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華麗
摘要:詩歌作為中國民族的文化精華以及古老的歷史文化的延續,對于陶冶小學生的文學情趣及鍛煉語言表達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一些農村小學的詩歌鑒賞教學情況進行了訪談調查,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指導小學生進行詩歌鑒賞的具體辦法,通過這些具體方法的指導,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關鍵詞:指導;小學生;詩歌鑒賞
引言
詩歌的教學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字功底,也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作文功底。通過研究引導小學生進行詩歌鑒賞,可以讓小學生詩歌鑒賞能力不斷地提高,并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
一、當前小學詩歌鑒賞教學存在的問題
我們走訪了湛江市麻章區的一些農村學校,發現有一些小學的語文教師不能正確引導小學生掌握詩歌鑒賞的方法,導致小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難以得到提高,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
(一)教學方法落后,沒法讓小學生感知詩歌的大意
古詩歌是詩人情感的散發,很多詩人都是通過詩歌表達自己的情感,所以情感的引領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教師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教學,沒有對學生進行深入的情感引導,無法幫助學生真正的感知詩歌的大意。
(二)小學生不會理解詩歌的情感基調
在講解詩歌的時候,絕大部分的老師都是側重在理解古詩詞的漢字,卻沒有深入分析詩歌的情感基調,使很多學生感覺學習古詩詞是枯燥的,導致喪失學習詩歌的興趣。
(三)小學生難以了解詩歌表達的思想
從訪談中發現,很多小學生在學習詩歌的時候,根本對詩歌的表達的思想都未能夠很好地了解,更談不上鑒賞。
二、小學生學習詩歌鑒賞的意義
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引導小學生提高詩歌鑒賞的能力,這才是學習詩歌的意義所在。
(一)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作為一名小學的語文老師,應該注重在教學過程中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這對促進學生提高詩歌的鑒賞能力有非常大的幫助作用。
(二)詩歌鑒賞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目前的小學課本,在所有的詩歌中,都有詳細的插圖,這是詩歌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的時候,可以充分發揮圖的場景精妙,讓整幅圖可以在學生的腦海里面活動起來。
(三)增加詞匯量及鍛煉運用語言的能力
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1],一個人的閱讀量,直接決定他的詞匯量。平時,教師在指導小學生讀詩歌時,無論雜志還是報紙出現的詩句,都可以摘抄下來,慢慢品讀。詞匯量的增加是語言表達能力提高的基礎,對鍛煉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也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三、引導學生進行詩歌鑒賞的具體方法
通過分析研究小學生詩歌鑒賞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能有效提高小學生進行詩歌鑒賞能力下面是結合了本人的教學實踐經驗獲得的一些引導小學生比較好地進行詩歌鑒賞的方法。
(一)引導學生抓住中心詞匯整體感知詩歌
1、通過標題感知詩歌的整體
首先,要教會學生理解詩歌的要領,就是抓住標題。因為標題往往是詩歌最核心的思想的展示。有的標題就直接概括了全詩的思想,甚至揭示了整個詩歌的情感;很多詩歌的標題就包括了時間、地點、人物、中心思想等。所以,標題是我們了解詩歌的最重要切入點。比如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這個標題,就出現了時間是在六月十七日,然后標題有一個“湖”字,很明顯,整個詩都全部體現了一個“湖”字,作者圍繞著湖邊景色,花了很多心思,所以在引導小學生學習詩歌的時候就要提示他們首先好好去閱讀并理解詩歌的標題。
2、通過詩句字眼感知道詩歌的整體
古詩詞的語句是非常簡煉的,每句詩詞都蘊含著作者的思想,甚至每一個字都表達了作者對事物認知的意圖,所以鑒賞古詩歌的最好方法就是抓住中心詞,不必每個字都求解。。如《出塞二首·其一》中,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哪什么字才是這首詩的詩眼呢?經過分析可以理解,“度”字是詩眼,表示越過。要整體理解這首詩的詩意,“度”字就是其中的關鍵,教師通過引導小學生對詩中的“度”字進行反復推敲研磨,可以讓小學生更容易領悟到詩人要表達的含義,也能讓他們感受作者用字之妙。
(二)指導學生抓詩歌意境去了解詩歌的感情基調
詩歌是表達了人的內心世界、極富精煉性的文化素材。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通過適度的引導,讓小學生更好地把握住詩歌的情感基地,進而慢慢培養小學生的鑒賞能力。
1、抓住詩歌中的景物去了解詩歌感情基調
比如小學課本王維《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在這首詩中,客舍為什么會如此的青青,原來是因為客舍長滿了青苔,已經很老舊,可能已經很少有人過去住了。因為客舍的舊,可以襯托出柳色的新。所以教師在指導小學生進行詩歌鑒賞時,就可以指導學生抓著詩歌中的一些特點的景物去理解全詩的感情基調。
2、抓住節日特征去了解詩歌感情基調
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語言意境相當感人,可以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在異鄉漂泊的孤獨寂寞,所以會特別想念自己的親人,而每到佳節的時候,這種思念會增加很多。在指導小學生理解這首詩的時候,要注意讓小學生了解相關節日的特征,便于小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詩歌的感情基調。
(三)引導小學生發揮想象力加深理解詩歌的意義
很多詩歌要表達的意義是比較抽象的,因此需要發揮想象力才能很好地理解,所以在進行詩歌鑒賞時,教師需要合理引導小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探索詩歌表達的意義。如李白《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教學時,可以引導小學生發揮想象力,想象這畫面在自己的腦海里活動。通過想象,學生對全詩的意義及思想就更加清楚了。
總之,詩歌鑒賞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所以小學的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結語
詩歌是人類最古老的一種表達情感的形式,是一種非常高度概括現實生活并且高于現實生活的文學體裁,而要培養小學生詩歌鑒賞的能力,除了要多讀詩歌之外,還要非常重視引導他們掌握進行詩歌鑒賞的方法,引導小學生充分掌握詩歌鑒賞的方法,是對小學生進行詩歌鑒賞教育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陳玲.人教版小學古詩詞教學策略探究[D].黃岡師范學院,2018:18.
[2]謝新航.小學語文古詩詞誦讀教學現狀及策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8:39