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娥
摘要:生活化高中地理課堂在新課改的推動下逐漸受到重視。高中地理教師需要逐漸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斷改進與探索生活化教學的新模式,從以教師為主體,到以學生為主體,從填鴨式教學模式到互助、參與、和諧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得高中地理課堂有助于教與學兩方面的共同發展和進步。基于此,本文對如何打造高效的生活化高中地理課堂展開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地理課堂;生活化;高效
1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
從地理這門學科本身的性質來說,地理知識點具有抽象性,如果初學地理,會很難理解,就會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而且,長期下去學生的信心也會被打擊。將地理知識點生活化,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作為起點,就會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并快速接受地理這門學科,提高學習效率。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要求以學生為中心,而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教學形式就是將學習和生活聯系,將地理學科和生活聯系,有助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對這門學科進行思考,充分理解并記憶所學知識,推動教學的突破性發展。近年來,地理也不再是單純的以記憶為主,在考試中更多的是結合生活,考驗學生的分析能力,如果再延續傳統的教學模式,純粹給學生傳授地理知識,讓學生記憶,恐怕學生很難應對考試。因此,地理知識點的生活化是符合教育改革要求的。
2 高效生活化高中地理課堂的構建策略
2.1 以生活作切入點進行教學
事實上,地理描述的就是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地球上的一切事物。將生活實際問題納入教學,它可以與地理知識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接受和理解地理,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思考地理,可以有效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例如,當我們談論中國的氣候時,我們知道中國的氣候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可以在學校所在地作為入口,讓學生思考學習地點的氣候特征,并在中國找到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比如中國東北部和西北部,讓學生思考當地氣候的特征,其次,關于他們所處的緯度,以及是否所有的地區都是這樣的氣候,有沒有特殊的存在,因為學生的思考和教師的指導,以及生活的現實,學生迅速融入地理和記憶,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使學生能夠愉快地學習地理。
2.2 將生活化內容引入教學設計
在教學中引入生活內容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幫助學生理解接受教育的過程。高中地理最抽象的內容是地球運動。地球每天在轉動,但是學生們不一定知道地球自轉和公轉是什么,更不知道地球自轉和公轉產生了哪些地理現象。如果教師改變教學方式,以生活化的問題引入,例如,每天看到太陽東升西落,斗轉星移;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周而復始;學生們就會思考這些問題。這時教師講地球運動,講地球自轉和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就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我們湖南地處亞熱帶,四季分明,那其他地區的學生和我們感受相同嗎?問學生冬季和夏季什么時候起床上學?放學時外面的天色是否相同?學生就會思考晝夜長短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太陽能熱水器的安裝角度及房屋朝向,學生會思考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及太陽的方位。這些生活中的地理現象會激發學生的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再講地理原理時學生很快就會有認同,培養學生從地理的角度看問題,學生也會提出許多地理問題,課堂就會變得生動,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地理知識。
2.3 創設生活化情境
現階段我國中學教育很難走出課堂進行實地教學,創設生活化情境是最好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地理課堂,因為地理學研究人地關系,與生活、生產密切相關。地理知識適用于日常生活,選擇的材料既要學生知道又不被學生熟知,例如,在講到城市功能區布局時,大多數學生生活在遠離工業區的地方,可能不了解工業生產布局的特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工業園區,了解工業區的位置,不同工業布局應考慮的因素,分析工業布局條件,評價工業區選址是否合理。通過學生視角認識城市布局,通過思考,課本知識更容易進入學生的大腦。然后,教師補充他們的知識,通過相關資料和數據,分析不同地區的工業布局。地理教師要學會整合資源,利用網絡及其他各種途徑,將生產、生活與地理教學聯系起來,積累資料,給學生營造一個真實而生動的地理課堂,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
2.4 走出課堂,探究自然中的地理知識
開放式的地理教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地理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堂的知識講解,而應該采取課內和課外相互結合的模式,利用實實在在的課外物體進行現場教學。教師要讓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感受自然的博大、深邃與美好,在自然中領悟地理的妙處。教師要盡可能多地開展課外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在課外實踐中加深理對教材知識的理解。第一,教師可以通過合理的引導,讓學生在大自然中探尋地理知識的魅力;第二,合理布置課外作業,盡可能讓學生利用大自然的知識來解決問題。例如,直接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分別開展如土壤分析、地質勘察、水質監測等一系列調查活動。另外,教師還要認識到,調查的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拓展視野,并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實踐探索的能力,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
綜上論述,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把教學內容和生活事例結合到一起,并應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創建一個充滿趣味性的課堂學習環境,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以此來打造高效的高中地理課堂。
參考文獻:
[1]黃晶.論如何打造高效的生活化高中地理課堂[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4):221-222.
[2]林永順.論如何打造高效的生活化高中地理課堂[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0):178.
吉林省遼源市第五中學 13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