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水英
摘要:在我國新課改的進一步落實中,我國從過去的教學模式逐漸邁向素質教育,朗讀是有語文教學中的基本教學也是學生所具備的基本能力,在現代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低段小學生的朗讀能力成為當今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對朗讀的現狀分析,探索出幾種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能力;策略
引言
目前我國的素質教學的推動下,人們越來越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能力,然而有些教師未能對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有正確的認知,朗讀是語文中必然的學習也是最基礎的學習,學生只有通過朗讀才能理解文章中的涵義,才能更深入的學習語文知識,因此小學語文必須要加強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
一、朗讀能力培養(yǎng)現狀
低段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剛剛步入學習階段,行為習慣也是剛剛起步階段所以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缺乏;同時這個階段的學生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學習思維和學習能力還沒有形成,所以對世界上的實物還沒有很好的分辨能力;因此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聽、說、讀、寫”四種能力,如果教師不重視這四種能力的培養(yǎng),那么學生的朗讀能力也很難有進步;學生朗讀能力的水平低就會直接影響對文章的深入理解,就不能準確的理解文字,詞的其中所蘊含的意識,還會導致語言能力和溝通能力缺乏等許多問題;此外課堂沒有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朗讀,并且朗讀的感情比較單調,內容也極其單一,讓學生提不起朗讀的興趣;其次語文教師也沒有安排更多的朗讀活動,這一點也是降低學生朗讀興趣的因素;所以學生沒有朗讀的興趣,就直接導致朗讀能力弱,這里最重要的一點是教師不重視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語文教師本身對待朗讀的態(tài)度就是錯誤的,當小學生朗讀結束后做出的評價也很敷衍,并沒有指出學生在朗讀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導致學生的朗讀能力低,對朗讀活動的參與也極其沒有興趣。
二、提高朗讀能力的措施
1培養(yǎng)良好的朗讀習慣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是提升朗讀能力的必要條件,低年級小學生剛剛步入培養(yǎng)習慣的初步階段,所以在這個時候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在形成根據書上字詞的正確讀音標準發(fā)音,讀的時候要用清楚的口音;小學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很難集中,這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正確的坐姿,在朗讀教學中,別的學生在朗讀時,其他學生要認真的聽,聽其有沒有錯的讀音[1];其次就是教師要教授學生們按照標點符號,準確的停頓;在不同的標點符號要用不一樣的語調進行朗讀;在語文課文中,基本分為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這幾種符號的涵義不同,所以在停頓時的長度和語氣也是不同的,問號和感嘆號一般所用驚訝或者興奮的語氣;小學生在朗讀時,可以根據文中不同的標點符號運用不同的語氣進行朗讀,并有效的將句子之間連接起來,這樣更有利于文章的理解;在閱讀教學中經常會碰到有的學生拉著長腔閱讀,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教師要讓學生在閱讀時根據標點的要求,適宜停頓,在該表現語氣的時候要表現出語氣,避免拉長調的現象;其次要讓學生形成一遍讀一遍思考的習慣,朗讀的時候要對文章中的段落場景進行想象,這樣一來更有利于讓學生產生朗讀的興趣,進而更好的讓學生體會文中的情景。
2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朗讀
小學1、2年級的課文篇幅相對較短,文章中運用的語言生動直白,理解起來基本沒有難度;低段的語文課堂,沒有語法,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等過多的知識講解,語文教師讓學生們通過朗讀去體會和理解文中的內容和感情,并且在朗讀過程中可以積累優(yōu)美的詞語,有助于小學生語言水平的提升,更能陶冶學生的情操[2];在低年級階段,教師要讓朗讀訓練充分的融入到閱讀教學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在利用各種朗讀訓練,提升朗讀的效果;其中教師要清楚的知道,不同的學生在讀同一種文章時,會出現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然而在朗讀教學中,要重視那些因為膽怯沒有進行閱讀的學生,要讓他們跟上閱讀的節(jié)奏,要充分把孩子的感受放在重要方面,在閱讀教學中充分體現出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個性教師要充分重視起來,尊重孩子的個性差異,并用鼓勵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自信,讓學生加入到閱讀中,這樣才能更好的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
3采取評價手段來鞏固朗讀興趣
不斷是何種教學都要以學生的興趣入手,只有讓學生提起興趣才能讓他們積極的參與進來,才能提升教學和學習的效率,這里可以采用評價的手段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并讓他們主動的朗讀,并且在朗讀的過程中降低錯誤,利用朗讀技巧,體會文章的情景;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運用評價手段時要注意評價的語調和感情等,也要從學生在朗讀中的語氣情緒和段落停頓等方面去了解和判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3];當學生在朗讀結束后,教師要根據語調和情感評價的要求,對學生的閱讀做出中肯的評價,并對學生的優(yōu)點肯定,以及提出朗讀錯誤的地方,在保護學生自信的情況下,讓學生知道自己的錯誤并且改正錯誤;比如當學生在緊張的狀態(tài)下讀錯字詞,或者沒有在該停頓的地方停頓,等現象,這時教師可以做出評價,這名同學讀的聲音很洪亮,但是讀的時候有的字詞讀音沒有把握太準,總體還是可以的,用這種語調去評價學生的閱讀,在保護學生尊嚴的情況下,讓學生知識自己錯在哪里;評價的方式有很多種,還可以讓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評價,當學生閱讀完后可以讓其他同學進行評價,這樣一來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更能把握文章的正確讀音,進而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評價的方式有很多種,不管是哪一種都要注意評價的度,能夠在確保學生自信心不受損傷的情況下,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朗讀學習中。
總結:
低段學生的朗讀能力,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出有效的教學方式,小學生是剛剛步入學習的初步階段,要讓學生從這個階段培養(yǎng)朗讀的能力,尤其是文章的標點修辭和構建方式,并讓小學生在正確的朗讀中體會文中的情感表達,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朗讀在小學教學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學生不管學習哪門課程都要通過閱讀去理解意思,所以提升小學生的朗讀能力是當代教學中的重點。
參考文獻:
[1]史愛萍.小學低段語文教育中朗讀能力的提高措施[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0(12):90.
[2]王建云.例談低段小學語文的朗讀指導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9(12):77.
[3]趙一卓.略談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試題與研究,2019(21):40.
福建省龍巖市中街小學 福建 龍巖 3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