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
摘要:當學生性格叛逆時,初中是確定學生的思想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德育教育非常重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學生基本素質的發展和意識形態價值的形成。在素質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德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通過德育教育,學生的基本思想和道德素質得到了發展,并使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生活觀和世界觀。
關鍵詞:德育教育;教學方法創新;初中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初中階段是重要的階段,在此階段學生對生活觀、人生觀和道德價值觀的態度初步形成。在這一階段,教師必須加強對德育教育的不斷深化和改革,調整教育的實際思想傾向。初中生,通過促進道德教育,通過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加強道德教育,幫助學生設定思想進步的目標,改變不適當的行為和動機,使學生能夠接受現代德育教育思想,從而改善他們的道德觀念。
一、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1.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被忽略,因為它所占的比例相對較小
盡管素質教育的改革繼續深入我國的初中教育體系中,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實際的教學過程仍然沒有強調德育工作的發展。教學精力集中在學生的文化素質上,在教學和提高考試成績方面,學生的德育教育被忽略了。目前,大多數初中都開發了德育教育課程,以引導學生的思想觀念和道德風尚,規范學生的行為并培養學生的情緒。但是,學生的主要精力仍然集中在學習文化課程上,這對初中德育教育的影響非常弱化,所占的份額太小。
2.德育過分注重形式化,與現實無關
當前初中德育的發展過于注重理論知識和德育的學習水平,使德育課程更接近文化學科的范疇,極大地影響了學科的正常教育影響。德育教育不僅應限于知識和理論的實施以及詞匯的學習,而且應滲透到各個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道德實踐,并將現實生活與德育教育融為一體。教育知識的結合使學生感受到道德標準和基本素養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初中德育教學的具體創新方法
1.解釋德育的目標
界定德育的目標是改善初中德育的關鍵任務,初中德育的內容必須分類,重點是豐富學生的道德經驗和行為關系以及對學生的積極指導。正確的德育決策,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從初中到現實并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初中德育起著重要的激勵和限制作用。在整個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必須始終倡導德育,堅持理想主義,并促進一切有利于民族共識和社會進步的事物,學生將理解基本的行為準則、社會生活和適當的行為。
2.注重課堂內外實踐與理論知識的結合
許多德育教室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存在重大問題,即教師在講,其他學生在聽,教師根據課文在宣布課程,而一些學生在下面睡著了,這意味著它不是參與性的,不能充分反映德育的成就。因此,教師應該認識到德育教育不能僅僅依靠教科書中的理論知識來實施,而應該更加重視現實生活中的德育教育,使用實際的課外德育教育,使學生對道德有很好的理解,以完善學生的道德知識體系,同時加強課堂知識的結合,利用實用性來豐富學生的興趣,并使用有機的課堂和課堂組合來提高德育的質量。
同時,教師要注意課堂德育教育的實踐。如療養院活動、志愿者活動等。當學生專門參與其中時,教師應充分利用德育的理論知識來應對這種行為,以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感受總結有價值的東西和道德行為。讓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聯系起來,這樣,通過實踐活動,學生可以具有很高的道德修養,獲得道德價值的經驗,并有效地鞏固了自己的德育教育知識體系,從而使學生能夠根據德育教育的理論和知識進行德育教育。
3.教育內容的多樣化
如果將道德養育作為一項教學活動,則僅對理論進行測試并加以解釋將不可避免地使學生感到抽象和難以理解。因此,教師在講解理論時,可以融入現實生活,選擇具體化的抽象問題來幫助學生理解,初中的德育教育的內容往往與愛國主義、共產主義等關鍵特征密不可分。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在解釋什么是愛國主義,他們經常選擇歷史時期或抗戰中的人物作為例子,這些人物故事聽起來很有趣,但與學生的真實生活相去甚遠,教師可以在教學中使用這些案例,但他們還應該選擇一些更接近學生生活的案例。例如,教師在現實生活中,可以找到一些誠實和守信的事例,一種愿意幫助他人的意愿,尊重老年人和年輕人的愛,以及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細微事物,以巧妙地影響學生,做好小事,才能真正樹立良好的人格。
4.形成積極和諧的課堂風格
班級成員的學習水平和素質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班級風格,因此,創造積極和諧的班風能鼓勵學生提高自我學習能力,從而提高整體素質。營造和諧的教室氛圍可以確保學生之間的友誼,并體現教室的凝聚力。因此,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矛盾,找到問題的根源,及時解決,強調班級團結和諧的意義,讓學生主動創造和諧的課堂環境。同時,針對學生對考試的恐懼,教師需要主動與學生交談,以減輕學生的壓力,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互相幫助,消除悲觀情緒,提高集體上課意識。
5.積極組織和開展社交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德育教育經驗
初中生的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是他們喜歡小組活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組織小組活動,這不僅可以塑造初中生的團隊意識,而且可以逐步培養學生的情緒;同時,要關注學生德育的主觀生活,構建教師組織的集體活動體系。
總之,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我國的文化、教育、道德和其他方面的教育正在朝著多方面發展,道德是一種基于社會經濟的社會意識形態。初中德育必須充分執行教學任務,創新常規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有德育經驗,培養學生的道德情緒和價值觀,并通過多種途徑逐步提高心理素質,權利合作可以提高中學德育的影響力,實現德育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呂軍林.初中德育教育的創新教學措施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16):15-16.
[2]李民.談初中德育教育的創新教學方法[J].華夏教師,2020(20):44-45.
[3]張麗萱.淺析初中德育教育的創新教學方法[J].才智,2020(1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