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遠森 孫浩然
摘要:大學校園文化的主要表現方式就是通過高校社團活動,也可以說高校社團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宣傳校園文化,同時也是大學生自我管理、教育、服務的關鍵組織形式。對此,本文就以C理論為背景,對高校社團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進行了探究,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C理論;高校社團;管理模式
高校社團的組織形式一般都出于學生自身的興趣和愛好所形成的一個群眾組織,是建設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成分,以及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另外,高校社團在一定程度上有引導學生適應社會和促使學生更好的成長的作用。然而,在時代發(fā)展背景下,社團的發(fā)展速度越來越快,傳統(tǒng)的社團管理方式早已不適合新時代社團發(fā)展。因此,對高校當前學生社團管理的形式進行了分析,且研究了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全面探究全新的高校社團管理方式是當前刻不容緩的任務。
一、高校社團管理現狀以及當前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準確定位,發(fā)展較為盲目
通過觀察不難發(fā)現,當前大多數社團對自身并沒有一個良好的定位,不管是短期發(fā)展還是社團的長期發(fā)展都缺乏一定的目標。在社團籌建的過程中,社團負責人的想法都相對比較簡單,在組織過程中也沒有完善的框架,導致社團在發(fā)展過程中缺乏一定的規(guī)劃以及最終發(fā)展目的。社團的負責人相對其他組織的負責人更加復雜,其具有流動性大的特征。直接說明社團的負責是每屆大學生,他們自身的生活經驗和閱歷都相對較淺,每個大學生任職的時間都不超過一年,這一年中他們沒有充足的時間和能力針對社團做出戰(zhàn)略性發(fā)展規(guī)劃。再加上社團缺失一定的人才培養(yǎng)制度,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很容易出現“人才斷層”的現象發(fā)生,不利于社團的長期發(fā)展。
(二)社團活動匱乏,缺失一定吸引
雖然高校社團相對較多,但實際上校區(qū)的社團活動以及大型活動內容相對較少,即使有一些活動,但從形式上來看內容也相對較為單調,對于學校學生來說沒有什么吸引力,社團成員的參與率也相對較低。很多學生剛剛進入大學校園的那一刻起,他們就會滿懷激情的參加各種社團活動,但當激情褪去后,參加社團活動的頻率就會逐漸減少,這也可以從側面看出社團活動比較單一的現象。
二、C理論的必要性
首先,社團管理容易出現兩種較為極端的現象,一是科學管理,二是人文管理。一方面,學校以及學生聯(lián)合會在管理社團時比較傾向科學管理方式,要求創(chuàng)建完善的管理機制;另一方面,社團負責人因為自身閱歷較淺,沒有科學管理的意識,更注重人文管理[1]。而C理論的管理方式主要是將人文管理以及科學管理二者進行結合,這樣就會避免出現管理不均衡的現象。
其次,C理論管理貼合學生社團自身存在的特征。一般來說學生社團的主要核心是社團的學生,并將學生的興趣作為出發(fā)點,形成的一個組織,它包含了自主性以及群眾性等特征,這些都說明了學生社團都要著重強調“人”這一主要因素。然而西方管理形式是忽略了人類的主觀情感,但這一管理形式缺乏一定的人文管理,不符合社團管理的特征,更不利于社團實現長期發(fā)展。因此,高校社團應該將C理論作為社團管理的主要模式。
三、C理論視角下創(chuàng)新高校社團管理方式的策略
C理論的管理形式主要引薦了《易經》中的“五行”思想,將現代管理者通過金木水火土的方式呈現出來,其中包括了領導的應變、創(chuàng)新等能力,利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闡述了C理論管理的核心。如:金、木、水、火、土分別代表著領導、創(chuàng)新、應變、人事、決策。
(一)以“土”為主,提高社團決策意識
首先,不管是學校還是社團本身在思考相關決策時,都要求具有長遠性目標,即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的規(guī)劃。其次,還要及時根據外部反饋對決策進行及時調整。在C理論中,土在五行的中心位置,扮演著厚實穩(wěn)重的角色,同時包含了金木水火四種功能。決策做作為原始的創(chuàng)造力和根源,更是高校社團前進的根基和目標。高校社團在管理過程中若缺乏一定的決策,那么其發(fā)展就會出現停滯不前的現象,而原地不動就是在后退。若不能及時跟著形式發(fā)展改變社團的前進方向,那么也會對社團發(fā)展造成嚴重影響。
(二)以“金”為主,注重管理人員品質
金象征著引導者,扮演著堅毅不拔、剛柔并濟的形象。一個好的領導者,不僅要有一定智慧、良好的判斷性,還要有既忠誠又懂得變通的心。只有一個敢于承擔的社團責任人才能將步入懸崖邊緣的社團拉回,這樣突出了核心領導的重要性。
(三)以“水”為主,結合內外提高競爭
水具有較強的變化性,但無論其如何發(fā)生變化,我們都要了解這種變化,并且適應這一變化形式,最重要的是能夠控制這種變化[2]。很多學生一般都不會注意社團發(fā)生的一些變化,進而導致社團買有把握好時機,實現更好的發(fā)展。
(四)以“火”為主,創(chuàng)建有效溝通制度
對于社團的發(fā)展而言,培養(yǎng)相關人才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社團要學會全面挖掘具有潛能的人才,學會如何正確使用人才。一個完善且有效的溝通制度,會使社團發(fā)展得更加通暢,若管理層內部出現一些溝通障礙,導致執(zhí)行者和管理者不同通過溝通來解決問題,那么社團將會陷入一個沼澤。只有當具有凝聚力的社團,并且保證社團間人人和諧,才能將社團這把“火”燒得越來越旺。
(五)“以木”為主。改善問題創(chuàng)新活動
只有對社團當前內部的不足進行改善,才能促進社團的進步。若舉辦的社團活動沒有吸引到很多人時,此時社團內部人員就要對學生的興趣進行分析,并創(chuàng)建出具有針對性的社團活動,以此形成自身特色,吸引更多人流。
結束語:
高校社團要想實現長久發(fā)展,那么就要創(chuàng)新自己當前的管理形式,利用正確的思想指導社團工作,保證社團能夠實現全方位發(fā)展。而C理論是一種全新的科學管理理念,各個高校社團可以積極借鑒,并對社團進行有效管理。
參考文獻:
[1]劉譯蔚,夏文博,張龍. 基于C理論視角下的高校社團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J]. 中國商論,2017(11):178-179.
[2]孫松,陳鐸,段佩佩,等. 教育教學改革視角下高校學生社團組織管理現狀調查與思考[J]. 山西青年,2021(1):6-10.
曹遠森,1989.10,男,漢族, 江蘇徐州,大學本科、學士學位,助教,團總支書記,研究方向:高校共青團工作,郵編221140,收件地址:江蘇省徐州市鼓樓區(qū)徐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電話18361751578,徐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徐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22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