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光春 崔紅
摘要::耐力跑項目枯燥乏味,練起來又苦又累,是學生最不喜歡的運動項目之一,但它可以很好的反映人體心血管系統機能狀況,是新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里一項重要的內容,從小學到大學每年均要測一項,如果此項得分不及格,其它各項即使滿分,總分也只能最高按59分計算。因此,本文從體育教師的教學經驗入手,探究如何解決學生從“恐跑”到自覺主動的練習耐力跑的途徑與對策。
關鍵詞::小學生;耐力跑;思考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耐力跑是歷史悠久且開展普遍的運動項目,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就有耐力跑比賽。耐力跑項目枯燥乏味,練起來又苦又累,是學生最不喜歡的運動項目之一,也是學生最不愿意學習的一項內容。每次上耐力跑課,學生在知道課的任務后就會覺得困難重重,對自己能否完成任務缺乏自信,沒有興趣,更談不上有積極性。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耐力跑成績是值得一線的小學體育教師思考的一個課題。本人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提高小學生耐力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1激發興趣-樂中學,學中樂
興趣是學習的初始動機,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基本動力之一;更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影響著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方向和強度。德國教育家第期多惠說得好:“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只有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才能喚起學生好動的意識,激發起學生的運動興趣。
1.1突出知識性―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
開展耐力跑教學教師應從理論上幫助學生了解耐力跑教學到底應該“學什么?怎樣學?為什么學?”。堅持耐力跑的鍛煉能增強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等的功能。
1.2提高理性認識
在耐力跑的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刻苦頑強、堅韌不撥的意志品質。使學生從思想上樹立不怕苦、不怕累,具有頑強毅力的品質,明確鍛煉的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在練習中要勇于磨練自己堅韌不撥的意志,有意去培養自己吃苦耐勞的毅力,轉變思維,由“讓我練”轉變為“我要練”。
2增添新鮮感,減輕苦與累的感受
2.1變換環境形式轉移注意力
曾獲世界青年田徑錦標賽3000米冠軍曲云霞說過:“這個世界上有一種運動項目是最枯燥乏味的,就是耐力跑,天天在跑道上跑,不知何日是個盡頭?!边B世界冠軍都有如此感嘆,小學生的耐力跑教學如果只局限于在跑道上一圈又一圈周而復始地進行單調動作的重復練習,必然會使學生產生枯燥無味的感覺,產生害怕、厭倦的心理。這是耐力跑教學最忌諱的,所以在教學中需經常變換教學的環境,提高學生運動興趣。
2.2每節課最好都能以雙教材進行教學
使用雙教材上課可以增加新鮮感,如果能在耐力跑教學中,選擇一些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與之搭配就更好了。讓學生在按質保量完成耐力跑練習后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決定練習的方式,這樣的形式對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使耐力跑的練習質量大有提高。
3利用各種教具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努力調動學生積極情緒
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不斷變化的事物特別感興趣,易被它們所吸引。不同的課可采用走跑交替、定時跑、變速跑、輪渡領先跑、快慢跑交叉等不同形式的練習,也可采用教學比賽來激發學生的好勝心,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教師上課應避免教法單一,特別在相對枯燥的耐力跑教學中,應利用教具采用多種方法來進行練習,如:
3.1獎勵法:分糖果
教師(可由見習生代替)站在固定的地點給經過的同學分發“糖果”,每生每經過一次,分給一?!疤枪?。(糖果用圍棋子代替)男女生分別用黑白兩色的圍棋子予以區別。這樣可以讓學生為得到更多的糖果興奮的加快速度,盡量多跑。可采用定量跑或定時跑。
3.2模擬法:
在耐力跑練習前創設情境,如穿越小河-爬雪山-過草地-走獨木橋-過電網-越壕溝等均可。根據課的需要選擇是否再配以適當的音樂,讓學生憑借想象以各種形式的跑動通過這些“障礙”來進行障礙跑。模仿動物的象形動作進行運動,如:蛙跳、袋鼠跳、大象走、小鳥飛等等。此方法特別適合小學水平一與水平二的學生。
4競賽考核
在耐力跑教學課進行的小競賽,倡導以人為本,愉快輕松的氛圍。競賽的目的是激起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讓小學生躍躍欲試,在練習中投入更多的體力精力。在進行不同的競賽時,必須按學生的性別、體質強弱予以正確的分組。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耐受力差,經不起挫折,受不了失敗??梢栽谝淮畏中〗M競賽結束后,及時調整雙方隊員,重新分組再進行比賽。原則上應避免讓輸的隊一直輸,不然小學生就沒有熱情了。學生沒有了練習的積極性,會在比賽未開始就先泄氣了,還沒比就會說:“老師,反正我們都輸,不比了!”。調整方法有: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對該班學生的了解,由教師指定調整交換的隊員,二隊人數相等;教師指定交換隊員后使一隊隊員素質偏好,一隊隊員素質偏差,但二隊人數不相等,相差1-2個隊員;教師不發表意見,讓輸的隊先從贏的隊中挑選幾各隊員,贏的隊再從輸隊中挑選幾各隊員,但不能將剛被挑選去輸隊的隊員要回,只能挑選原先就在輸隊的隊員,二隊人數相等。
5 耐力跑教學的建議
5.1根據小學生的生理特點在教學中以促進身體素質全面發展來提高耐力跑的成績,避免搞單一的專項技術訓練,應注重幫助學生掌握多種運動技術。合理安排耐力跑的課時數,多采用發展彈跳和支撐自身體重的力量練習;用最大心率的60%-80%來控制小學生有氧耐力訓練的強度;采用輕負荷、高頻率的練習方法促進骨骼的生長。
5.2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最好能把耐力跑安排在秋冬季來進行教學。在每學年接任新班級時,要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進行全面的摸底調查,對有遺傳性疾病的做好登記。小學高年級部分已經來月經的女生,在上耐力跑內容的體育課時特別需注意區別對待,最好能對女生請例假時間做記錄,這樣可以有效限制女生因“恐跑”而騙假。
5.3利用校園內外的自然地形進行耐力跑練習時注意應在課前進行安全教育,教師在課前應親自檢查跑的路線中是否存在安全隱患,能否排除。存在不安全因素的路線堅決不做為學生耐力跑練習的路線。進行自然地形跑時,可以結合創設情景法,讓學生想象自己是在環境優美的兒童公園自由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