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通
自我國全面深化素質教育以來,教師肩上的教學任務又增添了許多新的組成部分。出于現代化的社會發展需求,人才缺口不斷擴大,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成為社會的主要需求,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貫徹落實我國教育的核心素養,要注重培育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師要避免“唯分數論”的情況,不能將學生的學業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發展的唯一標準,也要考慮到學生的體育教育,實現學生的德、智、體等多方面發展。“樂動會”體育教學方式充分體現出了核心素養的基本理念,以興趣,運動,學習等三個維度闡釋了初中體育教學的系統教育方式,頗具綜合性。基于此,本文竭力探索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樂動會”體育教學策略,旨在為廣大初中體育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中國的發展態勢跟隨著世界發展不斷進步,時代的車輪不斷加速,需要的人才不能只是具備專業的學術知識,同時也要重視高尚情操和堅毅品質的培養。我國著力推行新課程改革,在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體育這一門課程不僅是為了培養學生強健的體魄,學生開展體育運動,也是促使初中學生深層次接觸體育知識,實現全面性發展的初步方式。“樂動會”體育教學方式一改傳統體育教學方式的陳舊性,為廣大體育教學工作者開創了一條初中體育教學新思路。通過興趣激發,實踐運動,學會學習三個層面充分激起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和信心,并在參與過程中將核心素養潛移默化地滲透進體育教學中,著力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以及良好的行為習慣。
1 樂:激發興趣,保持樂趣
體育學科相比于其他的學習科目,學習場地不受拘束,擁有大量的戶外實踐活動,少了一分枯燥乏味,多了幾分樂趣之感。初中學生年紀尚小,大部分同學對具有一定強度的體育鍛煉活動持有較大的畏難情緒和排斥心理。這部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只是為了完成學校的體育課程,尚未真正將體育鍛煉環節納入自己的興趣方面。基于此,作為初中體育教師,首先應該找準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點以及學生排斥體育運動的障礙點,契合他們的興趣方面,長善救失,制定出適宜學生發展的體育運動教學規劃。體育教師應該貫徹落實核心素養的理念,調動體育課堂的生機與活力,讓學生從體育課堂中收獲快樂,激發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去參與,去學習,而不是為了完成學業任務而敷衍了事,達不到體育鍛煉的真正目的。教師要讓學生在參與體育課程的全過程中充分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保持學生對體育的樂趣,體育課程的開展才能真正發揮效用。
2 動:少等多動,合理調控
體育課程的精髓就是要讓學生們動起來,充分鍛煉自身的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初中的體育課程數量少,學生們的體育鍛煉時間顯得異常寶貴,因此體育教師一定要合理安排教學進程,合理調控教學時間,減少學生們的等待時間,讓學生們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適度的體育運動。體育課堂的教學時間是學生的,課堂時間分分秒秒不可浪費,體育教師要在課前就要將課上將使用到的各類體育器材準備完畢,提早組織學生到指定運動場地進行集合和熱身,減少不必要的等待時間,讓學生們先動起來。此外,教師要適度、適量加快體育訓練進程,提高體育運動的密度,增加運動種類和練習時間,充分利用課堂。此舉不僅能提升學生們的體育鍛煉效率,提升體育課堂質量,同時也對體育教師的課堂規劃能力、課堂調控能力做出了一個質的檢驗,踐行了核心素養理念。
3 會:學準學對,素養必備
“會說,會做,會用,會學,會做人”,從這五個方面對體育教師的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一個全面評價。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體育教師在完成基礎體育教學任務的同時還應思考“如何把握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問題。教育的實質是要培育全面發展的人,即具有核心素養,會思考,會學習,具有綜合能力的高質量人才。體育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實踐性較強,有廣闊的空間得以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和實踐能力。學生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自身吃苦耐勞的能力,勇于挑戰的勇氣,敢于試錯的意志品質都在逐漸培育,“會做人”這一評價標準也讓體育學科的意義尤為突出。作為初中體育教師,在學生人格塑造的關鍵時期,在課程教學工作中將教學理論聯系實際,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情況,教會學生正確的方法,教會學生自主學習,自學成才,這樣的體育課堂會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喜愛。在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體育教師肩上的育人重擔切不可輕易卸下,讓學生學準、學對,爭作新時代的開拓者和建設者,是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盼。
體育學科是我國素質教育教學長鏈上的關鍵一環,學校和教師都不能忽視體育學習在學生成長發展道路上的作用。國運興,體育興;體育強,中國強。在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初中學生在體育鍛煉中貫徹落實核心素養理念,有利于培養他們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以及堅毅勇敢的意志品質,塑造他們健全的人格。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也是強國建設的主力軍,中國夢的筑夢師,教師通過“樂動會”的嶄新體育教學方式,促使學生愛上體育運動,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為未來他們的發展助力奠基。
(作者單位:肇慶鼎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