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艷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開始全面推行,然而我國初中生在各個方面存在的差異卻較大,就物理學科而言,每名學生對此門學科的興趣和理解接受能力均有所不同。所以,差異化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既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同時還與“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相符合,從而能夠基于學生素質的平衡發展而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本文通過分析物理教學中差異化教學的概述和具體措施,希望提高學生物理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差異化教學;初中;教育教學;應用
差異化教學,就是根據學生學習基礎、綜合水平,將各方面相似的學生分成同一個層次,并根據每個層次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制定差異性教學計劃,使學生在學習中茁壯成長,拉近彼此的距離,實現個性化發展。本文就該教學方法在初中教育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1初中教育教學中差異化教學的概述
由于不同學生的家庭氛圍、學習能力及性格特征有所不同,所以為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應精心地完成教學設計,從而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差異化教學主要是結合學生的特點及能力,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快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從而有效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效率。
(1)差異化教學中,改變了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起到了引導者的作用,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生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充分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課程教學,引導學生以興趣愛好為出發點學習新知識。差異化教學法的應用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生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2)差異化教學中,教學方式產生了十分明顯的變化。差異化教學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能夠使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需求,同時結合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個性特點,采取分層教學的手段,讓所有的學生均可有所收獲。
(3)差異化教學中,教師可充分結合學生接受新知識的基本能力,科學分組,并且根據學生的綜合學習水平對學生開展分層評價,進而顯著提高教學評價的客觀性與合理性。
2學習目標分層,提升教學針對性初中教育中,若是利用差異性教學方法開展課堂活動中,需要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根據每個層次學生學習特點設計教學目標,并落實在實際工作中,以此提升差異性教學效果。教育目標作為教學活動開展的指導思想,對整個初中階段教育工作開展起著引導作用。課堂教學中,制定個性化教學目標,使學生在教學目標的引導下更加深入的學習文化知識,實現高效率學習[2]。如,對于A組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探究性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在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學會運用,并且能夠發現相似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B組學生,可以為其制定強化學習目標,要求學生掌握教材中基礎知識,并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為學生后續探究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C組學生,則制定基礎性學習目標即可,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形成學習習慣。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進行針對性學習,使學生在學習中夯實基礎,并掌握學習方法與技巧,消除以往學習中的消極情緒。
3初中物理教學中差異化教學的策略
3.1明確差異化教學的目標在開展初中物理教學之前,教師應對學生個體化差異展開詳細分析,并根據多方面分析結果強化差異化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效果,使得同一個班集體不同層次的學生更好的接受教學,降低學生參與教學的難度,從而實現初中物理教學水平提升的目標。此外,在規劃差異化教學目標時,還應考慮學生之間潛藏的差異,并根據相應差異開展針對性教學活動,在提升學生參與活動自信心的同時,避免學生在參與教學過程中出現自尊心遭受打擊的問題。從差異化教學的角度出發,還應要求教師按照初中物理教學要求不斷挖掘學生自身潛能,確保學生能夠遵循教師前期制定的教育目標展開相應學習活動。而且通過差異化教學方法開展初中物理教學,還能保證教師全面的了解不同層次的學生,之后規劃正確的引導模式,對于提升初中綜合教育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3.2課前導學,合理評估學生基礎物理原有的知識儲備也是物理學習活動的基礎,對日常生活細節的不同觀察視角和思考方式也使學生對物理的感知能力產生差異。因此教師需要對每位學生的物理基礎情況進行大概的了解,并在教學開始前,能夠有效而具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計劃,使之符合不同學生的需求。例如,在進行“牛頓力學”一章學習時,教師先組織學生通過有效途徑收集相關的資料,并自發的選擇小組展開討論,最終由每個小組派出一個代表闡述小組合作的結果。在這一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陳述自己的觀點,進而融入到物理的學習中。同時,當教師在制定物理教學規劃的時候,也能根據真實的資料,使計劃更加貼合學生的需求。而且計劃可由基礎、提高、發展三階段組成,每階段的規劃要貼和學生能力水平,以便由學生挑選屬于自己的最適合的任務,以此提高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
3.3搭建個性化的發展平臺,有差異的鍛煉物理能力知識的掌握不單單要靠課堂的學習,課后的訓練和拓寬也是極為重要的。課堂學習結束后,教師應對不同學生給與不同的學習評價,評價應該都以鼓勵和勸勉為主,但是也要將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且給出合理意見。課后訓練也要分層次布置,不同能力的學生做不同層次的作業,有針對性的提高學生整體物理水平。對于物理基礎不同的學生,教師應對其課后選擇做出不同安排。例如,對每次測驗后成績不甚理想的學生,多多鼓勵和指導,輔導他們了解物理解題方法,物理基礎理念,提高他們對物理的感知力。相反的,對于物理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就要多給其拓寬物理能力的平臺,提高他們學習物理的熱情,組織講座和競賽拓寬物理視野,使這類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很大進步。教師的適當引導有利于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更為個性,通過差異化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對物理更具興趣和自信。
山西省平遙縣岳壁鄉第一初級中學校 03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