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美 杜春寬 周凌





摘要:工程制圖是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本文針對高職百萬擴招生的學情和工程制圖課程現狀,簡述了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從線上課程資源庫建設、線上線下混合式彈性教學實施過程以及多元性考核體系,介紹了工程制圖線上線下混合式彈性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職擴招;工程制圖;混合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1)15-0229-03
0? 引言
高職百萬擴招計劃是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滿足制造業轉型升級需求的一項重要舉措。然而,由于社招學生的生源多元化和發展需求多樣化,普遍存在年齡層次不齊、基礎知識能力參差不齊、學習地點不同、學習時間和學習精力有限等問題。針對這一特殊人群,如何突破教學地點、學習時間、基礎知識能力層次等方面的限制,開展有效性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給當前高職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挑戰[1-2]。工程制圖是工科類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尤其是機電專業,是開展后續教學的先導課程,課程的理論性、實踐性都較強。本文以工程制圖課程教學為例,進行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
1? 開展工程制圖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1.1 學情分析
對我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社招生,在教育背景、年齡層次、工作經歷和職業訴求等方面進行學情分析。結果表明,在教育背景方面,主要以高中和中職為主,其中初中占20%、高中占40%、中職占30%,其他10%。在年齡層次方面,以70后和80后居多,90后和00后占比較少。在工作經歷方面,70%的社招學生有三年以上的企業工作經歷,主要從事機械加工類和機電控制類工作。在職業訴求方面,一是提升學歷,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二是提升專業素養,滿足企業轉型技能需求。
1.2 課程現狀
工程制圖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課程特點為知識點多、實踐性強,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分析能力要求高。從社招學生工程制圖課程周末線下小班化教學實踐來看,主要存在問題為課堂到課率低、課堂管理困難、注意力無法集中、接受能力偏弱、基礎薄弱,課程合格率不高。從小班化釘釘群線上教學來看,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課堂參與度不高,教師無法掌握他們的學習情況。傳統的課堂講授式教學和單一的線上教學無法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效果較差。
為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同時,激發同學們的學習主動性,提高教學效果。需要從授課方式、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考核評價等方面展開研究,創新教學形式[3-5]。一方面借助于工程制圖在線開放資源平臺和網絡在線授課平臺,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項目化分層分類教學,以問題為導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主動性,授課方式上采取線上線下混合式彈性教學;另一方面,改革考核評價方式,建立過程性考核為主的多元化評價體系。
2? 線上線下混合式彈性教學模式探索
教師借助于網上在線開放課程《工程制圖》教學資源平臺,發布教學設計、知識點微視頻、教學課件、習題測試、項目任務單等資源,學生通過手機客戶端進行學習,并完成相應的任務,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討論和講解。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工程制圖教學模式探索,揭示社招學生教育以及培養新型社招技能人員的特點和規律,為社招學生的工程制圖教學提供理論指導,也為相關領域課程教學提供借鑒。
2.1 線上課程教學資源建設
在超星學習通平臺建立工程制圖課程,根據機電類專業工程制圖的教學安排,工程制圖被分成2個學期進行教學,分別為《工程制圖基礎》和《制圖進階》兩門在線課程教學平臺。課程平臺有章節、作業、考試、討論和統計等模塊?!豆こ讨茍D基礎》章節模塊下有4個項目,分別為制圖的基礎知識、用三視圖表達機械零件(如圖1所示)、用軸測圖表達機械零件和用剖視圖等方法表達零件?!吨茍D進階》章節模塊下有3個項目,分別為零件圖的基礎知識和技術要求、零件圖的識讀和繪制、裝配圖的識讀和繪制。每個項目下根據教學內容需要,分成不同的知識點,且每個項目下都有一個任務單。在每個小知識點下,分別有教學設計、微視頻、課件、習題測試和實操練習等教學資源。學生可以通過觀看知識點微視頻、預習題和課后習題測試,檢測自己的學習效果。在統計模塊下,教師可以看出每個學生的在線自主學習情況。
2.2 教學實施過程
線上線下混合式彈性教學主要以線上自主學習和釘釘直播線上教學為主,結合線下討論輔導的原則開展教學,主要的知識點的學習,選擇在線完成,需要訓練的繪圖作業,尤其是項目化大作業,采用線下完成。在線教學實施過程主要分成3個階段:課前、課中和課后。以三視圖表達基本機械零件中回轉體截交線為例介紹一下教學實施過程。
2.2.1 課前階段
上課前,提前一周將回轉體截交線的線上教學設計發至釘釘學習群,并同時發布學習通上回轉體被平面截切之后投影畫法(如圖2所示)相關的微視頻、課前預習、課后習題、三維模型以及本項目大作業供學生提前學習和了解。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任務課前靈活安排自主學習時間和內容,并完成相關預習題。教師根據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作業反饋情況,分析提煉學生學習中的共性問題,為開展線上有針對性的教學做好充足準備。
2.2.2 課中階段
課中主要以直播授課和視頻會議的形式開展教學和指導。直播主要根據學生們預習反饋出來的問題,直播授課時重點進行分析講解,并注意同學們的接受情況,隨時注意互動面板上學生反饋情況,并根據反饋的問題進行調整??紤]到學生們的上課注意力集中時間,一般每個直播授課時間都會控制在20分鐘以內。根據授課內容,課上設置一些隨堂練習,如圓錐表面截交線的繪制,以檢測學生的學習接受情況,并通過視頻會議的形式進行分享和分組討論,如圖3所示。教師進行過程指導和點評,結束前對本次教學的重難點進行梳理和總結,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2.2.3 課后階段
課后給直播視頻注明知識點名稱及序號,利用釘釘直播回放功能,學生可以自行對知識點整理和重難點梳理,對于上課網絡不佳、缺課或難點部分,學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自主學習。借助于學習通在線教學平臺,根據所學內容布置相應的作業,如圖4所示,學生將作業以拍照的形式上傳至學習平臺,以鞏固所學知識。對于不懂的地方,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教學資源再學習,也可以通過釘釘學習交流群進行再輔導。這樣,通過學生的學習、練習和個性化幫助,可以有效提升工程制圖的教學效果。
3? 多元化評價體系
評價包含了線上和線下學習的全過程,同時也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全方位考核,采用“過程性+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形式,尤其側重過程性考核,占比約為總成績的80%,和傳統考核方式相比,本評價體系更側重于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和運用能力的考察,通過學習理解之后轉變成自己識讀和繪制視圖的能力。評價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 學習表現
為了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到線上教學課堂,提高課堂活躍度,線上評價依托學習通教學平臺,除了在線簽到考勤之外,還包括在線學習時長,線上課前課后任務完成情況,以及線上課堂參與情況,約占總評成績的20%。
3.2 作業評價
為了鞏固課上的學習內容以外,考慮到《工程制圖》課程本身的特殊性,線下會有拓展的課堂作業以及階段性的大作業。拓展作業是根據每次課的知識點布置,約占總評的20%,階段性大作業根據課程項目來設置,約占總評成績40%,如根據軸側圖繪制三視圖,如圖5所示。為促進學生思考以及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將分組討論并產生學生互評成績。此外,教師會對每位同學的作業作出點評,給出總結性評價。同時允許學生對作業進行二次修改,給出修改后的點評成績。評價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學生可以通過評價來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教師通過評價,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開展輔導和答疑。
3.3 終結性考核
為了避免學生突擊式的應試復習,“終結性”評價更側重于學生實際能力的考察,約占總評成績的20%。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難度的項目進行考核。終結性考核過程多為線下集中進行,在給定的時間完成相應的任務,該任務包含了本學期學習的主要內容。從課程性質、培養目標、學生特點出發,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彈性教學模式的評價體系,將線上過程性評價和線下終結性考核有機結合,從教、學、做多方面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4? 結語
高職擴招對當前高職教育教學模式帶來了新的挑戰,圍繞生源多元化社招人員能力重塑,探索適應制造業轉型升級社會需求的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模式,是我們當前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工程制圖彈性教學模式,有利于突破多元化生源的時間、空間、能力的限制,并將過程性+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激發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以及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掌握和運用的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嚴彥蕾,吳一鳴.擴招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挑戰與應對[J].教育與職業,2021(1):37-43.
[2]李明佳.高職擴招背景下的人才培養探析[J].教育與職業,2021(2):41-44.
[3]付雪凌.變革與創新:擴招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的應對[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38(1):23-32.
[4]王娜玲.高職院校應對“百萬擴招”的措施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20(1):52-56.
[5]駱華鋒.混合教學模式下過程考核評價體系的探索[J].山東化工,2020,49(10):2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