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朝云
摘要:一直以來學生偏科是同時困擾教師和學生的一個大難題。尤其對于小學教學,因為大多數小學生缺乏自知力,很多情況下他們的學習只需要靠興趣來引導,所以出現偏科的情況可以說是無法避免的。但由于學生、教師、家長對小學教育培養的忽視,令學生偏科的情況很難得到有效改善。本文旨在幫助小學班主任更好發揮自己的作用,提出一系列策略幫助學生改變偏科,做到各學科綜合全面的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各科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4-268
一、引言
有人用“木桶效應”來概括學生從小學至高中的學習。意思是一個學生每科目的學習都可以看作組成木桶的一塊木板,整個木桶代表學生的學習能力,木桶中能夠容納的水量就是學生最終拿到的成績,或者說學習到達的高度。只有當木桶的每塊木板達到差不多的高度,才能保證木桶裝下最多的水。一旦出現某塊短板,就會使木桶的整體容量下降,即最短的木板就代表了木桶最大容量。這用來比喻學習,如果學生出現某科目嚴重偏科,就會影響到學生的整體成績和未來發展。這個比喻有所夸張,但可以說明在小學教學中各科目均衡發展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為班主任制定合適的策略來幫助學生平衡各學科,消除短板。
二、小學班主任引導學生各科全面發展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從表面來看,小學知識簡單、基礎,似乎落下一些也完全可以在初中的學習當中補足。但除去基礎的知識學習和積累,小學教育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打下興趣的地基。當我們觀察一個學生的長期學習過程,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他們對于學科的喜愛通常是從一而終的。這代表著如果一個學生從剛開始接觸學習某一科目時,就產生了抵觸甚至厭惡的情緒,那么在后續的學習生涯中 這種印象通常難以發生改變,勢必將會影響到學生該科的學習成績。因此小學作為一個學生學習生涯的最初期階段偏科的現象應該格外受到重視。而單科目任課教師對于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局限性很強,容易因為學生在某一科目中的表現而概括學生的全貌。這種情況下,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責任,就會落在班主任肩上,也只有班主任,能夠真正關注到學生各學科的綜合學期狀況。
(二)有利于建立學生對科目的自信心
事實上,偏科也是影響學生自信心的重要因素。有些學生可能會因為自己在某一科目中表現不佳而感到不自信甚至自卑,與此同時,他們忽視了自己可能會在其他科目中大放異彩。久而久之,這種壞心態會逐漸影響到學生各個科目的綜合發展。因此幫助學生解決偏科問題不僅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整體成績、幫助他們未來的學習,更能夠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讓學生們在面對不同科目、不同挑戰時都保持沖勁,不輕易氣餒。這樣也有利于學生各方面綜合素質的發展。
三、小學班主任引導學生各科全面發展的策略
(一)充分與各科目任教老師進行溝通,避免以偏概全
人都具有多面性,學生們也不例外。尤其小學學生,年齡小、自控力低,他們對不同科目的喜惡會表現的更明顯。比如說一個學生在數學上不開竅,但對于語文卻很擅長,能寫出心思巧妙的作文。或者另一個很常見例子,一個學生對于語文數學英語這些主科表現都不好,反而在音樂美術體育這樣的副科課上表現突出。那么當班主任收到學生在某一科目上表現不佳的反饋后,一定不能直接否認這個學生,而是應當向其他任課老師全面了解該學生的狀況。很有可能他只是在這一科目上遇到了瓶頸,而在其他科目中都表現不錯。這時候班主任要同時從這名學生和它科目上入手。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多種多樣,例如,學生因為某些原因對科目抱有抵觸情緒;學生不適應該科目教師的教學方法;只是學習過程中階段性的正常波動……班主任可以盡可能的去多了解學生,找出造成偏科的真實原因,并想辦法改善。而對于另一種情況,即某學生在多科目中表現都不好,那么就應該著重分析學生自身問題,如學習態度不積極、上課難以專注等等。這樣對癥下藥的管理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平衡各科目之間的學習,盡可能減少偏科狀況的發生。
(二)班級中成立互助小組,互補解決偏科問題
在小學教學中,我們時常會發現教師有時候無法很好的定位到學生的問題所在。這是因為教師的知識掌握水平和小學學生之間差距過大,縱然教師有充足的教學經驗,也很難將自己帶入到學生的角色當中。在這一點上,學生與學生之間是能夠互相理解,進而互相幫助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的。面對偏科這個難題,我們也可以充分鼓勵學生們互幫互助。班主任可以在班級中成立一些互助小組,每個小組中的學生們應當在科目上呈現出互補的關系。
比如,一個小組應當包含分別擅長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不同科目的學生,這樣小組中對某一科有偏科的學生,就可以向擅長該科目的學生請教。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位學生都可以向小組內其他組員學習,取長補短,自己的優勢科目去幫助其他學生同時向他人學習彌補自己較為薄弱的科目。這種學習小組的建立不僅對改善學生偏科問題有巨大作用,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們小組合作能力,以及像身邊比自己優秀的人學習的好習慣,更可以促進學生間關系的發展。
(三)多鼓勵,少批評,培養學生學科興趣
很多學生學不好某一學科,是由于缺乏對該學科的興趣。那這種興趣的缺乏少部分也許是學生自身的原因,但大部分是由于在學習過程中受到一些挫折,從而喪失了學科興趣。因此班主任要通過多多鼓勵的方式,學生相信自己能學好該科目。
比如,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出現了粗心的錯誤,班主任要能夠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幫助學生找到錯誤的原因,而不是一頓訓斥之后,不管學生錯誤出現的原因,這對學生的學習非常不利。班主任在學生改掉錯誤以后,還要能夠給予獎勵,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四、結語
綜上所述,如何幫助學生各學科齊頭并進地綜合發展,是小學教育中的一大研究課題。不過大部分觀點都認可班主任是這一課題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在課堂教育之外,班主任就是連接學生與任課教師的橋梁。因此本文制定了多個策略來幫助班主任更好地完成這項職責,幫助學生各學科全面發展,消除學科中的短板和偏科現象。
參考文獻
[1] 宋雅靜.小學高年級偏科生的成因及對策[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0(33):60-62.
[2] 馬艷云.關于偏科小學生轉化的實驗研究[J].現代教育論叢,2011(10):19-24.
貴州省赫章縣財神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