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樂
摘要:隨著人們對學前教育重要性的深入認識,學前教育需求不斷增大,隨之而來的是學前教育的師資嚴重缺乏。為滿足社會對學前教育人員從數量到質量等方面的更高需求,教育工作者應對中職學前教育教學的有效路徑進行不斷的探索與實踐,從而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為了不斷深化專業課程教學改革,促進中等學校學前教育相關專業快速健康發展,本文對此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提高策略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招生是基礎、培養是核心、就業是檢驗,三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促進中職畢業生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要堅持系統觀念,加強招生、培養、就業聯動力度和實效,堅持以適應社會需求為導向,以提升創新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統籌對人才培養和就業進行調整優化,從根本上提升中職畢業生就業質量。
一、中職生就業特征分析
1、職業規劃不明確
在教學過程中,中職生雖然在專業領域占據一定的優勢,但由于缺乏對未來的整體規劃,不明確自身的實際狀況,很容易產生好高騖遠的想法,導致他們在畢業后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即便就業了,也會因為現實和理想差距過大而無法堅持,這讓中職生的就業問題更加嚴峻。
2、就業過程缺乏理性
在實際就業過程中,大部分中職生只憑借一腔熱血,并沒有提升自身實力,以至于需要大量時間才能融入相應的企業崗位。但是在一般情況下,就業單位通常不會留給學生太久的時間磨合,這就間接導致中職生的失業率提升。
3、缺乏足夠的社會經驗
由于大部分中職生都是剛剛步入社會,缺少相應的工作經驗。在實際就業過程中,中職生存在以下幾點問題:第一,缺少系統的鍛煉,自身知識儲備也不足;第二,缺乏相應的擇業技巧,使中職生在就業市場中不具備優勢。
二、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的提高策略
1、系統謀劃招生機制
以需求為導向,系統謀劃招生專業類型和規模,科學調整招生計劃,提升中職畢業生社會適配度。中職院校應深度融入區域發展戰略,主動構建區域融合發展共同體。應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結合自身實際來定位發展戰略,主動與地方政府、企業合作構建區域融合發展共同體,增強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發展、產業升級需要之間的契合度,增強中職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功能。中職院校應主動與區域內企業深度融合,培育區域支柱產業所需的特色專業。應融入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規劃布局,設置新的學科專業,在優化自身學科專業結構的同時,助推區域支柱產業的轉型升級,實現產教雙贏。及時更新優化專業結構和相應的課程模式,以提升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匹配度。特別是要加強與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合作,建立完善的專業設置調整干預機制。建立區域范圍內產業發展動態與人才需求動態的共享平臺,加強中職專業設置預警監督機制。
2、科學設定培養目標
中職院校應明晰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要明確學生的素質、技能及知識在人才培養目標中的地位,要在課程體系建構中,發揮指引與統領的功能和作用。而結合中職院校的“盈利性”與“公益性”特征,學前教育專業的目標定位應是面向區域經濟與教育行業的需求,著力培養擁有健全人格、人文素養、科學精神、國際化視野、尊重并熱愛幼教事業的教育工作者,根據目標定位,中職院校應強調個性化教育,凸顯專業優勢,切實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市場競爭力。首先,應對學生開展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的通識教育,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拓展學生的學科視野。其次,應關注專業教育質量,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使學生真正成為擁有較高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理論知識及綜合素質的優秀人才。進而適應學前科研機構、早教機構、幼兒園、培訓機構及教育咨詢機構對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在培養目標設置的過程中,應確定培養目標的層次性與階段性,要以社會需求、經濟活動、辦學條件為抓手,確定不同培養階段的培養目標,使階段性的培養目標,更切合整體目標的要求,提高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與水平。
3、建構多元課程體系
深化中職學前教育改革,必須與幼兒園接軌,優化學前教育的專業課程制度,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為幼兒教育所需。在中職學前教育中,藝術專業為主要內容之一。為了避免學生在藝術專業課程學習中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太少,要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將包括聲樂、美工、舞蹈和鍵盤在內的藝術課程模塊進行整合,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建立多樣化、實用的課程系統。此外,在學前教育的課程設計上,應打破學科壁壘,注重綜合設計,根據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實際需要及時增加、刪除和替換教學內容,并由專業對口教師講授專業理論和教學技術類課程。
4、多措并舉提升能力力
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自己在處理課堂突發事件以及控制學習能力方面有所不足。中職院校應該多措并舉,促進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提升。首先,中職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職業認同,在理論和實踐教學中加強對他們的職業認同,增強他們對老師的職業認同。帶著愛心去從事幼兒教育,做一個合格的幼兒教師。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在教學中,除了加強傳授學生的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外,還要把溝通、表達力和實際運作能力的培養放在同等重要程度上。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適應崗位工作,進而提升就業競爭力。
三、結語
中職生的就業問題,需要中職院校、教師和社會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師花費大量時間及精力來解決。在中職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以當前的市場需求為基本導向,加強專業課程建設,進一步開展校企合作,在有效保證總體教學質量的同時,為社會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林霞. 中職生學前教育畢業生職業發展途徑調查的現狀分析研究[J]. 情感讀本,2018(2):15-16.
[2] 黃婭琴.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 贏未來,2018,000 (006):P.28-28.
河南省信陽市第六職業高級中學 46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