺乏思考能力的,他們很容易朝著相反的方向進行思考。所以,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教師一定提前讓學生進行相關內容的預習,這樣學生就會對大概內容有所了解。在課堂上面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時,學生就會有一個好的思考方向。在學生思考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己想法的表達,對好的想法進行表揚,對不好的想法進行糾正。這樣就可以達到“問題教學法”的真正目的,讓學生可以更好的進行自主學習與思考。例:教師在講解“曲線運動”這一課題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提前預習,并明白曲線運動的性質以及位移、方向等。而在課堂上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回憶直線運動的特點,來思考曲線運動是什么。通過學生思考以及教師的引導,學生就會主動去思考,以此來提高課題教學效率。由此可見,“問題教學法“是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達到高中物理教學目標。
(三)引用物理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物理是一門實驗性質的學科,它是不可或缺的,只對學生進行書本內容的教學是不夠的,只有讓學生進行實驗,才可以真正了解到物理公式等原理,才可以更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應用問題教學法的時候就可以引導用物理實驗來激發學生的思考熱情。例:教師在進行“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這一課程的教學時,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在此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實驗出現的問題,比如:利用打點計時器打下紙袋計算物體速度時出現的誤差問題,以此來引導學生解決該問題的方法,如何讓這個誤差減小?以及如何去分析這個誤差?這樣學生就會帶者這些問題進行思考。這樣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去還可以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和物理基礎實驗思維。
(四)加強對學生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問題教學法的過程是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構建的過程。因為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首先,教師不可以對問題的難易程度進行改變,而是要以學生現階段的學習狀況為基礎,之后分層次設計出符合學生思維水平的問題,這樣有助于學生進行連續性的思考。除此之外,學生在進行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會出現思考不周全、不深入的情況,在面對這一問題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進行交流與討論,這樣既可以有效的活躍氣氛,還可以幫助學生之間進行思維的交流,讓他們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問題,對問題進行全方位的解答。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
(五)把握好提問的時機
高中物理教師在應用問題教學法的時候,還應該把握好提問的時機。比如,在課程剛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拋出幾個小問題引出課程內容,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此外,在進行重難點的講解時,教師此時也可以提出幾個與重難點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同時也可以加深學生對該知識點的記憶。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使用問題教學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以及學習方法,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具有探索的能力,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維,更好的進行物理學習,這是十分符合當下課程改革教學目標的。由此可見,問題教學方法對高中物理教學是十分有效的,是值得教師進行不斷探索與實踐的。
參考文獻
[1]曹明飛.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11).
[2]翻新生.淺議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的設計與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11).
[3]章小萍.借鑒美國“問題”教學理念改進高中物理實驗教小學策略[J].湖南中學物理.2018,(15).
[4]周拱照.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高中數理化,2016,(02).
[5]韓俊紅.問題教學法之我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08).
[6]丁東進.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6,(22).
[7]蘇但忠.高中物理教學跨學科銜接的問題與對策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
[8]王克江.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
作者簡介:李美芳,1983年8月漢族福建省建寧縣,中學物理一級教師,大學本科,現任職于:福建省建寧縣第一中學;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學,高中物理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