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占紅
【摘要】小學階段是個體成長的重要時期,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還不夠健全,容易受到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開展班級管理時,需要合理融入情感教育,對學生情感進行科學引導,使學生能夠有效抵制各種不良因素,本文綜合探究小學教師在班級管理中合理應用情感教育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情感教育;小學班級管理;應用探討
引言:
在進行小學班級管理時,科學應用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對學生智力進行有效開發,對其進行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觀念的科學培養,保障學生心理健康,同時還可以對師生關系進行合理優化,使學生能夠和教師進行更為深入的交流,確保教師能夠深入了解學生內心需求,使其教育工作和學生內心世界有效結合,提升整體教育效果,為了進一步明確如何更為高效的應用情感教育,特此進行本次教學研究。
一、更新教育觀念
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道德觀念均為初級階段,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所以,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時,需要對學生思想進行科學引導,強化學生思想認知,教師在傳授知識與文化的同時,還會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念。在現代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過程中,人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各種不良社會風氣和外來文化對學生心理和生理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導致學生出現各種不良行為,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時,需要對學生各種不良風氣進行及時制止,避免對學生價值觀造成不良影響,保障學生身心發展,為了對學生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教師還需要對其進行正確人生觀念的科學樹立,合理應用情感教育,確保能夠實現學生情感世界的合理豐富,對學生健康發展進行更為有效的保障[1]。
二、創新教學方法
在現代教育發展過程中,以往應用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教育需求,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合理融入情感教學,確保能夠對其教學方式進行有效創新,使學生在進行知識學習的同時,能夠養成良好的情感。例如教師在設置課后作業時,可以向學生設置一定的情感作業,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內心需求,確保能夠對學生內心活動和內心世界進行深入的觀察和了解,最后教師還需要對其進行科學評價,確保能夠對學生情感進行有效的引導,進而保障學生能夠給予教師更大的信任,使學生對情感教育具有更大的接受度。
三、開展集體活動
如果學生能夠將集體榮譽和個人榮譽融為一體,則會產生強烈的集體榮譽感,通過對學生進行集體榮譽感的科學培養,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合作意識,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夠對其未來發展進行有效的保障,小學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活動時,情感教育的合理融入能夠對學生進行集體榮譽感的有效激發。例如在學校活動中,各個班級之間需要進行比賽,此時教師需要抓住機會,在班級管理中合理融入情感教育,確保能夠順利開展集體活動,同時還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確保學生在班級集體活動中具有更高的積極性,進而對其進行集體榮譽感的科學培養。教師在具體開展教育工作時,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鼓勵,引導學生不斷完善比賽準備。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體育課或課間活動組織學生進行賽前練習,確保學生能夠從心理層面重視集體活動。而在完成比賽之后,教師還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鼓勵,使其明確班級榮譽是每個學生努力的結果,只有全班學生齊心協力,才能使其發揮更大的力量,戰勝困難與挑戰。班級管理的合理優化,能夠確保順利進行班級集體活動,在班級管理中合理融入情感教育,可以保障學生具有更高的實踐能力,使其能夠更為深刻的認識集體榮譽感,進而確保能夠對人才進行全面培養。
四、創建教育情境
小學教師在實施班級管理時,需要科學創建課堂情景,合理融入情感教育,對學生情感進行合理豐富,幫助學生陶冶情操,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對學生內心世界加強關注,例如定期組織學生以同學情和感恩為主題開展班級活動,同時還可以參觀藝術作品,對學生進行良好情操的科學培養,進而保障學生具有更高審美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從道德角度向學生講述當代道德模范和英雄事跡,對學生感恩之心進行科學培養,確保能夠實現學生內心情感的合理豐富,對學生人格發展進行有效的保障[2]。
五、強化家校合作
在以往進行教育工作時,部分家長將孩子完全拋給教師和學校,對學生情緒和情感缺乏關注。與此同時,在應試教育長期影響中,部分家長對學生考試成績過于重視,但發現學生在考試中失利時,沒有進行有效的引導和安慰,而是一味的埋怨和訓斥,使學生出現不同程度的厭學情緒。針對該情況,學校,家長和社會需要齊心協力,共同開展情感教育,對學生身心健康加強重視,合理優化社會輿論環境。教師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時,還需要對學生思想建設加強重視,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鼓勵,同時,教師還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確保學生能夠有效落實自我調整,使學生對自我具有更為正確的認識。與此同時,還需要將情感教育融入各個環節,對孩子進行科學引導,使其能夠養成尊敬師長,體貼父母的良好品德。最后還需要定期組織開展各類公益活動,利用社會實踐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幫助學生進行正確人生價值觀的科學樹立,學校還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對學生提出的各種意見和建議認真分析和適當采納,確保能夠和學生建立合作關系,進而保障能夠更為有效地開展情感教育。
六、結束語
總之,小學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時,通過更新教育觀念,創新教學方法,開展集體活動,創建教育情境,強化家校合作,能夠確保科學開展情感教育,對學生情感進行合理豐富,保障學生能夠主動參與班級管理,提升學生整體素質,確保學生在未來能夠得到更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官超.論情感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有效運用[J].考試周刊,2019,000(028):187-187.
[2]馬恒舉.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情感教育滲透研究[J].新課程(下),2019,000(003):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