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玲鳳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幼兒的學前教育工作。《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指出教育工作者要根據實際情況,結合本地情況因地制宜地發展素質教育。傳統的幼兒教育中,教師過度地關注幼兒的理論知識學習,忽略了幼兒年齡較小,身心發展尚不成熟的實際情況,導致幼兒在學前教育中沒有得到適合個人發展的教育。教師要善于利用游戲組織教學活動,讓幼兒更好的融入到課堂中,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得到身心健康發展。本文結合案例,闡述了游戲與幼兒園課程教學的整合探討。
關鍵詞:游戲;幼兒園;課程教學;整合
前言:
隨著國家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需要越來越多的高素質人才,這就對國家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前教育作為學生接受教育的開端,成為了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環。學前教育的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到幼兒的知識啟蒙和個性發展,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愛玩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園時期是幼兒身心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因此,在幼兒園中開展教育活動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成長狀態,結合游戲開展適合幼兒發展的教學活動,讓幼兒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得到教育,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一、設計課堂游戲,抓住幼兒注意力
學前教育時期,幼兒的身體發展、心理發展、個性發展、興趣愛好等都處在快速成熟的階段,教師對于他們的教育引導顯得尤為重要。但是,由于年齡較小,幼兒在課堂上活潑好動,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這也成為了教師課堂上關注的重要內容。為了讓幼兒充分的融入課堂,集中注意力聽老師指揮,認真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教師就要積極地轉變教學形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計游戲,創建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把教學內容與游戲有機結合,讓幼兒在做游戲中受到知識的熏陶,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例如,在學習“認識數字”這部分內容時,教師要引導幼兒認識十以內數字,讓他們會簡單的數數。如果單純在課堂上向幼兒傳授數數的知識,采用灌輸式教育法讓幼兒理解數字,那就會讓一部分孩子不能緊跟老師的節奏,在課堂上容易走神,逐漸的幼兒就會厭惡課堂,不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為了避免這一現象發生,調動起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數字拍手”游戲。該游戲就是三個小朋友為一組,一個小朋友說數字,另外兩個小朋友拍手,拍手的次數就是數字大小。三個人一組進行游戲的時候,說數字的學生和拍手的學生都可以互相監督,看數數是否正確,不僅增加了課堂趣味,還讓學生們在合作中加深了對數字的理解。“數字拍手”游戲簡單,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同時可以調動起幼兒的主觀能動性,抓住幼兒的注意力,讓課堂更加高效。教師利用游戲開展教學,可以更好的把握課堂節奏,讓幼兒的學習活動安全有效,提升幼兒的學習效率。
二、組織游戲活動,開展德育教育
幼兒處在身心發展初期,學前教育工作不僅要讓幼兒獲得一定的知識,還要對幼兒的思想品德、個性認知等方面進行教育,讓幼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德育基礎。在幼兒園時期,幼兒的主要活動就是和小伙伴做游戲,教師抓住幼兒的這個特點,在游戲中融入恰當的德育教育,讓幼兒在實踐中獲得感悟。利用游戲開展德育教育,可以把抽象的理論轉化為通俗易懂的日常行為,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學習習慣。
例如,在向幼兒傳授環保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游戲互動加深幼兒對環保的理解。為了讓幼兒認識到節約水資源的重要性,教師可以開展“我是節水小能手”游戲互動。“小朋友們,水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們每天都要喝水、用水,水是非常寶貴的。我們要知道,有很多地方的小朋友家里沒有足夠的水,他們都不能像我們一樣每天喝足夠的水。所以,我們大家就要愛護我們的水資源,在平常的生活中,不浪費飲用水,洗手的時候及時關緊水龍頭。因此,我們來做一個游戲,我這里有幾張卡片,卡片上的人都在用水,可是他們的行為對不對呢,大家開動腦筋想一想然后舉手回答,答對的可以獲得一枚小紅花。”。教師在準備相關卡片時,可以把一些浪費水資源的行為制作成漫畫,讓幼兒去“找茬”,從側面教育幼兒要正確的使用水資源。在班級內形成良好的氛圍,讓集體行為影響每一個幼兒的行為方式,促進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利用游戲互動,增強幼兒體質
幼兒園正是幼兒身體發育、心理發育的重要時期,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幼兒提高體育技能,增強幼兒的免疫力。由于幼兒的年齡較小,體育鍛煉的強度要適應幼兒的發展狀態,適度的鍛煉可以促進幼兒的肌肉發育、骨骼成長、神經系統發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游戲的形式開展體育訓練,讓幼兒得到恰當的體能訓練,同時讓幼兒在活動中積極地與人交流,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
例如,教師可以選擇晴朗、溫度適宜天氣組織幼兒在室外進行游戲活動。為了訓練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鍛煉他們的下肢力量,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丟手絹”小游戲。在進行游戲之前,教師可以選擇質地較軟的場地進行活動,帶領幼兒進行簡單的拉伸運動,防止幼兒在活動中受傷,保障課堂的安全性。在正式游戲開始后,一個小朋友手拿手絹,其他小朋友圍坐在一起,大家一起合唱“丟手絹”歌曲,手拿手絹的小朋友圍著大家跑,隨機丟下手絹,對應的小朋友要去追趕丟手絹的人,如果追到了就回到自己位置,沒有追到就變成了丟手絹的人。在這個游戲中,可以加強幼兒的體育鍛煉,促進幼兒的肌肉、骨骼發育。同時這種課外活動可以讓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積極地打開心扉,變得活潑開朗。
總結:
總的來說,游戲在幼兒的學前教育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教師結合游戲開展教學活動,更容易激發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便于課堂管理。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游戲抓住幼兒的課堂注意力,讓課堂更加高效。此外,借助游戲互動還可以開展德育教育和體育鍛煉,促進幼兒的身體發展、心理發展。幼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整合游戲互動,可以讓幼兒獲得德智體美全方位發展,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琴.淺談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學[J].意林·兒童繪本,2021(3):25-26.
[2]劉兵.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與園本特色的有效結合[J].讀與寫,2021,18(4):280.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六一幼兒園大越府園區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