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保華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之下,教師要重視提升學生的課堂體驗感以及課堂活動的參與程度。特別是在數學這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促使學生能夠真正的融入到學習狀態中,推動學生創新能力的上升已經成為了教師的重要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能力;探究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進和加速,教師應著重在基礎數學教學中改變和改進教學模式。有時候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沒有掌握數學技能。因此,教師應積極更新課堂概念,并運用創新的教學思想來促使學生對數學概念有新的認識,讓學生可以自主的進行探索和思考。教師還應尊重學生的主觀想法,并讓學生積極參加課堂活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基礎數學的教師應留意“學生對學習數學的思考”,并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通過將數學結合現實生活來教育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情況
1.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可以提高學生的生活控制意識
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規律,還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情境來提高學生對生活的認識,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多數學生反映自己的應用題目得分較少。這是因為學生很少將生活中的問題與數學知識聯系起來,在遇到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時,不能快速抓住問題的關鍵,建立數學問題、模型,導致應用題解題沒有突破口。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情境還是很多的,教師在開展不同主題的數學教學工作時,完全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實例來認識數學知識,進而掌握數學知識規律。學生通過分析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從生活實例中篩選出數學模型,可以提高自身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2.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情況不佳
小學數學教師雖然大體了解了素質教育對數學教育工作的要求,但是仍然沒有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組織了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活動,但是缺乏對學生的監督與考核,學習效果不佳。且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時,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了解數學知識的背景,更沒有引導學生思考數學知識規律的推理與驗證過程,導致學生只會按部就班地完成數學作業,缺乏創新意識。教師在實際教學時,沒有引導學生思考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工作、社會環境中的事物聯系,導致學生的應用意識不強。可見,教師應該認真落實數學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
1.建立寬松、平等的師生關系,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
融洽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寬松平等的師生關系既是學生學習的興奮劑,又是學生思維活動的潤滑劑。因此,教師課堂上決不能隨時板著面孔,應做一個激情型教師,去善待每一個學生,熱愛每一個學生,關心他們的進步和成長。過去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形式比較單調,內容陳舊,知識面窄,嚴重影響學生對數學的全面認識,難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創造欲。《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鑒于此,教師必須精心創設教學情境,有效地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使其學習的內部動機從好奇逐步升華為興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
2.誘發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合作交流
好奇是學生的天性,是積極思維、創新求知的表現,是學習的內部動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創設一定情境去誘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由好奇到驚奇,再到震驚,并在好奇心的驅動下,產生一種躍躍欲試的心理沖動,以極大的熱情去接受、認識和戰勝困難,從而達到逐步解決問題的目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一個被動吸收、反復練習和強化記憶的過程,而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通過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合作交流等數學活動,從而使學生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這樣,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有利于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學習。同時,通過交流去學習數學,還可以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
3.引導學生大膽實踐,主動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過去的教育內容和方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數學作為一門思維性極強的基礎學科,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而開放題的教學,又可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尤其對學生思維變通性、創造性的訓練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開放題的教學中,選用的問題既要有一定的難度,又要為大多數學生所接受,既要隱含“創新”因素,又要留有讓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充分施展他們聰明才智的余地,如:調查本校學生的課外活動的情況。對這個比較復雜的課題,一定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首先,學生要討論的問題是用什么數據來刻畫課外活動的情況,是采用調查和收集數據。接著提出的問題是“可以調查那些呢?”對此,學生可能有很多想法。教師對學生提供的辦法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應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充分討論,認識到不同的樣本得到的結果可能不一樣,進而組織學生深入討論:從這些解釋中能作出什么判斷?能想辦法證實或反駁有這些數據得來的結論嗎?這是一個開放題,其目的在于通過學習提高學生的發現問題、吸收信息和提出新問題的能力,注重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重組應用,從綜合的角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結語
換句話說,學習過程本身必須由老師來評估,并且學生要根據數學課程的實際特點接受有效的思維能力訓練。因此,教師需要認真地解釋教科書,了解重要的關系以升華教科書中的思維能力和發展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何春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8(06):122-123.
[2]周智春.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J].學周刊,2018(05):126-127.
[3]李克彪.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現代化,2017,4(32):325-326.
河北省定州市東馬頭小學 0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