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燕
摘要:深度學習就是滿足學生學習的內在需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挖掘學生學習的潛力。教師應該實現學生新舊知識的銜接,重新建構學生新的知識結構,從而引導學生扎實掌握數學知識。小學數學教師要培養小學生的感知能力,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動力,實現學生深度學習,積淀學生的數學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深度學習;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4-049
引言
何為深度學習?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指出:深度學習,是指在教師引領下,學生圍繞著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全身心積極參與,是體驗成功、獲得發展的有意義學習過程。與深度學習相對應的是淺層學習,當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受應試教育的干擾,數學教學淺層化,從而使得學生思維的淺層化,沒有真正意義上推進學生深度學習。因此,如何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推進學生深度學習顯得尤為重要。
一、形成問題導向,鼓勵質疑批判
美國著名教師格蕾塔說:“如果一定要我說教學有什么訣竅的話,那就是問題。問題幫助了我,當你成功地不停向學生提問并得到回答的時候,事實上你已經接近你想要的了。孩子具有天生的好奇心,所以問題教學法將百試不爽。”由此可見,要推進學生深度學習,我們課堂要以問題為導向,設計一組前后銜接、突出重難點的問題串,讓學生在問題中思考、探究、提升。問題串可分為兩大類:主次型問題串和并列型問題串。教學中形成以問題為導向,讓學生積極探究、獨立思考,勇敢表達不同意見,可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
二、提高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加強深度學習
在數學深度學習中,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占據著主要的地位。教師要轉換自己的角色,平等對待學生,創造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給學生更多的信任感,給學生創造充足的學習空間和實踐。在教材中,包含著很多現實的、有趣的、實踐性強的數學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學習這些內容的時候體現學生主人的地位,發展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小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教師在教學“8+5”的算法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無數個學習小組,組織學生比賽看哪一組學生算法更多。教師通過這樣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就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帶領學生研究更多的算法,帶領學生獲得學習的體驗。小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力、探究問題的能力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鍛煉和提高,發展和培養,實現了小學生深度學習的目標。
三、學生講解策略
通過判斷學生是否真正理解和能否運用已經學習的數學知識,就可以準確斷定學生是否已經掌握了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學生可以對數學知識進行自主講解,用他們自己的語言和準備的例題進行演講,達到理解和復習運用數學知識的目的。通過分析學生的講解過程,教師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學生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根據學生講解存在的問題,和學生進行交流,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最終讓學生深刻理解自己錯在何處。學生經常會有一種“頓悟”的感覺,他們突然對數學知識點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達到通曉數學知識的精髓。學生講課之所以可以達到理解數學知識的效果,主要是因為學生在講解過程中,會不斷地思考問題,理清思路,逐漸接近數學知識的大門,對數學知識的前因后果有了充足的感受。學生講解策略就是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加工過程。學生講解知識時,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嘗試,肯定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對學生沒有掌握的知識要耐心交流,并且告知學生,存在不懂的數學知識是正常的現象。教師引導學生摒棄他們沒有學會一些數學知識而產生的畏難情緒和自卑心理,讓每個學生在學習數學時,都能分享學習的快樂。
四、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高教學效果
小組合作學習是小學生數學學習重要的學習方法,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實現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和深度學習相結合,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就能引導學生相互彌補不足,引導學生分享學習方法,研究各自的學習經驗。在教學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相互溝通交流,相互補充,完成深度學習,發展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實現數學教學目標。例如,教師在講解“圓”的知識的時候,可以組織小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圓的意義和圓的特殊性,方便學生理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用鐵絲圍成不同的圓形,再從相同起點出發滾動圓形,比較相同距離下大小不等的圓形到達終點的時間,再引導學生認識半徑的知識,直徑的知識和圓形大小、圓形滾動周長的影響,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幫助學生內化知識,掌握數學學習方法,學會數學理論知識,提高教學效果。
結束語
數學是小學生學習的主要課程之一,學生學習數學總是感覺抽象難懂。教師通過深度學習模式進行教學,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熱情,教師創新了教授學習數學的方法和手段。以數學教學目標為出發點,通過判斷學生是否達到了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總結和運用能力為標準,考查教師采用的教學策略的效果。作者采用各種教學策略,最終實現了深度學習教學模式下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和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每一個教師對創新教學方法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參考文獻
[1]吳棟萍.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模式實施策略[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0(33):114.
[2]董國吉.淺析初中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組織的實施[J].中學生英語,2020(28):22.
[3]劉江霞.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0(08):114.
廣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蛇場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