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新榮
摘 要:伴隨社會的變遷,城市化建設也在持續深化發展。同時,在現代城市當中,也呈現出一定的問題,并且以交通問題表現最嚴重。所以,公路設計建設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希望通過公路來改善優化交通體系,帶給社會積極有利的影響。這樣便要求在公路設計中,充分考慮與交通有關的各種安全因素,以增強公路系統的穩定度與安全度,進而促進當今社會的安定、和諧發展。為此,本文從公路安全性角度,針對交通領域的常見安全因素,探討了相應的改善措施,僅供參考。
關鍵詞:影響因素;交通安全;公路設計
伴隨經濟的增長,交通運輸行業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并且在經濟建設中變得越來越重要[1-2]。我國雖然有逐年增大公路交通建設方面的投資力度,但是因為公路設計中的不到位之處,而帶個交通體系諸多方面的問題,比如,公路擁擠不堪、時有出現交通事故等。所以,從公路設計角度上看,安全通行至關重要。這樣設計者便要求全面考慮與公路安全有關的諸多種影響因素,并及時優化、完善設計方案,以充分確保運輸體系的穩定與安全。
1 公路安全概述
1.1 隱患現狀
在公路設計中,安全重要性日益凸顯。但國內當前的公路交通行業,也一直在增大問題出現的頻率。在交通運輸工具的發展中,民眾也在逐步提升經濟水平,所以愈來愈多的人選取汽車來充當交通工具,并且帶來了更多的交通事故[3-4]。部分交通安全領域問題,主要為后方碰撞、車輛側翻等。當前,在最初規劃設計部分道路時,就存在一定的問題,后續施工團隊的專業水平也偏低,所以,進一步惡化了公路體系質量,便留下各種安全隱患。而針對道路設計,卻嚴重缺少必要的預防措施,以至于難以從源頭上徹底消除掉各種交通隱患。
1.2 安全設計基礎原則
在設計公路前,需要全面調查現場區域,主要涉及公路項目內容及四周情況,并深入分析當地的整體人文素質、具體安全形態等,再科學編制項目預算,有效配置各種建設資源,以維持交通設施的整體安全性能。同時,還應著重研究公路項目自身的影響因素,比如,具體的公路地形、易造成事故段、當地交通量等。此外,還應齊全配置鄉村道路基礎安全設施,全面分析既有及新建道路整體環境,以充分協調這二者。另外,針對易出現交通安全事故的路段,還應加強有效分析,以盡可能地避免安全事故發生。
2 公路設計應考慮的常見因素
2.1 視距
縱觀國內交通事故可知,大多數事故均由于出行中發生了視距阻礙現象,以至于不能及時了解前方路段狀況而造成交通事故。特別是在晚上或雨天不便出行時,不良視距更是公路路線規劃中要求重點思考的一大安全因素。部分路段還相對崎嶇,存在很多的彎道,以至于會威脅到安全出行,所以在設計該類路段時,就應適當增大公路的彎長及寬度,周全考量出行路段的危險因素,以防在彎道會發生交通事故。基于彎道長度的加長,可以確保駕駛人員更清楚地觀察到路段前方的路況,基于視距加大來保護好行駛人員的安全性。
2.2 平面線形
在平面線性常見組合中,主要涉及直線與曲線的簡單組成。基于這種設計模式,往往會大幅影響到駕駛員視覺及實際的行駛速度,屬于交通安全的常見影響因素之一。尤其是公路有關的平面線形規劃設計,往往牽涉到更多方面。例如,公路四周環境條件、地形選取、工程量等。因此,便要求方位地考慮到有機協調平面和其他地形存在的關系。一旦平面線形差,就會迫使駕駛員在日常的行車中呈現出視覺誤差,而迫使行駛路線偏離正常角度,而提升行車危險性。同時,平面線形主要組合了直線與曲線,要求維持連續性,并匹配上四周地形。所以,在線形設計中,要求主要使用曲線,按道路地形及周遭建筑物,盡可能地提升線形自由度,以提供給駕駛員一個優良的駕駛條件。同時,不宜過多引進長直線,以免帶來視覺疲勞或者情緒變化,而影響到駕駛員的安全操作控制。
2.3 縱斷面線形
通過縱斷面線形設,往往會從某種程度上影響到視距,而不利于車輛正常發揮動力性能。縱觀交通事故易知,大、長縱坡當屬頻發事故地段。主要原因就是長、大縱坡會嚴重影響到載重、功率不大、超載等汽車的正常行駛。同時,上坡還需要減慢車速,而影響到后面快行車輛,進而增大超車需求量。此外,還會影響到別的動力性優異的車輛,這些車輛一般會在道路、視距、通行等情況均不許可的路段,刻意強行超車,而增多下行車需要制動的頻次,進而影響到安全度。同時,連續下坡也會帶來過熱剎車,而削弱制動效能,增大交通事故頻率。所以,在設計公路線形中,要求各級公路針對連續上下坡類型的路段,根據平均縱坡建議有效控制。同時,還可針對類似的路段,適當設置一定的超車車道。通過以上這些措施,便可大幅增強交通體系的實際通行能力,從而降低事故出現的頻率。
2.4 平縱組合
從交通安全角度上看,平面組合縱面線形的規劃設計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這種組合設計一般要求“相互對應”,如果在進行設計時,平縱面線形無法協調組合,就會明顯提升交通事故率。所以,為了控制公路設計整體質量,就要盡可能避免這些現象:在較長平曲線內,嚴禁包含過多的短豎曲線,而不能組合各短豎曲線;避免較小半徑的大坡度短豎曲線組合到較長直線路段上;在很長豎曲線中,不宜設計小半徑平曲線;通常半徑小的豎曲線不宜將起始點安排到隧道、橋梁兩端或大平交口位置,以避免帶來交通事故;平曲線不可以將拐點重合到凸型豎曲線頂端或凹型豎曲線底端。
3 優化公路設計的有效措施
3.1 安全可靠
在設計公路中,要求充分考慮公路的整體強度、耐久與穩定度,以確保公路的行車安全性。此外,在具體的設計中,還應設置必要的防撞欄,并基于高強、適宜的防撞欄桿,來保護交通體系與四周行人的人身安全,以避免車輛損害欄桿、危及行人。同時,還要規劃好公路燈,基于良好的燈光,可以有效避免交通事故,尤其是在交通頻繁區。
3.2 經濟合理
在設計公路中,為了最大化效益,就應因地制宜地做好施工設計工作,如選用當地原材料或優質原材料。為了控制道路經濟性,還應全面分析道路四周的環境、房屋建筑、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在具體的設計中,還要充分考慮管理養護道路帶給正常交通的影響,力爭在最短的時間段,及時做好養護工作。同時,在公路設計中,還應全面分析公路地帶的地理情況,并合理選取施工地點,以充分延長公路實際壽命。
3.3 適用耐久
在設計道路路基寬度時,要分析當前及規劃所得交通流量,并控制道路承載力遠超設計支撐力,以控制道路切實耐久、適用。同時,還應通過測試來檢查公路質量及整體載客能力,唯有均滿足要求后,方才能加以使用。另外,在具體的設計中,還應注意緊急撤離,并根據適用標準及規格要求展開設計,以有效疏散汽車,以避免因交通事故而帶來堵車問題。
4 結語
綜上所述,考慮到公路交通關乎到民眾的日常出行,所以安全設計至關重要。在具體的設計中,便要積極考慮交通安全方面的各種因素,并從當地情況做好規劃,以控制各個路段均可以安全通行,進而增強公路設計的科學合理性,充分利用公路來造福于人民。
參考文獻:
[1]劉群安.公路設計與交通安全的關系[J].交通世界,2017(10):142-143.
[2]張佳佳.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的原理和方法[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23):99-101.
[3]王永峰.公路路線設計中的交通安全影響因素分析[J].交通世界,2017(36):176-177.
[4]肖光昕.公路設計應考慮的交通安全因素探析[J].中華建設,2018(9):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