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紅
將人文素質教育融入初中音樂課堂,能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增強學生的音樂感受力,有助于音樂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人文素質教育的開展形式多樣,涉及的教學要點也十分多元。教師要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多做挖掘和探尋,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立有針對性的教學培養目標,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收獲更多有益的學習內容,充分顯現音樂課程教學的內在價值。
挖掘音樂作品的文化內涵,培養學生文化底蘊。教師應當從音樂課程教學的特點出發,拓寬自身的教學思維,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音樂課的教學和其他課程之間有本質區別。音樂課堂上更注重激發學生的音樂感受力,豐富學生人文素養,讓學生發展成更加積極向上的人。在很多音樂作品的賞析中,不僅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樂感,也需要學生有相應的人文知識作為曲目鑒賞的依托。因此,在音樂課堂上加強學生文化底蘊的積累十分重要。
教師在音樂課堂中應該積極地落實人文素質教育,將兩者相結合,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有效幫助學生從人文歷史、審美情操等多個方面感受音樂作品,讓學生對音樂的魅力有更加深的體驗。課本中很多音樂作品背后都包含一定的文化元素。比如《茉莉花》是我國的傳統民謠,這首作品不僅旋律十分優美,也表達了一些內在的文化;《故鄉的云》這首歌傳遞了非常濃厚的思鄉之情,是游子內心的呼喚,其中包含很有代表性的文化要素。教師可以多挖掘這些學習素材,在不斷深入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底蘊。
尊重學生差異,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人文素質教育強調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讓每個學生都受到教師平等的關注。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這樣才會讓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良好的發展,讓學生從音樂課程的學習中有更多收獲,充分體現這門課程的內在教學價值。由此可見,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十分重要,教師要在教學訓練中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多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學習指導。這不僅會讓更多的學生積極融入課堂,也會讓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學生之間的發展水平和已有經驗不同,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個性魅力。學生在發展過程中,個性的需求亟需得到滿足。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需充分注意。比如,在組織學生學習豎笛練習《搖籃曲》時,由于每個學生的基礎不同,且他們對曲目的理解有所差別,因此學生的豎笛練習會有不一樣的效果。教師在給予學生練習指導時,要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并且鼓勵學生的個性化表達。這不僅可以讓學生的曲目演奏更加豐富多樣,也更容易讓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體會到音樂學習的樂趣。
積極正面地引導學生,推進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初中學生正處于快速認識外部世界的階段,這個時期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正面的引導,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推動學生形成健全人格。教師可以多挖掘教學曲目中一些傳遞積極正面的價值觀念,并引導學生正確看待世界。通過這些內容,教師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多樣性。同時,學生也會受到這些曲目的感染,領會其中傳遞的正面價值觀念。這會帶給學生良好的教學引導,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讓人文素質教育的內在價值得到良好彰顯。
學生只有具備健全的心智和人格,才能更好地在生活和工作中傳播音樂之美。將音樂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相結合,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品質和素養,對學生以后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的輔助作用。課本中有很多能建立學生對外部世界的正面認知、塑造學生健全人格的曲目,如《我和你》這首歌曲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主題曲,充分傳遞了全人類是一家人、大家心連心的觀念。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感受這首歌曲的內涵,吸收其中傳遞的正面價值,推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鹽城市明達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