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宇
1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當前大學體育課程的開設也逐步多樣化,從傳統的足球、籃球、田徑等項目逐步轉向新興體育項目如高爾夫、攀巖、龍舟、皮劃艇、賽艇等運動,尤其是水上運動倍受學生喜愛。水上運動項目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其不但具有顯著的健身功能,還擁有更深層次的教育價值,包括鍛煉個人的意志力、團隊協作能力等,推動水上運動在大學校園的開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國內高校中開設水上體育運動課程的高校非常少,缺少可借鑒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水上運動的開展在課程設置、評價體系、風險監控、場地器材等諸多方面均存在理論和實踐上的不足,嚴重阻礙了該運動的普及和發展。目前,同濟大學擁有龍舟、賽艇兩個水上運動體育課程,其深受學生的喜愛,并且嘉定校區河道干凈、寬闊,其為水上運動提供了優良的場地。為更好地推廣水上運動的發展,豐富一流大學體育課程的多元化,有必要對原有水上體育項目課程進行拓展,豐富同濟大學的水上體育活動,加強高校體育文化建設。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同濟大學嘉定校區。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的目的和任務,通過中國知網、學校圖書查閱收集國內外高校開展水上運動課程的文獻資料,并對搜集的資料進行認真的閱讀并分類、整理、歸納、總結、分析,為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科學的理論依據。
2.2.2 邏輯分析法
運用邏輯分析法對所獲得的與國內外高校開展水上運動課程的相關的資料信息進行歸納、演繹、分析,對整個研究框架進行一系列的分析,從而論證相關的結論,并對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2.2.3 訪談法
邀請水上運動研究者、管理者、教練員、運動員等水上運動領域從業人員進行座談咨詢,探討大學開展水上運動課程的可行性,并對開展水上運動課程進行SWOT分析。
2.2.4 問卷調查法
設計制定具有較高效度的“高校學生水上運動開展現狀”調查問卷,掌握不同年級層次高校學生對水上運動的參與程度、對水上運動課程開展的需求,以及高校開展水上運動課程的制約因素。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同濟大學拓展水上運動課程的必要性
3.1.1 當前我國高校皮劃艇、槳板運動的發展狀況
2014年在中國大學校園中,浙江大學首先開設了皮劃艇課程。開展皮劃艇課程豐富了學生們技能,許亞萍擔任其課程教師。2015年,在浙江省麗水市舉行的首屆中國皮劃艇名校賽中,有全國20余所高校的近200名大學生參加比賽。我國高校在槳板課程中,目前北京體育大學有泳池槳板課程的開設。由此可見,皮劃艇和槳板這兩項時尚休閑的新興運動已逐漸被我國高校所重視,課程的開展對項目的推廣普及以及人才的培養具有很高的價值,預計未來將會受到越來越多高校的接納。
皮劃艇、槳板運動作為時尚的體育項目,在社會上迅速傳播,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不僅豐富了人們業余時間體育鍛煉的內容,而且有利于全民健身計劃的開展,皮劃艇、槳板運動能夠滿足高校體育課程改革,增加學生體育活動的項目,豐富高校體育課程的內容。
3.1.2 皮劃艇、槳板運動的多項優點
皮劃艇作為一項很好的有氧運動,對下肢關節的運動負荷較小,可以鍛煉心血管機能,提高人體心肺功能。皮劃艇運動具備了運動性、趣味性、易操縱性、簡單性和娛樂性等特點,滿足對體育運動需求同時,可以實現和發揮它的健身功能和作用。
槳板運動作為沖浪運動中的一種,在兼具沖浪板所有功能外,還具備入門難度較低、娛樂休閑價值高、開展多種多樣運動形式的特點。其既可以用來在海洋等開放水域中沖浪,也可以在江河湖泊或泳池等靜水中滑行,因此水域條件對槳板的限制因素較小。作為時代新興運動,在國內外受到眾多體育運動愛好者的喜愛。
3.1.3 高校對皮劃艇、槳板運動的需求
目前我國高校在體育課程方面也存在課程資源單一現象。據調查顯示,目前我國高校水上運動課程資源短缺,多數學校僅有游泳課程教學,只有少數體育院校設有水中健身操和水上球類等運動。傳統體育項目在小學中學一直是學生主要的鍛煉方式與途徑,在升入高校后,大學生難免對這些傳統類體育項目感到乏味。從針對同濟大學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來看,有超過20%的學生“想選但是沒選到”水上運動類體育課(龍舟、賽艇)。皮劃艇、槳板運動的開展在豐富了高校水上運動資源的同時增加了高校學生體育運動的選擇性,使學生在有興趣的參加體育活動的基礎上達到了鍛煉身體的目的。
3.2 同濟大學拓展水上運動課程的可行性
3.2.1 主觀可行性分析
高校開展皮劃艇、槳板項目有一定優勢,在詢問我國部分高校教師對于課程開設的看法時,收集到的態度均為贊成課程的開設;通過問卷,本文對嘉定校區100名學生對皮劃艇、槳板課程感興趣程度進行了調查,經統計發現,88%的被調查對象對開展皮劃艇、槳板的課程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深受他們的歡迎,并且十分支持高校開設課程。多數學生認為皮劃艇、槳板項目的優勢為豐富學生興趣愛好、擴展學生娛樂活動方式以及趣味性高。
3.2.2 客觀可行性分析
槳板、皮劃艇對開展場地的條件要求也比較低,既可以在室外的海洋、湖泊、河流中進行,還可以在室內的游泳館內進行。在課程對場地基本條件設施要求方面,室內50米標準游泳池或寬度10m以上的河道完全能夠滿足課程內容中滑行技術、救生和體能對場地的需要,只要人數和秩序控制的得當,就不會出現場地擁擠和秩序混亂的情況。
高校中開展槳板課程,考慮到學生安全、存儲擺放和經久耐用等因素,應采用充氣槳板作為訓練器材為宜;在尺寸方面,可選用長度在12呎左右,板型寬且板頭圓的充氣槳板,以降低入門難度;皮劃艇訓練器材應選用聚氯乙烯材質的單人充氣皮劃艇,設備簡單、經濟。價格方面,我國國產充氣皮劃艇、槳板相對進口品牌價格較低,一方面可以向學校申請在器材資金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加大社會宣傳力度,爭取社會商業贊助。
3.3 同濟大學拓展水上運動課程的方式
通過分析來看由于槳板、皮劃艇課程內容較為豐富,因此課時設置應綜合專家與實驗對象綜合意見,在24課時或32課時之間進行選擇,同時還應考慮到學校自身體育課課時的規定時長。
參與皮劃艇、槳板課程的學生需掌握一定的游泳技能或參與課程前選修并通過游泳課程。課程既要注重對學生水上實際滑行操作技能的教學,也要注重學生規則意識與安全習慣的養成。游泳水平不足會直接導致學生上課時存在恐水心里,出現緊張、僵硬、平衡能力下降、學習進度慢等問題。而游泳能力較強的人,則會較為自信、放松、學習進度相對較快,并且更重要的是能在緊急情況下保證自身的安全。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者普遍認為參與槳板、皮劃艇課程學習的學生應具備基本的游泳能力。
皮劃艇、槳板的課程性質應為選修課程,考核內容應以技能的掌握和熟練運用為主。在課程考核內容方面,綜合教師和學生的觀點,本文建議槳板、皮劃艇課程考核內容包含“劃行技能”、“救生技能”和“體能”三個方面內容。
4 結語
在國家深化教育改革和大力發展水上運動產業的背景之下,皮劃艇和槳板這兩項時尚休閑的新興運動已逐漸被我國高校所重視,課程的開展對項目的推廣普及以及人才的培養具有很高的價值,預計未來將會受到越來越多高校的接納。
課題:“2019-2020年同濟大學本科教學改革建設研究項目”。
(作者單位:同濟大學體育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