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元榮
摘要: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千百年來的民族文化影響著世世代代的華夏兒女,在培養小學生全面發展和綜合實力的過程中,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教育內容。在人類文明進程中,文化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在培育人才的過程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也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在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中,德育是培養學生的基礎內容,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和個性化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德育;傳統文化;班主任教育
為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素養,教師們在教育過程中不斷滲透德育知識,在德育教育中,提高小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行為認知的水平。在對小學生的教育中,人們越來越注重通過優秀傳統文化,啟發小學生的思維,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培育小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哲理和豐富的知識內容,是培養小學生良好德育認知的重要材料,因此,我們應當在德育教育中不斷的滲透傳統文化。
一、在德育教育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現狀
很多學校在德育教育中,常常把傳統文化分離開來,導致學生們在潛意識中認為,傳統文化是書本中的內容,是學習中需要考試到的東西,而德育則是老師日常生活中會說到的行為準則,用來約束自己。這本身是一個錯誤的認知,但是在長期的教育中,并沒有太多人認識并且及時糾正這一點,學生們在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的時候,也很少和德育知識聯系起來。這和班主任本身的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很多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的時候,習慣性的采用說教的方式,把傳統文化知識反復的說給學生聽。學生們在學習的時候,很少真正與自己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導致在學習的時候,并未理解到傳統文化與德育教育之間的關系。同時,很多老師在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時候,為了完成講課進度,更多的注重對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和學習技巧的培養,卻忽視了其中德育教育的內容。現有的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內容,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變成了一種做題素材,更多的在學習中考驗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們普遍會覺得,學習是學習,德育是德育。這樣一來,原本可以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的德育教育與傳統文化,本身的教育意義和教育作用都沒有被發揮出來,學生們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和領悟,也很難得到快速的提升和領悟。
二、在德育教育中的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方式
在小學教育中培育小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滲透傳統文化,應當使傳統文化與德育教育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共同激發學生們良好的人格形成,養成優秀的生活習慣。從優秀傳統文化滲透方面來說,班主任應當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讓學生們了解更多傳統文化,并且領悟其中的道理和內涵。小學班主任應當根據現有的教育現狀,明確德育教育的內容和知識,將德育教育中的價值導向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深化德育教育,加強對傳統文化的滲透。在教育實踐中,教師可以結合一些書本中會學到的知識和內容,并且擴充一些相關的德育故事、優秀的傳統文化內容,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道德準則。人之初,性本善,例如很多小學生都會背三字經,那么在教育中,教師就可以由此入手,組織一些背誦經典傳統文化的比賽。在我校,曾經舉行過班級三字經大賽,每個班級都會經過一系列的創作,以三字經為基礎,進行朗誦、小品、唱歌等表演。有的班級選擇整體齊背三字經,并且在背誦的時候,不僅會背誦傳統書本中有的,還會根據本班的學情,加入一段自創的三字經,使人眼前一亮。也有的學生把三字經中的一些小故事編成小品、段子等,在舞臺上進行演繹和解說,活靈活現將三字經中的內容展現了出來。有的學生寫了讀《三字經》有感,種種方式,都在無形之中加深著學生們對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的理解程度。
此外,在德育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筆者還曾經通過一些中華故事,讓學生們了解更多古人優秀的道德品質。例如在課程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播放司馬光砸缸、孔融讓梨等故事,讓小學生們在觀看動畫片的時候,了解到越來越多有趣的傳統文化。這些千百年前的古人所作出的單純善良的舉動,在千百年后,依舊能夠引起孩子們的共鳴。通過這樣的教育方式,小學生原本理解能力方面所存在的不足也能夠得到有效的彌補,原本只存在于書本中的故事,變得更加立體,也更加容易理解,這對于小學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通過不同教育手段,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們對傳統文化產生相應的學習興趣,自然而然也能夠擴大傳統文化的傳播力。通過傳統文化,不斷推動和促進學生對德育知識的理解,久而久之,學生們就能夠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領悟到更多人生的道理。
在德育教育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應當以促進和提升學生本身的人格教養為主,班主任應當真正的關心學生的教養和能力,融入家國情懷等現代人才必備的優秀品質,讓學生們真正的領悟到個人修養和道德品質的重要性。學校可以開辦傳統文化興趣小組,設立如繪畫小組、音樂小組、手工藝小組等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們更多的了解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歷史,在用心學習的同時,領悟到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對文化的理解和認可,逐漸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們的領悟能力。在不同的節日,還可以開展不同的活動,如清明節可以組織學生到烈士陵園掃墓,聆聽英雄們的光輝事跡。在植樹節進行樹木種植、施肥、澆水等等,讓學生們在勞動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日常生活中,還可設立主題日,根據不同的主題,開辦傳統文化活動,讓學生們走進社會,了解社會,嘗試著在社會中實現一些自己的人生價值。采用不同形式的教育方式,將傳統文化與德育教育巧妙的結合起來,能夠讓學生們更加深入的領悟到二者之間的練習,真正做到認真努力的生活,形成良好的看待事物的方式和眼光。
綜上所述,在小學德育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不僅能夠有效促進教育質量和教學效率,還能夠有效的突破自我,打破傳統教育的桎梏,學生們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也更加明白古人的智慧和優秀的道德思想。通過在德育教育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學生們得以更加全面的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孔令琪.小學德育管理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實踐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8(20):8-9.
[2]孫錦玲.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德育中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9):69.
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良莊鎮中心小學 山東 泰安 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