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錦超
摘 要 專業技術人員作為我國第二大類職業人員,涉及經濟、工程、農業、科教、衛生、體育等諸多行業。大批的“技術骨干”“業務能手”都面臨著向基層、中層管理者轉變的機遇與挑戰。文章首先分析了專業技術人員的特點及轉變為管理者之后管理技能存在的不足。然后,針對問題提出了解決的對策,為廣大的專業技術人員提供了良好的參考。
關鍵詞 專業技術人員 管理者 管理技能 提升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及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政府機關、科教機構、企事業單位等對高水平、高素質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更加迫切。“用人唯賢、用人唯能”為更多技術過硬、年輕有為的專業技術人員提供了良好的上升通道和發展平臺。從專心攻關技術,一心深入鉆研的“技術口”,轉向以“上下溝通、團隊管理、目標考核”為主的“管理口”,專業技術人員面臨的挑戰不亞于“二次就業”。提升管理技能,可以有效幫助專業技術人員在新的崗位上發揮更大作用、創造更好成績,對我國經濟技術得發展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專業技術人員的特征
(一)重要性
2015年7月,國家頒布了2015版《職業分類大典》。新版《大典》延續1999年職業分類原則,共8個大類、75個中類。8個大類中,第二大類為“專業技術人員”,排在“黨的機關、國家機關、群眾團體和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負責人”之后,包括11個中類,120個小類。從中可以看出,國家、社會對專業技術人員的重視程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專業技術人員是科技進步的主要推動者,該類職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核心作用不言而喻。
(二)單純性
專業技術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技術導向性明顯,依靠個人貢獻居多。與此同時,社交能力相對弱,單純耿直,在遇到不同意見時,易于激動,更有甚者是看起來比較古板或難以入群。
(三)原則性強
專業技術人員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強,工作比較細致,強調量化,往往堅持用科學依據或實際數據說話辦事,處理各種事物靈活性不夠。
(四)壓力大
專業技術人員年齡大多在22~60歲間,他們擔負工作和家庭雙重負擔,責任重壓力大,處于身體機能和心理狀態的特殊階段,極易產生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如果不能很好地完成從“技術口”到“管理口”的角色轉換,并勝任工作,很可能會造成心理障礙、人才流失、惡性競爭等不良后果。
二、專業技術人員管理技能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角色轉換不及時
角色轉換是指個體的人因社會任務和職業生涯的變遷,從一個角色進入另一個角色的過程,其根本的變化是社會權利和義務的變化。85%~95%以上的中基層主管都是從技術、業務能力較強的專業技術人員中提拔起來的。轉為管理者之后,角色依然停留在個人干、自己干,大多重視管“物”,熱衷知識技能的深度,傾向于通過自我專才、特長經驗去完成任務。然而,管理是“管人”與“理事”的高度概括,就是通過他人完成團隊任務。管理者的角色包括人際角色、信息角色、決策角色,通俗講,就是組織者、教練員、裁判長。不能及時完成角色轉換,將很大程度上掣肘專業技術人員管理技能的提升和團隊目標的實現。
(二)過度關注細節
專業技術人員的職業性質決定了其從業特征,即特別關注細節與過程,多為完美主義者。“細節決定成敗”在技術研發、質量管理、一線實操中是放之皆準的定律。轉型為管理者之后,如果依然一味地關注細節而忽略了團隊建設和戰略決策,將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管理工作必須粗線條行進,細枝末節則通過充分授權,交由團隊中具體的人員負責。
(三)不能有效地制定和實施計劃
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重復性強,目標單一,所以“做不做計劃都一樣的”心理普遍存在。在轉為管理者之后,將承擔完成一個團隊或組織的任務,而這類型任務往往是目標多樣化的。除此之外,突發事件、會議應酬的增加也會導致任務拖延。古語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完成多元任務,有效地制定和實施計劃必不可少,通過“重要”與“緊急”四象限等實踐任務管理的辦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管理知識及技巧欠缺
管理是科學的、也是藝術的,作為一門學問是有許多知識與技巧的,而這些知識與技巧與專業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專業知識不相同,且恰恰是其所欠缺的。在轉為管理者之后,實踐工作中的人員管理、目標實現、績效考核都需要專門的知識去指導,工作方法應由追求真理轉變到把握適度,從關注細節轉變為重視結果,非黑即白轉變為非黑非白。否則,將陷入“自己忙死,下屬閑死”“光桿司令,無人可用”的尷尬境地。
三、專業技術人員管理技能提升的主要措施
(一)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是指個體對自身的心理與行為的主動掌握,調整自己的動機與行動,以達到所預定的模式或目標的自我實現過程,是一種人格特質。專業技術人員轉任為管理者之后,通過各種學習與實踐,決策思維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實踐管理能力要持續完善,不斷提高。通俗講,自我管理就是通過改變習慣,提高效率,以使自己及團隊的工作更加有績效。
(二)科學制定績效管理的標準
管理中很關鍵的一個指標就是績效。所謂績效管理,是指管理者與員工之間就目標與如何實現目標達成共識的基礎上,通過激勵和幫助員工取得優異績效,從而實現組織目標的管理方法。無規矩,不成方圓,專業技術人員轉變為管理者之后,一定要立足實際,堅持科學原則,公平公正地制定績效管理的標準,先禮后兵,以理服人,不斷激發員工熱情和提高員工素質,以達到改善組織績效的效果。
(三)逐漸提升團隊管理的水平
管理者的水平影響下屬的水平,下屬的水平決定團隊的實力。培訓教育是提升整個團隊管理水平行之有效的方式,培養下級就是培養自己的未來。管理者要通過“說給聽、做給看、讓他做、跟蹤指導”四個步驟,把自己的從業經驗、專業知識進行有效的教導與傳遞。同時,信任是降低管理成本最直接的方法,沒有信任,就沒有授權,無法授權,就無法進行人事安排,而人事安排是管理者最重要的工具,沒有這個工具,任何事業或者項目都難以成功。所以,管理者一定要和員工榮辱與共,建立起信任合作的關系,全面提升團隊管理水平。
四、結語
專業技術人員是社會人力資源最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專業技術人員轉為管理者是職業發展的重要通道。管理技能是所有行業高效運行的根本所在,只要充分認識不足,強化危機意識,加強自我管理。然后,通過學習管理案例,掌握各種管理規律,專業技術人員就一定能夠完成管理者的角色轉變,逐漸提升管理水平,達到職業生涯的新境界。
(作者單位為中色<寧夏>東方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鄭日昌,鄧麗芳.專業技術人員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08.
[2] 趙偉.給你一個團隊你能怎么管[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3.
[3] 彭正龍.專業技術人員團隊建設與創新[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