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時代,學校校風、教風、學風建設是學校貫徹黨的教育、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學校端正辦學思想,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方法。抓好三風建設,利于師生發揚優良傳統,利于貫徹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利于師生們共同的發展,利于學校的長期發展。
關鍵詞:踐行;三風建設;專業品質;提升
一、夯實作風,踐行立德樹人,共同學習提升
在作風建設中,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應該夯實作風,擁護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與時俱進,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遵紀守法,愛崗敬業,踐行立德樹人。與此同時,通過培訓與學習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和專業文化水平。
在課程教學中將會積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三部分。它是師生們對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黨建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以后的《展示設計》、《民居建筑》、《景觀設計》等課堂中,實現黨建文化、優秀傳統文化、云南民族文化與專業教學的深度融合。結合設計項目形成具有“課程思政”特色的實踐項目,通過這樣的綜合實訓,加強高校師生黨建思政教育,促進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也提升學生設計的實戰能力,在此過程中,師生們共同學習,共同提升個人思想高度和格局。
二、端正教風,提高培養質量,打造專業品質
良好的教風可以激勵教師忠于恪守,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向上,可以調節校內外人際關系和促進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它也是三風建設中的重要環節。無論是教師個人還是從專業建設,我們都應該端正教風,提高培養質量,打造專業優秀的教學品質。
(1)提升教師自身教學能力
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比賽、科研項目、培訓、聽課等途徑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并鼓勵大家積極參加暑期掛職鍛煉,通過一線的體驗與學習加強實戰經驗,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在今后教學與管理中,目標將是讓教研室全體教師成為一個把握時代脈搏的雙師型教師,培養出更多的優秀畢業生。
(2)注重專業核心素養的養成
通過人培方案及教學計劃的上位設定,構建科學合理、適應市場需求的文化、能力和素質培養體系。通過互通互融的課程結構、逐層遞進的實習實訓體系、內外聯合的人才培養機制,全力解決設計師人文素養和專業素養雙向缺失的問題。
(3)進一步優化課綱,加強實踐教學
通過學習與培訓,在新的專業建設中優化課程,強調課程的延續性、支撐性及遞進關系。著力提升學生的理論水平、技術能力及綜合素養。通過教學模式革新,整合校內外實踐教學平臺,開展翻轉課堂、混合式課堂、職場情景式課堂,進行有針對性的分層分類教學,多向聯動實現應用型設計人才的培養。
通過真實項目進課堂,工作室項目委托以及畢業設計模式,環境設計專業逐步構建起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主體的實踐教育體系。接下來通過實踐教育體系創新模式,綜合提升專業服務產業、專業服務地方的能力。通過實習和集中實踐環節,邀請一線從業者進校指導,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實戰。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理清專業學習的邏輯,整合專業技能。為后續的就業提供先期能力儲備。
(4)確保公平公正公開的考核模式
課程考核是檢查學生對于學習能力掌握的重要評判標準。通過“集體評分”模擬職場情景保證測試公平、公正,實現教考分離。教師們應通過構建系統、規范、專業的考核機制,明確各類考核選題標準,收緊考核口徑,確保考核質量。并實時反饋學生學習成效,進而讓學生充分了解設計市場崗位需求,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特點進行恰當的職業定位和職業規劃。
(5)積極推行國際化設計教育,提升專業格局
依托學校的國際化教育資源及優勢,本專業始終將國際前沿的設計理念、技能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貫穿于理論、實踐、實習等教學環節并納入教學測試范疇,打造學校國際教育品質,通過提升專業格局擴大影響力。
環境設計專業將在現有基礎上,重點發力,進行有針對性的建設和投入。并實時對標省內外同類高校,在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找到差距并逐項落實,進一步分析云南相關產業的發展趨勢和現實需求,提升環境設計專業服務地方產業,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凝聚學風,營建學習氛圍,形成專業特色
依托我校的商科背景及藝術學院的專業優勢,協同學校內部其它專業積極推進跨專業聯合發展。做為藝術學院開設實踐最早的專業之一,環境設計專業在學院各級各類產教融合及校企合作項目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教學管理與學習中,應多學習新鮮事物,了解同類院校的發展進行對比和研究以提升自身和專業的發展。結合專業實際情況可以從以下方面開展:
(1)校企合作公益講堂
聯合合作企業創辦公益講堂,在此之前和山隱設計集團,分別以“探秘-瓷磚”、“篤行-尋光”為主題開展,通過講解老師和學生們對專業以及市場潮流等情況都有全新的了解和學習。在活動中通過對實際案例的深入剖析,讓學生們對空間以及設計概念找到新的啟發,受益頗多。在后續的學期中,希望學校給予更多的支持尋找聯合優秀的企業單位定期開展系列的高品質講座。
(2)建立校友合作制
以優秀畢業生為主體,建立校友聯合交流群,我們依托行業內優秀畢業生這樣的優勢組建校友團,通過專業集中實踐周、工作室、技能大賽、講座等不同的合作形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帶動實習實踐教學,形成“傳幫帶”的優良傳統,打造專業品質,實現個人價值。
(3)專業聯合協同發展
聯合學校其他專業,比如視覺傳達設計、美術學、工程造價、營銷學等相關專業進行展覽與合作,積極營造學習氛圍,同時讓同學們在不同學科不同年級進行分享與交流展示,不僅讓學生們意識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同時還可以提升校園文化的建設。
四、制定個人職業發展規劃,實現人生價值
首先,提升個人的職稱,通過田野調查和團隊課題研究加強個人的科研能力。其次,參加教學比賽,以賽促教,通過比賽提升專業素養。再次,打造精品課程,讓課程更好的適應人才培養,提高教學質量。最后,加強外出訪問學習與交流,開闊自己的眼界,追尋更好的經驗和成果。通過這些規劃提升教學能力和個人魅力,做最好的自己,讓自己在以后的教學與管理中,努力成為一個把握時代脈搏、與時俱進、理想信念牢固的雙師型教師,培養出更多的優秀畢業生,實現人生價值。
五、總結
抓住三風建設的內涵,在自己的崗位上干實事,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將“三風”建設落實到課堂內外。在工作中與同事團結協作共生共贏,尋求突破口,實現對專業品質的創新式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永堯.抓好“三風”建設提高教學質量[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2011,(19).
[2]楊海慶.三維主體共創三風建設融促高校管理提升[J].山東紡織經濟,2013,(09).
作者簡介:裴穎,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環境設計專業負責人,昆明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環境設計。
(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