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春燕
摘 要: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是繼承、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新課改理念要求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文章基于高中語文教學中師生缺乏傳統文化的傳承及弘揚意識、傳統文化傳播途徑匱乏、外來文化沖擊明顯等問題,指出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需在深入挖掘教材資源、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基礎上,對教材名篇進行拓展,實施延伸學習,讓學生在表達實踐中思辨,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體驗深化,以實現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深度融合。
關鍵詞: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教育
一、當前高中語文教學滲透傳統文化當中存在的問題
1.1 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
在高中語文教學之中,老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往往容易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應用傳統文化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傳統文化的應用流于形式,老師還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工作,就是遵循一人講,眾人聽的方式,不顧及學生的感受,只在意自身的講課情況,這樣長久下去,學生的聽課效果必然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老師和學生都容易受到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之中容易以應試教育為重點,給學生講解一些語文解題的技巧和方法,使得學生的目光都轉移到了考試上面,對于傳統文化缺乏正確的認識和理解。
1.2 教師自身的問題
當前,在高中語文教學之中,很多老師都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開展語文教學工作,學生沒有一種主動學習的態度,學生受到老師的教學影響比較大,對老師有依賴性,整個語文課堂教學也顯得比較死板。很多老師在課堂上大量地使用工具書進行教學,自身對于語文知識缺乏獨到的見解和認識,這樣給學生講解出來,往往難以打動學生,也會影響到學生的聽課效果。還有很多老師是之前的民辦老師,自身對于傳統文化的認識往往比較淺薄,也就很難給學生正確的引導和講解。老師很難將傳統文化與語文知識之間進行有機的結合,自身缺乏必要的傳統文化素養,給學生講解的時候就很難打動學生的內心世界,學生會覺得老師所講述的內容比較枯燥,難以集中注意力到課堂之上,大大影響了老師的課堂教學效果。
1.3 高考指揮棒的問題
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高考考試的影響,老師和學生都面臨著很大的挑戰,高中學生將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高考的備考上面,家長對學生的考試也全力支持,整個語文教學都是圍繞著高考而展開的。高考指揮棒對于老師和學生都起到了指引和推動的作用,老師會一遍遍地講解一些高考的相關試題,留給講解傳統文化內容的時間就比較少。老師很難兼顧傳統文化教育與考試內容,這樣就限制了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認識和理解。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注重死記硬背語文知識點,缺乏對語文知識的靈活運用,也會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滲透現狀
就目前而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已經意識到傳統文化滲透的重要性,在教學中也嘗試性地滲透傳統文化,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在實踐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其主要表現在:
傳統文化教育滲透比較單薄。在實踐中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及高考的壓力,教師在講解知識時,會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高考考點上,如古詩詞背誦、基本的漢字讀音、書寫等,并沒有引導學生深入挖掘知識背后隱藏的文化,也不會進行傳統文化傳播。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會單純地為了應付高考而背誦知識,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降低,也不會承擔起傳統文化的傳承責任。
傳統文化教育片面。我國有五千年的發展歷史,傳統文化內容更是博大精深,不僅有豐富的傳統美德,如精忠報國、孔融讓梨;還有很多古人的為人處世之道,如仁愛禮義、中庸之道;同時還涉及很多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如天生我材必有用;當然也包括我國優秀的紅色文化,如邱少云、黃繼光。這些內容都是需要學生學習的,只有保證了傳統文化傳授的全面性,才可以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但是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中,關于傳統文化教育還相對比較片面,大多是針對高考方面,這也會讓學生感覺傳統文化學習很無聊,降低了學生學習熱情。
三、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教學策略
深入挖掘教材資源,實現教材名篇拓展
作為語文課程教學的根本, 教材是教師開展語文教學的重要依據。高中語文教材的每一篇課文、每一個單元都是精心編排的, 教材中的文言文、 古詩文等都體現著我國的傳統文化。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內涵,結合語文教學與中國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促使其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具體而言,語文教材所選的文本是以知識運用的形式出現的,通過教材的深入挖掘和學習,學生不僅能夠掌握基本的語言、漢字、字詞、語法和修辭,還能通過掌握的文言實詞、虛詞、文言句式進行淺易文章閱讀。此外,通過語文知識的學習,還能在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發現美、 欣賞美的能力, 最終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結語
在高中語文文學名著的閱讀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美丑,分辨是非,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藝術素養,對于學生價值觀的形成也有積極的意義。但是,當前由于我國教育體系的影響導致高中語文名著閱讀中審美教育的開展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努力和完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為學生制定閱讀計劃,并通過創設閱讀情境激發學生閱讀文學名著的興趣,在閱讀文學名著時要引導學生細細分析文本,感受作品的藝術美。同時,教師還需要創新閱讀形式,并進一步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進而促進名著閱讀中審美教育的開展,促進學生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魏偉.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5):156.
[2]馬勇.學習傳統文化,培養高中生語文核心素養[J].語文教學與研究(下半月),2020(5):114.
[3]李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中語文教學的探索[J].語文課內外,2020(14):45.
[4]薛有慶.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解析[J].課 外 語 文(下),2020(4):107.
廣東省河源市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 ?5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