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秀勤
摘要: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階段的主要教學科目,而且語文閱讀是小學語文的關鍵組成部分。語文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建立邏輯思維意識。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伴隨新課程教育改革制度的深入推廣,促使小學教師注意到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問題。通過對中高年級的小學生進行語文閱讀教學訓練,有效提升了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閱讀理解能力,激勵學生對語文知識產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同時促進學生的思維創意與閱讀創新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淺談;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4-148
引言
閱讀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是每個人都必備的一項能力。以往的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并沒有給予閱讀教學足夠的重視,常常是要求學生簡單地對課文進行朗讀,并沒有傳授學生閱讀技巧,導致學生對閱讀缺乏興趣,進而導致閱讀教學效果差強人意,也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對此,在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認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不斷創新和完善閱讀教學,注重良好的教學體驗,進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一)學生缺乏主體地位
由于教師陳舊的教學觀念,在教學中仍是占據主體地位,學生被動學習,參與度不高的問題。小學語文教師仍是課堂教學的主導,對課堂有著絕對的控制權,學生只是被動地進行學習和回答問題,缺乏自主思考,對教師有著極強的依賴性。一些教師雖然已經開始注重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在教學中并不能有效落實,無法兼顧到所有學生,導致部分學生很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閱讀教學效果差強人意。小學生在中高年級階段,思想和心理都發生了變化,一些學生變得不愛發表意見,課堂參與度相對較低,而教師并沒有關注學生的發展規律,忽視了學生存在的差異,仍是對所有學生都運用相同的教學方法,這就導致一些學生在學習上產生挫敗感,失去學習的興趣。
(二)缺少對閱讀教材的理解
小學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活動之前,缺少對閱讀環節的課程設計,而且為了節省自己的時間,通常從網上或相關的輔導教材中隨便選取一個案例作為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閱讀講解,這種閱讀教學方法對學生的思維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同時嚴重地阻礙了學生的閱讀學習,教師沒能在閱讀教學中,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閱讀習慣等進行詳細的了解,對學生起到引導閱讀的教學方式,教師應該對閱讀內容進行透徹的分析,保證閱讀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同時對學生采取有效的閱讀教學方式。
二、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問題情境教學方法可以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打造更高水準的探究平臺,利于提高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閱讀和情感理解的綜合能力。教師在講解《落花生》文章的內容時,需要綜合多種因素創設問題情境,通過問題情境創設的方式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在內容整合的基礎上開展多樣化的知識講解與閱讀能力培養,符合核心素養指導提出的能力培養需求。“通讀文章之后分析段落結構的特色是什么?”“在字詞內容整理的基礎上思考作者運用哪些方式進行花生形象的寫作?”“文章中有多少個人物?分別具備什么樣的形象特色?”“對文章中父親的話進行閱讀思考,論述父親所要表達的情感態度是什么?”“閱讀文章之后分析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態度是什么?”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多個層面的思考,在交流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對文章內容的認知程度,也可以在情感互動中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需要在學生閱讀交流的基礎上開展針對性的知識講解,重點引導學生對文章結構、寫作特色與情感表達等內容進行探索,利于保障閱讀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鼓勵個性化的閱讀方式
由于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特點,針對閱讀內容每個學生都擁有獨特的意識見解,而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喜好的閱讀方式。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在閱讀中使用熟悉的閱讀方式與思路,激勵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進行閱讀思想的交流討論,促使學生可以在交流過程中吸取不同的閱讀理解經驗,提升學生的閱讀素質。在學生對教材內容理解后教師可以詢問是否有學生自愿與大家分享閱讀思路,教師在學生講述的過程中,要對閱讀內容進行深入的傾聽理解,尊重學生的閱讀思路,在學生講解后,根據學生的閱讀感悟,對其進行思想點撥,將教學知識的情感與意義進行科學化的詮釋,促使學生感受語文閱讀的魅力,繼而提升語言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講述《黃山奇石》時,學生對于語文課文的內容具有多樣理解,有的學生感受到黃山的壯美,有的學生體會到感受到奇石的趣味,從而對黃山的景色具有獨特的見解,學會多樣化的景色描述等,強化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三)構建閱讀教學情境,強化閱讀教學效果
例如,教學《桂林山水》,教師可通過信息技術展示桂林山水的視頻和圖片,并配上優美的背景音樂,從而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使學生在此情境中感受桂林山水的美。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交流,表達自己的感受,最后每個小組分享桂林山水的美。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還能強化閱讀教學的質量。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高年級的閱讀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采取不一樣的閱讀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運用自己喜愛的閱讀方法進行自主閱讀,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促使學生的語文素質得到發展和提升。
參考文獻
[1]單月芳.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0(11):25.
[2]施小丹.小學語文高年級階段的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0(11):6.
[3]田東利.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0(20):57-58.
廣西省百色市靖西市龍臨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