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嬌艷
摘要:高職院校大學生的特點決定了學校要更加高效的開展各種思想教育,相比較普通高校學生來說高職院校的學生年齡較小還沒有形成健全的價值體系,高職院校又普遍注重培養專業技能容易忽略學生的思想建設,這就與現代全面培養的人才教育理念脫軌,尤其是在勞動教育方面要加強高職院校的系統化有效教育,本文將通過分析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重要意義與現狀提出未來教育的新路徑。
關鍵詞:新形勢;高職院校;大學生
引言:
處于信息時代的高職學生很容易被各類網絡文化影響形成片面的價值觀念。在國家對于教育新的要求里提出加強勞動教育提升學生的技能性與動手能力的培養,也是為發揚我國傳統勤勞勇敢的優秀品質,給現在的青年樹立正確的奮斗觀與人生觀。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展開勞動教育是為進一步提升我國技術性人才的綜合素養,未來的職業發展是向著腦力與體力的結合加上自我的創新方面展開。
一、在新形勢下加強高職院校大學生勞動教育的重要意義
1.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高職生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學生他們大多是初中畢業或者高考失敗后進入高職學院,普遍對學習有抵抗情緒沒有建立正確的奮斗觀、價值觀甚至很多高職生出現自暴自棄的想法,這對于高職院校的教育來說無疑是很大的挑戰。
很多高職生都是90后甚至00后生活在物質豐富的現代社會,對于生活的經驗欠缺,沒有形成對勞動的正確認識,很多學生追求物質生活對于別人的勞動成果不懂得尊重,通過勞動教育讓學生了解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哪個時代都應該成為大家的思想指導,真正是因為一代代人包括社會每個職位人士的勞動創作才造就了現在美好的時代,而自己也是為社會建設的一份子,要成長為建設社會的有用人才,就必須繼續繼承和發揚熱愛勞動、勤勞勇敢的美德。通過系統的教育讓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奮斗觀,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
2.在勞動中融入集體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奉獻意識
現在高職生個性張揚,追求自我,對于學校的教育不屑一顧,很多高職生都是獨生子女,集體意識淡薄、害怕怕融入集體,寧愿宅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愿與外界交流,這不利于高職生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人士。勞動教育活動的開展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集體的協作力量,逐漸地形成奉獻精神,降低一味追求自我的心理。
二、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缺點
1.勞動教育被弱化,科目安排呈邊緣化
高職院校追求技術研究與提升,注重學生的技能培訓,這也是過去很長時間高職院校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生產性人才的重要因素,但新形勢下由于受傳統理念的影響加上現代人急于追求利益的心理,高職院校也將課程安排與關注點都放在了如何取得技術速成的方面,沒有對勞動教育引起重視,導致學生走出校園后遇到很多現實的問題和挑戰無法正確對待。
2.在高職院校的勞動教育中依然采用傳統的模式
在很多學校看來勞動教育就是簡單的讓學生打掃校園衛生,在假期參加實習工就是勞動教育,其實這是對勞動教育的錯誤理解,勞動教育注重的是在思想教育方面給學生優秀的理念傳輸、在行動方面開展更貼近實際與生活的勞動活動,不但讓學生鍛煉了肢體又懂的了勞動的樂趣能在勞動中有所思想,主動思考創新,而不是簡單的照搬技術或者模仿。
三、在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大學生勞動教育的有效措施
1.勞動教育要結合學科基礎實現科學性
在社會的發展中人們已經總結出了很多關于勞動的理論、哲學,形成了關于勞動的社會學科,在教育中一定要結合實際將勞動學科有效的融合進來,與高職院校思想教育等協作推進,達到現代化人才教育的科學性,這才是真正為高職生奠定未來工作與生活的堅固基礎。作為勞動教育工作者要加強自身創新性與理論知識豐富,為學生創設合理的勞動項目,要貼近生活化與現實化,讓學生真實的感受與自己的切身利益有關才會主動的參與進來,在過程中自覺總結與提升。
在新形勢下社會的生產需要的不單是技能高超的人才還需要能融入集體、善于交流與表達的綜合性人才,事實上5G時代的到來證實了未來將是高科技時代已經不是靠簡單的重復性工作技能就能實現社會發展的時代,類似的職業將會被人工智能代替,這就決定了高職院校的教育要將技術傳授與勞動動手能力、集體協作能力、創新性等結合能力的培養,才能為學生以后的長遠發展鋪墊基礎。
高職院校除過進行假期的實習工活動以外還可以為學生日常生活中創造機會感受生活、體驗勞動的樂趣,比如組織學生一起為學校的綠化做設計以及采購布置在整個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2.勞動教育的內容要豐富
未來對人才需要不再是簡單的會技能就能滿足的,而是對于各類新型技術的大膽研究與應用,在工作與生活中能勇于嘗試開發動手能力,不單腦力發達還要身體素質各方面都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
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勞動教育要從日常抓起,比如從日常的生活自理、鍛煉自我的生存能力等等,這樣讓學生把注意力從手機、電腦等智能屏幕轉移到真實的生活中,能腳踏實地的感受生活提升自己。
四、結束語
在新形勢下高職院校要想繼續發揮自身的優勢就要轉變思想,將勞動教育切實的融入日常教育工作中,不僅實現學生技能方面的提升也為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提供鍛煉機會,讓學生在實際的勞動中體會收獲的喜悅,將中華民族勤勞勇敢的優秀文化傳承給每一位大學生,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勞動觀、價值觀能積極成長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合格青年。
參考文獻:
[1] 劉澍. 淺談高職院校受資助大學生加強勞動教育的重要性[J]. 東西南北, 2019(21).
[2] 劉麗輝, 謝耄宜. 新時代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困境與路徑探析[J]. 卷宗, 2019, 009(032):263.
[3] 張劍. 新時代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 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 000(002):108-109.
[4] 孟廣普. 新時代背景下構建高校大學生的勞動教育培養體系[J]. 智庫時代, 2020, No.226(06):182-183.
武漢信息傳播職業技術學院 4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