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方
高中生物的學習對理科生是非常重要的,在高中生物課堂上,教師可以將一些簡單的生物實驗帶到生物課堂上進行,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便于他們更好地記憶生物知識。
充分發揮實驗在生物教學中的作用
學生通過做實驗才能更好地將課本上的知識運用起來,提高生物學科素養。個別教師上課時完全以課本上的知識為主,雖然學生可以快速掌握定理、定義,但是這樣學生很難真正理解其中的意義,缺少動手實踐的能力。學生缺少做實驗的機會,就會造成部分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并不是太好,這種情況下教師講解課本知識的水平高低就決定著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師需要對課堂進行改革,在課堂上鼓勵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做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大膽操作,對不明白的部分大膽質疑、大膽猜測。
例如,教師在講“細胞的類型和結構”這一章時,可以提前買一些橡皮泥,在上課時,先將課本知識給學生講一下,然后讓學生脫離課本,根據自己在課堂上記憶的知識,動手用橡皮泥將細胞的結構做出來,之后對照課本上面的描述,看自己是否有缺漏。這樣學生自己動手實踐,能更清楚地了解細胞的結構,還能促進其創新能力和學習效率的提高。學生還能在實驗中找到學習生物的樂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鼓勵學生參與實驗設計,提高學習自覺性
有些生物教師雖然在上課時有做實驗環節,但往往更多的是學生看老師做。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處于被動狀態,很難對生物實驗產生興趣。就算有的學生動手實踐了,通常也是照著教師做實驗的步驟,或照搬課本上的實驗步驟,這樣并不會取得很好的成效。因此,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在做實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再進行實驗,證明自己的觀點是否正確。
例如,教師在講“細胞膜”這一章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想法去設計實驗步驟,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實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尋找做實驗的材料,如用校園里的樹葉、花瓣等片狀的東西來充當細胞膜,用牙簽等尖銳的東西來完成實驗。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利用一切可以做實驗的材料去完成實驗過程,不僅節省了成本,還能在實驗中發現生物的樂趣。
完善評價機制,增強學生們的自信心
學生在做實驗時,教師要根據他們的設計思路、創新能力等進行評價,不能只注重成果,要綜合地對學生做出評價。
例如,在講到大腸桿菌的接種和分離培養時,由于很難找到做實驗的原材料,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想象,找到其他的東西替代,從而完成實驗。雖然學生的實驗過程可能并沒有那么完美,但學生的創新能力、想象力還是很棒的,教師要給予學生鼓勵,從而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開發探究性的生物實驗活動和新的實驗課程
在生物史上,有很多優秀的生物學家研究出很多著名的實驗,隨著科技的發展,實驗器具也在不斷改進,很多著名實驗能更容易被復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尋實驗材料,自己做實驗。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在實驗過程中可以很好地掌握課本上面的知識,還能增強自信心。做實驗成功的喜悅可以使他們感到滿足,從而對生物產生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探究洗衣粉中酶在洗滌中的作用”“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等實驗時,教師不能代替學生去完成實驗,而是應該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完成實驗,這樣才能加深他們的印象。教師在教學中只是學生做實驗時的引導者。新課程標準提倡探究性學習。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加入探究性的實驗,增加新的實驗課程,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也能讓他們對課本的知識記憶更加深刻。
隨著時代的進步,教師不能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要引導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與實際相結合;在實驗過程中,要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步驟而不是照搬課本上的實驗步驟,大膽猜測,證實自己的觀點。教師只有創新生物教學模式,積極引導學生,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建湖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