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宏
摘要:社會經濟不斷發展背景下,新制度的實施也逐漸深入,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也跟上時代潮流,與時俱進,不僅要求管理水平有所提高,還對管理人員的要求愈發嚴格,其財務管理模式也逐漸與企業財務管理靠攏。為了緩解財政壓力,行政事業單位對成本管理也越來越重視,不斷加強成本控制、提高工作人員成本控制意識以及加強成本預算等,只有進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才能提高資金的合理利用,避免給國家財政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保障行政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從而提高財政的資源有效配置[1]。但在對成本進行管理工作過程中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本文將從行政事業單位對成本管理的現狀進行闡述,同時提出完善行政事業單位成本控制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成本管理;現狀;對策建議
引言
行政事業單位是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統稱,具有行政管理職能,例如執法監督和社會的一些管理職能,而事業單位主要是以提供各種社會服務,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單位,都是由國家財政部門全額撥款。隨著行政事業單位的不斷改革,行政事業單位對成本的管理愈發重視,不僅能夠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還能夠提高財政資源的合理配置,推動國家管理的長久發展。中國提出了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對會計的預算和核算進行適當的調整,成本管理工作有效進行。但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依舊存在很多問題,例如管理不規范、財務處理難度大、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專業技能也有待提升。由此可見,為了解決現階段存在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探討有效的解決措施,完善成本管理的制度、對結構進行調整以及有效規避成本風險等問題,從而實現國家財政的合理配置以及有效利用,達到節約成本,資金高效利用的目的,實現行政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一、行政事業單位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一)能夠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以及資金的使用率
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都是由國家財政部門全額撥款,才能提供各種社會服務。而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對成本加以控制,能夠節約成本、減少浪費,從而有效提高資金的使用率,還能對資金的去向進行監督,避免出現資金浪費和資產流失的情況。同時降低了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風險,提高工作人員的效率,行政事業單位對內部的管理也得到了有效提升[2]。除此之外,員工工資、單位運作等都需要成本的投入,國家的財政撥款是行政事業單位的主要來源,所以要加強對成本的控制,保證單位的正常運轉,將節約后的成本進行資源整合,再合理分配,滿足各項目對資源的需求。
(二)有利于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管理
2019年初,中國實施了政府會計制度,加強對財務管理的預算以及核算,所以在行政事業單位管理過程中要嚴格執行財務核算制度[3]。對成本管理制度進行完善能夠對單位業務活動的開展起到良好作用,業務流程可以根據制度進行優化,還能保證財務核算的信息真實性與準確性。大部分的行政事業單位在資金的管理過程中依然存在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實施不能落到實處,財務核算不準確等問題,需要及時加強對成本的控制以及對制度的落實。
(三)有利于優化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
行政事業單位的項目建設過程中,成本管理對財務管理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各個項目的建設都需要進行成本預算,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提供數據支持,同時有利于優化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體制。
二、行政事業單位常見的成本管理問題
(一)成本管理制度存在弊端
行政事業單位在實際的成本管理中,對國家財政撥款把控不嚴格,成本管理制度未得到有效實施,將經營的項目與公益性事業混為一談,導致成本核算時信息出現偏差,不能保證成本核算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影響了單位的正常運轉。成本核算也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例如因項目建設而產生的費用,可能是由一人完成,在進行成本核算時,不能進行準確核算;或是單位將公益支出與項目支出混淆,使得成本核算難以有效進行[4]。如果成本管理制度方面所存在的弊端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會對行政事業單位未來的發展帶來結構性影響,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人員需要對該問題給予足夠重視。
(二)成本管理與績效考核互不關聯
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屬于國家的公職人員,對其主要是以業績考核為主,所以工作人員大多只會關心自己的業績,對投入的成本并不在意。而單位資金是由國家財政進行撥款,沒有人對工作人員產生的成本進行核算,導致工作人員的績效考核與成本管理互不關聯,對成本的投入沒有明確的分析與控制,甚至為了完成業績不計投入成本,國家財政資金遭到嚴重的浪費,對國家以及人民群眾的利益造成了巨大損失[5]。
(三)缺乏成本控制意識
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將部門職責劃分得較為明確,認為成本的管理與財務部門掛鉤,其他部門缺乏成本控制意識,在工作中對辦公用品的使用較為隨意,項目資金也隨意使用,造成資源嚴重浪費。加上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國家財政撥款,導致行政事業單位沒有資金使用的顧慮,有國家財政作為依靠,更加不重視成本控制,導致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方面出現很大問題。
(四)成本預算與實際成本有較大差距
在項目開始建設前,都會提前進行財務預算,制定成本計劃與發展目標,并以此為依據,對成本進行控制。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大多數的行政事業單位以上一年的數據信息進行預算,但經濟水平出現較大波動時,預算就與實際脫節。并且有的單位按照往常經驗預估成本數據,帶有主觀能動性,缺少系統的分析,在成本支出時,與預算差距較大,不能對實際的成本支出進行指導,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三、行政事業單位成本管理解決措施
(一)完善成本管理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從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發揮制度的作用,將成本管理融入每一個環節。對財務人員的權利與職責進行明確,合理劃分成本,將制度落實到實處,能保證單位財務管理的科學性,國家撥入的財政資金也能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了浪費成本的現象,節約單位運轉成本。
(二)員工績效考核與成本管理相結合
行政事業單位在制定工作人員的考核制度時,要將成本管理納入績效考核的標準,在制度上引起員工對成本控制的重視,能在完成工作業績的同時考慮到成本的支出,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降低了行政事業單位的成本投入,使得行政事業單位的成本管理控制形成規范化,將成本控制落到實處。對各項目進行的成本投入情況進行評估,尤其是產生巨大開銷的項目,要重點進行成本把控,避免浪費成本,產生不必要的支出。對于浪費成本的要有懲罰措施,對相關負責人一定的處罰,以儆效尤,并將處罰納入工作人員的績效考核中去。對于節約成本的工作人員也有相應的獎勵,鼓勵工作人員積極參與成本管理工作中。
(三)增強成本控制意識
行政事業單位對于工作人員成本控制意識淡薄的問題進行以下處理。在單位內部可以對各部門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成本控制意識,了解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將成本控制落實到全體員工,達到節約成本,避免浪費的目的。同時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強對內部工作人員的控制,能夠保障成本管理有效實施[6]。為了減少國家財政的不必要支出,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都應加強成本控制意識,為人民服務,為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強化成本預算管理
對成本進行預算,能夠控制行政事業單位的有效支出,避免不合理支出導致浪費成本。行政事業單位對成本進行預算一般是以上一年度得到的數據信息作為參考,但經濟水平出現波動時,會影響到預算方案的制定。所以在進行成本預算時,要對下一年度的項目建設以及資產配置著重考慮,對各個環節的預算進行細化,統籌管理。預算執行的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要從實際出發,及時對預算方案進行調整,有效控制成本,防范財務風險[7]。對成本預算過程也要進行責任監督,保證成本預算的有效實施。
四、結束語
行政事業單位成本管理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話題,而有效的控制成本能夠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效率。同時行政事業單位與企業有所不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而事業單位主要是提供各種公益性服務,包括我國的教育以及醫療等方面,所以行政事業單位對成本管理的方法大不相同。但成本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工作人員績效的考核,能夠使行政事業單位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并能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加強工作人員的成本控制意識,成本預算也能更好地節約成本,避免浪費以及有效規避財務風險,為人民做好服務工作,實現行政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許霞.行政事業單位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財會學習,2019(30):128,130.
[2]王心如.影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效果的因素分析[J].中國市場,2019(01):116,127.
[3]李慧青.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的必要性與對策[J].中國民商,2021(02):131-132.
[4]孫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中國經貿,2020(12):86-87.
[5]袁浙蓉.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的必要性與對策[J].環球市場,2020(11):80,124.
[6]艾承利.事業單位成本核算探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08):74-75.
[7]李威.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與風險控制策略研究[J].財經界,2020(22):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