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化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其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意義重大,與時俱進地創新實驗教學策略,能促進教學工作的現代化發展。因此,本文就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展開了具體的探析,希望為其他教師這方面的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為提高化學實驗教學工作的有效性,需持續創新化學實驗教學方式,從而讓其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更好地服務于新課改要求。在新課改環境下,高中化學教師需轉變傳統觀念,多開展一些創新探索,從而找出一些高效、新穎的教學方法,將它們運用于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感知化學的神奇與魅力。
轉變教學思想。在開展高中化學實驗時,教師要與時俱進地轉變教學思維,弄清自身位置,充當課堂教學中的引導者。教師需基于學生需求設計實驗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開展思考,在思考中學習化學知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營造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高中化學教師在實驗教學中需靈活營造課堂氛圍,從而提升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在實驗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制訂出具體的方案來開展探究,然后根據探索結果分析解決問題,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允許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從而讓學生在實驗中掌握更多的自主權,在磨練中成長,提高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在探究中獲得樂趣。
創新化學實驗教學方法。創新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內容、方式,是教師的義務,同時需基于新課標要求,綜合學生、學校各方面實際,合理制訂化學實驗計劃,挑選合適內容,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從而讓學生在實驗中獲得有效的化學知識,深刻掌握這些化學知識。
第一,教師要科學設計探究實驗,并將學生作為實驗主體,綜合考慮到主客觀條件,讓學生自主選擇實驗的內容、步驟,自主觀察實驗、記錄數據、分析數據,從而讓學生獨立完成整改實驗,讓他們深入掌握化學知識,提升他們的實操技能,并深入領會化學實驗的一些基本要求、方法。
第二,高中化學教師可實行分組實驗教學法,將班上學生劃分成多個小組,讓小組各成員承擔相應的實驗任務,使其通過密切的配合協作來完成實驗,提高他們的參與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實驗中發揮作用和才能,切實提升實驗效率,并增強他們的合作能力。例如,在開展氨的噴泉實驗教學時,教師可基于噴泉的成因開展分組實驗,給各小組充分的自主權,讓其在安全的前提下自由設計實驗方案,最終實現特定的實驗目標,在多次的實驗探索下,深入認知噴泉形成的條件,領會到實驗的原理。
化學實驗生活化。對于化學實驗教學,要促進其生活化,靈活的運用化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問題,并體會到化學的魅力所在。實行化學實驗生活化,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認識到化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生活中到處都是化學。
對于化學實驗的生活化,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將生活場景中的化學物質設定為實驗藥品。例如,對于食鹽成分的探究實驗,可讓學生從家中帶來少量食鹽,然后讓他們設計實驗探究成分。其次,將生活中的化學現象設置為實驗素材,例如,對于鮮果中維生素C的還原實驗等。最后,選取一些社會問題為實驗內容。
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在開展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時,需滲透一些核心素養,綜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基于此合理選擇教學內容,激發學生自主加入學習活動中,讓每個學生都在實驗中獲得進步,掌握化學基本知識,同時培養和提升他們的學習探究思維能力。此外,還需持續優化教學內容,將教學主體還于學生,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素質。
例如,在進行“金屬化學性質”的實驗時,教師可將實驗內容與生活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回想常見的鋁制品,如易拉罐,從而產生學習興趣,主動加入實驗。然后,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讓學生用坩堝夾起小塊鋁箔,并將其放置在酒精燈上加熱,直到其全部融化。在整個實驗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怎樣觀察加熱過程,同時鼓勵他們記錄觀察到的化學現象,然后利用化學知識進行科學解釋,由此實現理論、實踐的結合。將教學內容、生活有機聯系起來,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自主開展探究實驗,提升整個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并讓學生深刻地完成整個學習,培養他們的探索思維能力。
綜合,在新課改理念下,高中化學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時代的高中化學教師需認真對待化學實驗教學,同時綜合新課改要求,與時俱進地創新其教學策略,從而更好地適應新的要求和環境。此外,教師需靈活運用教學手段,以此激發學生自主加入學習活動中,引導學生去開展探究實驗,從探究中學習和提升。
(作者單位系甘肅省渭源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