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要:在小學教育中,學生們的基本道德品質和認知能力都會得到一定的培養和提高,小學是培養人格品性、道德修養的成型階段,對小學生的發展和成長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當注重對德育教育的滲透,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們的道德素質,提高學生們的認知能力,讓學生們在學習中不斷的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和行為原則。
關鍵詞:德育教育,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俗話說,做事先做人,在為人處世和交往中,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決定了他的交友圈,人品和原則,更是在社會立足之本。小學生們從家庭走向學校,離開了港灣開始求學,學知識,也學做人,班主任就必需要擔負起對培養學生正確價值取向和人生方向的責任。小學班主任在教育中,應當將重心放在孩子們的身上,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培育小學生的文明素養。這需要從多方面入手,筆者認為,我們應當這樣做:
一、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在小學班主任教育中,班主任應當以身作則,明確自己的定位。很多小學生會把老師當做權威的代表,在遇到無法解決或者難以處理的問題時,也會模仿自己平時所見到的老師處理問題的方式,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極大的影響著學生們的行為認知和能力。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應當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以身作則,很多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還未發育完善,因此不管老師說的對不對,他們都會很輕易的認可和相信老師的觀點。在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班主任本身需要具備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在和人交流和生活的時候,應當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課堂教學中,班主任應當平和溫柔,用自己的個人魅力,影響學生們的認知水平,不斷地感染學生,促進學生的提高與發展。在生活中,班主任也要更多的和學生進行交流,關心和培養學生們的生活習慣,引導學生價值取向的形成。班主任看待事物的方式和對待他人的態度,會使得學生們進行模仿,因此,班主任應當注重自己日常的儀容儀表,保持充足的耐心和平和的態度,對學生們一視同仁,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學生,鼓勵學生們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形成良好的班級文化和班級風氣。久而久之,班主任本身的生活習慣和行為修養,能夠在長期的相處中給小學生們做個榜樣,學生們也有更加準確的目標。
二、趣味故事,引人思考
小學生們天性愛玩,很多時候并不想聽老師大量的說教,班主任如果一味的通過語言來傳輸德育教育的知識,學生們興致不高不說,能夠理解和愿意主動接納的內容也變得少之又少。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學生們的特質和喜好,進行靈活的教育和滲透。例如,很多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在學習過程中,故事性更強,內容更加豐富的文章,也更能吸引到學生們的注意力,因此我們在滲透德育教育時,也可以通過有趣的故事,引導學生們進行思考,領悟德育知識的內涵。在我國,有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故事,諸如講述謙讓的孔融讓梨,講述孝道的臥冰求鯉,講述求學的程門立雪等等,都是一些家喻戶曉的故事。教師可以在開展德育教育的時候,播放相應的動畫短片,學生們看到動畫片,肯定會更有興趣,在觀看的時候,對其中的故事也能夠更加快速的掌握和理解。同時,教師還可以在帶領學生們看完相應的動畫資料后,引導學生們進行思考,說一說自己對這些故事的看法和感悟。將德育知識融入到每一個有趣的小姑始終,再進行詳細的解說,學生們不僅會沉浸在故事情節中,感受故事的樂趣,還能夠通過觀看不同的故事,領悟不同人物的品質與思想,在不同的真實情境中學習德育知識,通過故事降低德育內涵的學習難度。學生們在學習德育知識的同時,有了故事的引導和啟發,也能夠保有一份美好的回憶。
三、尊重學生,激勵前行
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工作的時候,應當充分的尊重小學生的自尊心,在教育教學的時候,綜合的靈活的滲透德育知識,讓學生們在被尊重的同時,了解德育的重要性。德育是一項十分復雜且存在于生活方方面面的內容,每一個學生都有著不同的相關見解和想法,因此,教師應當尊重孩子的見解,以平等包容的態度,幫助每一位小學生發展思維,加深認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色視角對事情展開認識和分析,將德育知識細化到每一個生活的小細節中,供學生進行思考。例如,為了培養學生們待人接物的文明禮儀,教師可以在教育中組織辯論賽,讓學生們站在不同的角度,說一說面對同樣的一件事,應當更加側重于怎樣的待人方式。在辯論中,學生們獨到的見解和對問題的分析,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問題。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不盲目否認任何一種形式的表達和思維。班主任的肯定和贊揚,能夠極大的培養學生們的學習信心,同時也豐富了學生們的認知和見解,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接受不同的德育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激勵著學生們對德育知識的探究和認識,也讓每一位學生領悟到尊重的意義,學會尊重,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與時俱進,家校合作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教育教學中,我們也應當注重與時俱進,由于不同學生的家庭背景不同,班主任應當在對每一位學生的成長環境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促進家校合作,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培養。例如在日常管理中,我時刻與學生的家長們保持聯系,利用網絡交通工具,和家長們進行交流,傳遞各種信息。通過網絡教育信息化平臺,將學生們在學校的一言一行透明化,并且定時的對學生進行家訪,和家長們保持良好的關系,一方面確保了教育管理中家長們的配合,另一方面也更加全面的了解學生,更加及時的幫助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曾經讓學生們在家里和自己的父母做一些小的手工,制作德育知識的手抄報、家庭小短片等等,確保家長參與到教育活動中來,實現家校合作意義的最大化。
綜上所述,在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滲透德育教育,教師應當靈活的對學生進行引導,根據學生本身的行為特點和認知水平,選擇適合學生們的學習方法。德育教育并非簡單的教育內容,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對學生進行督促和幫助,和學生們維持良好的關系,從而促進學生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張丹燕.關于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的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6):91.
[2]譚麗麗.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滲透策略初探[J].華夏教師,2018(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