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職業學院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其他教學的基礎。職業學院在開展思政教育課時,將德育融入其中,這對拓展思政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當前我國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職業院校的學生如何面對這些問題,并科學的解決,需要職業院校將德育教育與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本文首先分析將德育融入思政教育的意義。然后分析德育與思政教育融合的現狀;最后思政教育與德育融合的策略,以此促進職業院校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德育教學
在當下這個信息化的網絡時代,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同樣面臨著諸多挑戰和機遇,面對這樣的發展局面,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必須要逐步的做出調整和改革,注重與德育的融合,有效地提升教學實效性。
1.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德育融合的積極意義
1.1完善德育教學方法,提升德育教學效率
充分融合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與德育教學,可充分促進高職院校德育教學的發展。從廣義層面來看,高職院校德育教學融合主要分為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及思政教育教學兩部分,實現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與德育教學融合,即實現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融合。二者的融合互動不僅能提高高職院校德育教學水平,同時還能不斷完善高職院校德育教育方法,豐富德育教學內容,充分提升德育教學效率。
1.2健全學生人格,促進其全面發展
在高職院校進行德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及德育教學的主要任務。而在實施具體的教學方法時,融合思政教育與德育教學,可最大程度保障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幫助其獲得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道德及心理品質。
1.3提高思政教育針對性,豐富知識傳授內涵
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與德育教學的融合主張通過時代主題,將國家發展使命和學生就業需求有機結合,進一步完善了高職院校德育教學體系。在具體教學階段,相關教育部門要求學校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學內容及辦學方向的基礎上,充分明晰思政教育以德育教學的思想引導內容,并統籌規劃思政教育,德育教學的教師教材,完善德育教學的教學內容及評價制度。在此過程中,高職院校改變了以往傳統單向的思政教育教學及德育教學方法,提高了思政教育教學的針對性,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產生有效體驗及情感互動,同時,也能向學生傳授更豐富的知識文化內涵。
2.職業院校思政教育與德育融合策略
2.1改革和創新思政課堂,發揮第一課堂的主陣地教育作用
2.1.1通過改革創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首先職業院校要成立專門的“思政政治理論教學研究部”,嚴格遵循思政工作規律、教學工作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創新思政教學方式,提高思政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其次職業院校負責思政教學的教師要加強教學調研,通過頭腦風暴、集體備課等形式,創新教學模式,如開創“體驗式教學”、“翻轉課堂”、“微課堂”等形式,將枯燥、晦澀、生硬的思政教學內容按照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進行劃分具體的模塊,每一個模塊都要設置對應的團隊教學任務,如“講述偉人事跡”、“社會調研”、“社會矛盾辯論”等,創新思政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靈活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2.1.2讓先進人物走進校園和課堂,豐富課改形式職業院校可以設立思政大講堂,邀請與專業課程相關聯的社會典型人物,定期的為學生舉辦思政主體講座,尤其是在開學之際,學校可以邀請一些名師、校友等為新生開設第一節思政課程,為學生思想洗禮開好頭。
2.2將實踐體驗融入課堂,讓核心價值觀從具象體驗轉化為
行動力量職業院校要注重問題導向,尤其重視知行轉化,始終堅持價值引導,融入實踐教學。首先緊密圍繞學生需求,開設高質量的思政講座。緊密圍繞“德育教育、職業素養教育、人文素養教育、健康教育”等多個方面開設專題講座,推動思政教學課程化、持續化、學分化發展,不論開設什么樣的課程講座,都要進行嚴格論證。其次學校要成立學生發展中心,定期的就開設什么樣的課程講座進行校內公開征集,充分的綜合學生、教師需求,同時還需要考慮職業院校的師資水平,通過課程實踐創新拓展學生課余生活,讓學生掌握更多專業課程以外的知識和能力;再者學校要注重打造特色化的社會實踐活動,讓核心價值觀真正的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充分的挖掘學生專業技能素養的同時,注重于社會服務職能的結合,積極地將學生帶入到社區,融入社會中,例如參加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等,不斷深化素質教育基地建設,提升學生道德修養。
3、職業院校德育與思政教育融合的現狀職業院校在將德育與思政教育融合時,會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而忽視德育教學,這使得德育教學的地位不高。當今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不僅關注學生的職業技能,更加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職業院校這種教學方式很難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第二,教學方法較為傳統。當前職業院校在將德育與思政教育融合時,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向學生講解理論知識,而忽視培養學生的德育實踐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很難將知識內化吸收。
結語綜上所述,職業院校在開展思政課程時,將德育融入到其中,能夠提高思政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也能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將學生培養成社會需要的人才,讓他們有著正確的三觀。這需要思政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能力,采取創新思政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自身修養,組織實踐活動、構建網絡平臺等形式將思政教育與德育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參考文獻:
[1]管亞風.思政教育與專業教學的融合策略研究——以“智能倉儲與配送”課程為例[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9,28(06).
[2]侯超.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政教育的融合創新[J].教育現代化,2019,6(90).
[3]吳兵.高校思政教育與地方優秀文化的融合[J].中國冶金教育,2019(03).
[4]黃山.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融合[J].現代交際,2019(04).
四川城市職業學院 6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