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不僅要求學生要有優秀的學科知識專業能力,還要讓他們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高中學生的音樂教育教學也受到了社會廣泛的關注,人們也越來越重視高中學段的音樂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新課改要求從事相關高中音樂教育的教師們要深化傳統音樂教學,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讓學生能夠通過音樂知識的學習不斷增強自身修養。本文主要就深化傳統音樂教學提升高中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作論述。
關鍵詞:高中音樂;傳統音樂;鑒賞能力;提高
前言: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許許多多從事高中音樂教學的教師們不斷研究高效的音樂教學方法,最后得出將中國傳統音樂教學置于開展音樂教學活動的首位有助于幫助學生提高音樂鑒賞能力。同時,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藝術意識也會得到喚醒藝術審美能力也會得到提高。中國傳統音樂作為我國豐富多彩的藝術文化中一顆閃耀的星星,對于幫助教師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推進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流行音樂盛行的今天,將傳統音樂應用于中學音樂教學課堂是一次大膽的嘗試,教師們要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方式,達到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目的。
一、深化學生對傳統音樂的認識與理解
處于新時代的孩子們對傳統音樂沒有概念,因為他們一出生就處于流行音樂盛行的年代,那些極具藝術特色的傳統音樂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退出歷史舞臺。所以教師想要通過傳統音樂的教學提升高中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首先要加強學生對傳統音樂的認識與理解。在高中的音樂教材當中,編者其實有設置了很多傳統音樂部分,但是在實際的音樂教學過程中常常受到教師以及學生的忽視,主要包括一些極具地方特色的民歌民謠、戲劇歌舞劇、樂器等。為了改變傳統音樂的教學現狀,教師們要利用好教材相關版塊知識,優化教學內容,在開拓學生視野的同時激發學生進行傳統音樂學習的興趣。
例如,教師在開展《草原放牧》這一音樂課程的教學時,教師首先要為學生介紹一下琵琶協奏曲的相關概念,并在此基礎上引申出對蒙古族音樂中“長調”以及“短調”的特點分析。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學生的方式引入教學課堂:同學們知道什么是琵琶協奏曲嗎?知道它是哪個民族的特色嗎?這時候學生們紛紛搖頭,教師緊接著說:大家想不想知道呀?學生們肯定會齊聲回答:想!教師這時候可以開始為學生介紹一下:琵琶協奏曲是蒙古族的特色音樂,他借助的樂器主要是琵琶,并與管弦樂隊協同演奏的一種音樂作品。緊接著教學繼續引導學生:什么是“長調”與“短調”呢?短調歌曲節奏比較歡快、活潑,比如《吉祥三寶》;長調歌曲曲調相對比較舒展、悠揚,比如《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能夠加深學生對傳統音樂的認識,在此基礎上開展音樂教學將會很有成效。
二、結合流行音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處于高中階段的孩子們來說,一方面他們接觸的傳統音樂不多,再就是傳統音樂的本質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讓學生們難以接受,相比于傳統音樂的晦澀,流行音樂是較為貼近高中生們生活的一種音樂形式。從事相關高中音樂教育的教師們可以抓住這一特點,改變教學方式,將流行音樂融入到傳統音樂的教學過程中來,從而激發學生對于傳統音樂學習的興趣。
例如,對于最近很火的徐佳瑩演唱的《身騎白馬》,教師可以將其引入音樂教學課堂,這是一首改編自臺灣民間歌劇歌仔戲的流行音樂,而本首歌的創作靈感主要來源于薛平貴和王寶釧的愛情故事,主要講述了王寶釧嫁給薛平貴之后不久薛平貴就從了軍,留下王寶釧在家里獨守,薛平貴在收到王寶釧的血書之后單騎走三關直奔長安城與王寶釧在寒窯相會。教師在開展教學之前可以為學生介紹一下歌仔戲的相關知識,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同學們對臺灣歌仔戲有了解嗎?這時候會有學生在查閱資料后發言:歌仔戲主要是福建漳州、廈門、以及泉州等地的傳統戲劇,也被當地人稱作薌劇。這種戲劇形式是在閩南歌仔的基礎上,結合了梨園戲、北管戲以及京劇等多種戲曲形成的極具地方特色的戲曲劇種。
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滲透歌仔戲的傳承價值,讓學生意識到歌仔戲是作為聯系兩岸人民精神文虎的重要紐帶,激發學生保護和弘揚中華傳統音樂的決心。
三、創新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對傳統音樂的教學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這樣教學效果才能達到預期。教師們可以利用現代多媒體教育手段,對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進行改進,根據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進行傳統音樂學習的濃厚興趣,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高度集中注意力,在陶冶情操的同時實現音樂鑒賞能力水平的巨大飛躍。
例如,在教學《京劇大師梅蘭芳》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為學生播放《霸王別姬》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戲劇大師程蝶衣的一生,他將戲劇視為自己的生命,同時對待愛情無比的忠貞,程蝶衣想要和自己心愛的大師兄演一輩子的《霸王別姬》,但事實卻經受不住現實的殘酷打擊選擇了自殺。教師在學生觀賞完影片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對電影的片頭曲《當愛已成往事》進行賞析,這首歌曲帶有中國老歌的獨特韻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對于中國傳統音樂的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播放的形式介紹一大京劇大師梅蘭芳的生平故事,之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想,在此過程中讓學生了解梅蘭芳先生對于我國京劇藝術做出的突出貢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總結:
綜上所述,從事相關高中音樂教學的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時刻秉持著“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開展傳統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對傳統音樂進行了解,在此基礎上通過教學方式的革新不斷激發學生進行學習的興趣。外,教師還應當善于利用現代教學手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達到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目的。同時,教師再教育過程中要呼吁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保護,在培養學生藝術審美情趣的同時讓學生的家國情懷、民族精神得到增強。
參考文獻:
[1]葉紅.深化傳統音樂教學提升高中生音樂鑒賞能力[J].考試周刊,2019(84):155-156.
[2]黃珍潔.高中聲樂教學中融入傳統音樂文化的策略[J].科學咨詢,2019(21):130.
濮陽市油田藝術中學 河南 濮陽 45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